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憶馬克昌老師:我所敬仰的老院長
發布日期:2016-10-14  來源:互聯網  作者:曾令良

image.png

曾令良/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所長,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

馬老師是我所敬仰的法學界老前輩之一。我之所以十分欽佩他,是因為他是我國法律共同體的一位杰出的多棲明星。他既是我國法學界和法律教育界功勛卓著的資深教授,又是我國立法、司法、行政和法律實務界德高望重的權威人士。馬老師曾經擔任法學院(系)院長(主任)達12年之久,是武大法學院迄今任期最長的院長。在慶祝馬老師80華誕之際,我謹以現任法學院院長的身份,同時憑借一個后輩法學教育工作者的耳聞目睹和親身體驗,概要談談他老人家為武大法學教育事業的復興所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image.png

(一)不辱使命,重豎“王牌”于珞珈山

將武漢大學法學院冠以珞珈山“王牌”,我本人最早知道的時間大概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初中期。雖然具體的年月日我已記不準確,但是我堅信,不需要調查考證,包括我在內的那個年代的所有武大學人,恐怕無人不知,是《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任武大校長劉道玉先生的一篇頭版長篇報道中所描述的。從此之后,這個珞珈“王牌”名揚天下,年復一年,數以百計的有志于法制建設事業的青年沖著這個“王牌”而來;歲疊一歲,數以百計的學而有成的畢業生銘刻著這個“王牌”的烙印,奔向“依法治國”、“依法治理全球”的前沿。然而,我們年輕的法律和法學工作者,你可記得在那“左“傾路線和思潮根深蒂固的年代,為重塑這個“王牌”而作出歷史性貢獻的前輩們!你可佩服這些前輩們的膽量、遠見和卓識!

我們尊敬的老院長就是其中的一位。當時的校主要領導,審時度勢,毅然決定恢復武漢大學的法律系,并迅速組織了以韓德培、馬克昌和陳明義為核心成員的籌備小組。幾位老前輩,不辱使命,謀劃重現珞珈法學教育輝煌的宏偉藍圖。他們奔走相告,召回昔日的同事和學生;他們求賢若渴,不拘一格,招攬教師。在韓老師和馬老師的人格魅力和極大熱情的感召下,教師隊伍由起步時的“七、八條槍”,迅速壯大,不到一年工夫,一支覆蓋法學主要二級學科的師資隊伍基本形成。這些年來,我不止一次地聽到韓老師、馬老師提到,當時校領導希望經過一年的籌備,第二年開始招收本科生,第三年開始招收研究生。而籌備小組不辭辛勞,積極工作,兵貴神速,竟然當年恢復法律系,當年就招收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提前實現了目標,使武漢大學成為我國文革之后最早恢復法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為珞珈山沐浴祖國法學教育久旱后的春雨贏得了先機。從此,重新豎起的這塊“珞珈王牌”,猶如在中國法學教育的競技場上的一匹駿馬,不斷地在先進行列中加速奔跑。

image.png

(二)嘔心瀝血,力促“王牌”做大做強

武大的法學院,不僅是“文革”后我國恢復最早的法學院之一,而且還是這20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法學院,這是我國教育和司法主管部門、法學界、法律界和社會各界普遍公認的。當時的法律系恢復三年后,馬老師接替韓老師,擔任法律系主任一職。1986年,為使武大的法學教育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學校批準成立法學院,馬老師理所當然地成為第一任院長。

至今我還記憶猶新,當時,我作為中美法學教育交流項目的第一批成員,正在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從一位同窗來信中獲得這一喜訊,十分激動,躊躇滿志,決心學成后一定要按期回國,回到推薦我留美的武漢大學法學院。我為自己當初作出的這一人生重大選擇,不僅無怨無悔,而且感到無比自豪!

20多年來,武大的法學院的辦學規模不斷壯大,綜合實力穩步提高,這經常成為國內同行的美談。這期間,作為任期最長的院長,馬老師為法學院的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圖書資料建設、人才培養、法學研究、對外交流……日以繼夜地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這里僅就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方面列舉幾例,以見一斑。

老院長特別注重師資隊伍建設。他在各種場合不厭其煩地強調一流師資是一流法學院的前提。他堅持采取多種途徑來壯大和強化師資隊伍。

一是“挖墻腳”,即:在全國一流的政法院校和司法機關物色學術底蘊厚實、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成果和能力突出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

二是“自力更生”,即:通過本學院的定向培養和選留優秀畢業生的方式充實師資隊伍。我本人當初就是作為定向師資而進入法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的。我記得,在我辦理研究生入學手續時,時任法學院副書記藍遠慶先生和國際法研究所副所長李雙元教授同時找我談話,云:經過綜合考察,希望我研究生畢業后作為教師留在國際法研究所,不參加畢業分配;如果我同意,讀研期間,享受教師待遇,而且優先推薦和選送出國留學。我作為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又十分渴望出國深造、且有志從事法學教育的青年人,當時能得到如此的優待,真是喜出望外。在我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萬鄂湘先生當初在研究生入學時也是如此定身的;黃進、余勁松、許前飛、黃惠康等則是武大法學院恢復后選留的第一批優秀研究生畢業生。當時還年輕的這批教師在法學院老前輩們的帶領和扶植下,迅速成長為武大法學院暨國際法研究所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中堅力量。

