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思考,思考,再思考!
發布日期:2013-07-30  來源:互聯網  作者:江 平

  青年學生進入大學學習法律,第一任務當然是學習。記得60多年前我們被派往前蘇聯去時,臨行依依的囑咐就是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到蘇聯后聽到的最多的話是列寧當時對共青團員說的名言:“學習,學習,再學習!”

  60年后的今天,當人生走向終結時,我對青年人總結一生的回顧時,最喜歡的格言是:“只向真理低頭!”為什么愛用“只向真理低頭”作為最后的座右銘呢?并不是表明自己的狂妄自大,更不是意在顯示自己就能掌握真理、代表真理,而是自己一生慘痛教訓和經驗的體會和總結。也可以說只是埋頭學習,忘記了思考,忘記了獨立思考所帶來的惡果。因此,我要向你們提出,學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考。不僅要“學習,學習,再學習”,更要“思考,思考,再思考”!

  首先,從理論上看,俄羅斯共產黨總書記久加諾夫在總結蘇聯瓦解的原因時歸結為“三壟斷”,即共產黨員以為自己想的說的都是對的——壟斷真理的意識形態制度;以為自己的權力是神圣至上的——壟斷權力的政治法律制度;以為自己有不能說卻可以盡管做的特權福祉--壟斷利益的封建特權制度。其中第一條即“壟斷真理”,這在我們當初學習時表現得非常明顯。

  蘇聯共產黨并不否認在人類歷史中各種先進思想所起到的進步作用,但它堅持認為現今世界上只有他們信奉的意識形態才是絕對的真理,任何其他的學說,都是偽真理,都是異端邪說。其實,馬克思本人也從來沒有說過他的話句句是真理,他也沒有說過,任何他的同代人的觀點都是錯誤的。社會的真理只有在不同學說競爭中才能被發現,人為地將一種觀點確定為絕對真理,只能阻礙社會的進步。而究竟哪種學說更具有競爭力靠的不是權力,而是思考,獨立的思考!

  在意識形態上剿殺對手實際上是“愚民政策”的一種手段。既然要實行壟斷真理的意識形態制度,就必須要在文化、教育、新聞、出版等諸多領域加以貫徹實施,只允許“一元化”思想存在,而絕不允許“多元化”思想存在。只允許在“一元化”體制下“學習,學習,再學習”,而不允許在“一元化”體制下“思考,思考,再思考”,因為只講在“一元化”體制下的“學習”作用,無異于強化學習者的“奴隸”地位,而在“一元化”體制下強調“思考”的作用就等于要啟發思考者的“叛逆”作用!

  一般來說“學習”是“認識世界”,而“思考”是要“改變世界”。認識世界當然是改變世界的前提,尤其作為青年必須要不斷充實自己,在當今世界知識爆炸時更是如此,但畢竟要看到,改變世界才是認識世界的目的。

  其次,從實踐上看,從我19歲進入新中國后,總是經常聽到在中國共產黨前面加上三個形容詞“偉大、光榮、正確”。一個黨把自己稱為“正確”至少是不夠謙虛,更準確一點來說,也不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一個人也好,一個領袖也好,一個政黨也好,總是要犯某些錯誤的。如果說一個人,一個領袖,一個政黨永遠是正確的,那就等于說他是真理的化身。我們曾經被這個美好的謊言欺騙了很長時間,現在有人徹底醒悟了,有人開始醒悟了。隨著“正確”被懷疑,其他兩個形容詞的份量也開始動搖了。

  新中國成立的63年中,前30年決策中的錯誤被后30年徹底否定的、平反的、改正的,為數還少嗎?在這60多年中前任領導人的做法被后任改變的還少嗎?人究竟什么是正確,什么是錯誤,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思考”,只有經過自己獨立的大腦思考,才能分辨出什么是正確,什么是錯誤。

  你們既然選擇了人文科學作為自己職業的方向,你們既然選擇了法律作為自己職業的方向,就應該明白,法律和政治有著天生不可分的聯系,法治的清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政治清明的。沒有政治清明也不可能有法治的清明。臺灣的馬英九先生談到他當初要學法律,而他父親卻希望他考政治系,父子二人爭論三十多年誰也沒有說服誰。他父親認為學法律的人“法治觀念太強,司法性格太重,守經有余,權變不足”。“守經”和“權變”是“法律人”與“政治人”的不同之處,“守經”是以法律為本,嚴格按照法律辦事,也可以說,更強調學習法律的重要性;“權變”是以利害關系為分界線,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一切以權害為變數,也可以說更強調了思考形勢的重要性。

  我曾經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法律人要參與“政治”。我提出的參與政治與通常意義上的“政治”有所不同。通常意義上的“政治”是指與中央的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每個黨員如能做到與中央政策方針保持高度一致,這就是政治覺悟高的表現,這種政治的核心是“服從”。我所強調的政治是要參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全過程,參與中國政治生活的全過程,這種政治的核心是“變革”。也可以說中國改革的精神支柱就在于“思考”,改革家的動力就在于“思考”,單純的強調“學習”,是不可能產生“改革”的。

  學習和思考是人的大腦活動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思維活動。不可能只學習不思考,更不可能只思考不學習。但在人的大腦活動中有些人很勤于學習,但怠于思考;也有人勤于思考,而怠于學習。在中國社會中前一種人是太多了!

  我寄希望于年輕人的是:既要勤于學習,更要勤于思考!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