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鸞,男,湖南省津市人,中共黨員,國家法官學院教授。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研究室主任等職務。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中國法學會案例研究會學術顧問。
2013年11月20日,曾經擔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的國家法官學院周道鸞教授因病去世。消息傳來,熟悉他的朋友、同事都驚愕不已,不相信這是真的。因為一個月前在友誼賓館參加一個刑法會議時,大家還看到周道鸞老先生把自己沉甸甸的幾本書放在袋子里,分發給不同的嘉賓,沒想到這一別,竟陰陽兩隔。
他柔和的笑容,他執著的干勁,他認真的精神,他蹣跚的步伐,就此遠去了。11月26日,周道鸞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殯儀館蘭廳舉行。前去參加告別的人很多,有最高人民法院的領導和同事,有北京大學、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及公檢法的法律同行,有他生前的同學和好友。
晚上七時許,記者接到曾在最高法院工作多年、現任中紀委副書記張軍的電話。他在電話里的聲音非常凝重,為自己因工作原因沒有向周老告別深感內疚,雖然他已經委托別人向家屬表示慰問,但他覺得仍然不能表達自己對周老的那份敬佩和緬懷之情,因為周老真正的是“春蠶到死絲方盡”,張軍說,老人就是太累了,太認真了,太值得大家學習了。
作為《刑法罪名精釋》的四位主編之一、遠在新疆擔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的熊選國,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他也是因為工作無法分身,只好委托自己的家屬前往八寶山告別,但他無法接受身患糖尿病多年仍然勤奮工作、曾經那么善于保養身體、到哪里出差都帶著藥物和化妝品的周老真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今生今世,他永遠無法忘記自己從武大博士畢業到最高法院研究室第一天報到認識周道鸞,自此兩人形成的亦師亦友的深情厚意。
熊選國書記告訴記者,兩個人同是湖南老鄉,除了工作關系,每逢節假日兩家人也會走動。當時他剛來北京,沒有房子,生活也比較難,是周道鸞主任一直鼓勵他,告訴他在最高法院工作大有可為,鼓勵他堅持,周老的愛人也對他們年輕人非常好。
他說周道鸞主任對工作認真、嚴謹和勤奮的態度為他們每個人都做出了榜樣,包括編輯《刑法罪名精釋》這本書,幾乎都是周道鸞老先生用“小鞭子”趕著他們往前走。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在研究室工作,更多的是從事司法解釋和文字工作,周道鸞主任不厭其煩地給他改寫和糾正的是“的、地、得”,那種對文字的嚴厲和嚴謹態度讓他終生受益。
熊選國書記對記者回憶道,周道鸞主任經常講,作為一名法官,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才能肩負起憲法和法律賦予的通過審判實現司法公正這一神圣和崇高的職責,法官要出色完成自己的審判任務,就要首先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就必須不斷補充、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司法能力(包括適用法律能力、駕馭庭審能力、訴訟調解能力和制作裁判文書能力),靠吃“老本”是根本不行的。
周道鸞老主任常說的一句話是,“我雖然早已退休,但我們在司法實踐中學習、研究刑法的決心始終未變,也永遠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