三是“借雞下蛋”,即:有計劃地選派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分別到兄弟院校和國外進修學習,利用國內外先進的法學教育條件,提高我院師資水平。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老院長對于青年教師的出國留學,思想很解放。我自己有過親身體會。我1986年7月獲得美國密執安大學法學碩士后,根據規定和承諾,回到了武大。1988年,歐洲大學研究院首次在中國招收5名博士研究生(其中法學1名),經當時經濟學院已故周新民教授推薦和歐方5位專家面試,我有幸被錄取。第二年春夏辦理出國手續時正值某風波之際,在當時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出國審批極為嚴格。當我向老院長提出申請時,他毫不猶疑地表示同意,而且還說道:“你第一次赴美就按期回校,我希望你這次到歐洲留學也一定會言而有信,按時回到武大”。當時歐方資助我三年攻讀博士學位,而國家教委只批準我一年作訪問學者。赴歐一年后,我毅然放棄了剩余兩年的資助,銘記著老院長和梁西先生的囑托,回校工作。

武大法律系和后來的法學院恢復不久,適逢中美之間啟動法學教育交流項目。該項目是中美之間有史以來在法學教育領域持續時間最長(最初為10年,后又延長5年)、規模最大(先后有200多位中國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參與)的雙邊專項合作項目。武漢大學是當時教育部批準的6個中方參與單位之一(其他5個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法學、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馬老師是中美法學教育交流項目中方委員會委員之一,他一方面積極參與委員會的各項工作,為整個項目的順利進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大力鼓勵和熱情推薦武大法學院青年教師和在讀研究生參與該項目。據我不完全統計,15年期間,先后有40余位中青年教師和當時在讀的研究生通過該項目被選送到一些美國著名法學院攻讀學位或進修課程或從事研究工作,成為武大法學院對外交流與合作史上的一段佳話,對于武大法學院綜合實力的增強和對外知名度的提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老師一直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他一方面對青年教師在品、學兩個方面提出嚴格的要求,另一方面盡力為他們提供深造和提升的機會。以職稱評審為例。老院長一直主張,對于青年教師的職稱晉升,在堅持原則和標準的前提下,不能責備求全,而是應考慮其發展潛力,并根據學科建設需要,打破論資排輩,不拘一格,重點扶植。老院長不僅在法學院內是如此,在10多年擔任學校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和主要負責人期間,也是如此。多年來,法學院教師高級職稱一直解決得比較好,是武漢大學各學院中解決得最好的單位之一,尤其是青年教師破格晉升高級職稱的人數,不僅一直在學校各學院中名列前茅,而且在全國法學院校中始終處于先進行列。

馬老師對于武大法學院在學科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也是勞苦功高。僅以博士學位授權點建設為例。在1997年國務院學位辦對學科進行合并調整之前,武大法學院就已經有5個博士授權點,是當時全國政法院校中博士點最多的單位之一。從國家建立學位授權點制度開始,在恢復法律系后不到10年的時間里,能在最高學位點建設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不禁令人贊嘆。緊接著,武大的民商法學和環境法學相繼獲得博士授權點,直至最終成為全國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單位。可以說,武大的法學博士學位點建設,一路凱歌,一路輝煌!這與馬老師作院長期間始終堅持學科建設的龍頭地位和博士點建設又是學科建設的重中之重的辦院理念的必然回報,這與韓老師、馬老師兩位資深教授在法學界、教育界的個人影響力和努力是分不開的。

(三)壯心不已,永葆“王牌”長盛不衰

馬老師從法學院院長崗位上卸任之后,將主要精力用于刑法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法律咨詢服務。這些年來,他老人家學術青春煥發,學術喜訊頻傳,不斷有新作面世,不斷收獲獎項。作為最高人民法院、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和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咨詢專家,他將相當一部分時間用于疑難案件的研究與咨詢工作。他對于武大的刑法學科建設,更是不遺余力。在他的帶領下,刑法學不僅是法學院綜合實力最強的學科之一,而且始終位于全國刑法學的先進行列,在先后取得博士授權點、博士后流動站、武大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的基礎上,正在積極爭取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同樣令我欽佩和敬重的是,雖然馬老師早已離開法學院院長的崗位,但是他繼續保持著對武大法學院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一如既往地支持法學院歷屆繼任院長的工作,一如既往地全力關心、支持法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對此,作為法律系暨法學院恢復后的第四、五任和現任院長,我深有感觸。凡是涉及法學院發展的重要事項,馬老師都會極其認真地對待,不僅積極進言獻策,而且經常不顧年事已高,親臨現場參與;凡是法學院遇到有關問題需要利用他的影響力才有可能獲得解決,他會毫不猶豫地出面約見學校或有關部門的領導;凡是聽到有損于法學院名譽的言論,他會堅決制止;凡是法學院針對某些不利于發展的現象而采取的措施,他都明確表示支持的態度。馬老師為人、為事原則性極強,很講究尺度和分寸,他壯心不已,不遺余力地關心法學院的前途和命運,但從不干政。馬老師對武大法學院表示的是全心全意的忠誠,從來不言個人得失。他傾其全部的心身于法學院的發展和壯大,旨在永葆珞珈“王牌”長盛不衰。

總之,今天的武大法學院之所以能在全國法學界、法律界和高等教育界擁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之所以在停辦20余年之后又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重鑄輝煌,成為近20多年來公認為發展最快、國內外影響持續擴大的知名法學院,之所以在區位劣勢的不利條件下還能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法學研究、對外交流與合作、基礎設施等綜合實力繼續保持在全國法學院校的先進行列,這里有很多的經驗值得我們去總結,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擁有像韓德培、馬克昌等前輩們這樣一批對珞珈山的這張“王牌”懷有深厚感情、赤膽忠心、樂于奉獻的法學教育家。我堅信,只要我們始終樹立強烈的“王牌”意識,具有強烈的“王牌”責任感和使命感,武漢大學法學院——珞珈山上的這塊金字“王牌”就會永放光芒!

責任編輯:于濤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