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重讀沈家本
發布日期:2013-08-28  來源:法制網  作者:王 凱

沈家本是中國法律史上的一個傳奇,他沒有國外留學的背景,過去的知識儲備也大多集中在傳統律學領域,但他對西方法學所表現出的開放態度卻令人感嘆不已

今天知道沈家本的已經不多了,即便是一些法律專業人士。其實今天所有的中國人都應該記住他,記住這位中國近代法學的奠基人,記住這位依法治國理念的首倡者。

2013年6月9日是沈家本去世百年忌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重讀沈家本,去梳理他的成長之路,去重溫他的法律理想,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對于這位在中國法律史上開風氣之先的劃時代人物,他的歷史地位不容也不應受到冷落和忽視。

30年刑曹生涯

沈家本字子惇,1840年出生于浙江湖州一個傳統士大夫之家。父親沈丙瑩考中進士后擔任刑部主事,一干就是十幾年,后來外放貴州任地方官,輾轉貴陽、銅仁等地,終因不善逢迎而去官歸里。

沈家本兒時便隨父在京讀書,幼年在北京度過,對刑部事務及司法條文耳濡目染,入門較早,這也是他后來成為一代法學大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沈家本的老家湖州瀕臨太湖,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既是富庶的魚米之鄉,也是人杰地靈的才子之地,明清之際,這里人才輩出。在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沈家本十幾歲就中了秀才,隨后又得中舉人,可謂是春風得意。

1864年,沈丙瑩因官場失意,攜全家離開貴州。到上海時,在父親建議下,沈家本北上京城,進刑部擔任候補郎中,開始了刑曹生涯。

晚清時期的刑部是個機構龐大的中央衙門。作為朝廷的主要審判和司法管理機構,它對應各省設“司”。作為該省上報案件的處理機關,各司的首長是郎中;此外還有主管修訂條例的律例館、主持秋審的秋審處等具體辦事機構。

沈家本初入刑部時,在直隸司任職,負責文稿起草工作。由于沈家本家學淵源,文字功底扎實,上司對他撰寫的文稿非常滿意,其文名也很快在同僚中間傳開。

當時有個故事流傳甚廣,沈家本替同僚起草了一份文件,上報給刑部尚書潘祖蔭。這位潘祖蔭可不是一般人物,探花出身,曾任南書房行走多年,見多識廣,文筆老辣。他一眼就看出該呈文不是這位官員所寫,經追問知道是沈家本手筆,潘祖蔭對沈的文筆、才華大加贊賞,感嘆說:“我就知道非沈家本辦不了此事。”從此沈家本在刑部以識高、知律而知名。

但沈家本有個致命的缺點,記性不太好,所以參見會試屢試不第。正因如此,沈家本一直得不到升遷,始終在刑部的幾個司里轉來轉去。44歲時,沈家本終于得中進士,隨即被正式任命為刑部郎中——此時,他已在刑部輾轉騰挪近20年。

金榜題名后,沈家本又先后在刑部奉天司、秋審處、律例館等處任職,幾乎把刑部的所有差事都干了個遍。此間,沈家本專供律法之學,從一些具體案例入手,仔細揣摩,耐心探究,考證源流,將歷朝歷代的法律典故和條文爛熟于胸,成為當時屈指可數的法學權威和刑部有名的能員之一。

晚清官場有個慣例,朝廷各部郎中必須先通過京察,名列一等者方可外放道府做地方官,然后才有機會升為封疆大吏或朝中大員。這時沈家本已年過半百,自感機會無多,不禁心灰意冷,常常以“磨驢陳跡踏年年”自嘲,后來甚至動了歸隱之念。

命運終于給了沈家本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1893年,由于原定外放的官員突然染病不能成行,沈家本意外地被任命為天津知府。幾年后沈家本調任保定,1900年又署理直隸按察使,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大員。

就在此時,震驚中外的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占據了保定,沈家本為聯軍所囚,直到和約簽訂以后才被釋放。沈獲釋后立即趕往陜西西安,向朝廷報到。作為一名“難臣”,沈家本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和注意,隨即被任命為光祿寺卿,為兩宮返京打前站。回京后,又因護駕有功被任命為刑部侍郎,主持日常工作——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經過30多年的歷練,沈家本終于成為刑部的當家堂官。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