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施鵬鵬:法律人的愛情之辯
發布日期:2013-05-21  來源:法制網  作者:施鵬鵬

  研修法國法及近代歐陸法傳統,波塔利斯的作品無法繞過。作為法國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法學家、最富盛名的律師以及法國《拿破侖民法典》之父,波塔利斯的一生充滿傳奇

  □施鵬鵬

  

但我們仍歌頌;

  法律像愛情;

  未知場所,莫名理由;

  無法強迫,無力掙脫;

  淚水常為之而流,

  結局卻難以渴求。

  ——(奧登·《法律像愛情》)

  研修法國法及近代歐陸法傳統,波塔利斯的作品無法繞過。作為法國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法學家、最富盛名的律師以及法國《拿破侖民法典》之父,波塔利斯的一生充滿傳奇。而其成名一戰,恰是與同一時期、同負盛名、同樣傳奇的政治人物米拉波的“愛情”之戰——米拉波夫人訴米拉波離婚案。

  1746年4月1日,波塔利斯出生于法國小鎮波塞,家世顯赫,祖父為醫生,父親則為埃克斯·普羅旺斯大學教會法的教授。波塔利斯自幼天資聰明,學業甚佳。十七歲,他便已出版兩本學術小冊,劍指盧梭的大作《愛彌爾》,展現驚人的學術天賦。1765年,年僅十九歲的波塔利斯成為普羅旺斯的年輕律師,開始在法律界嶄露頭角。

  與波塔利斯相比,米拉波的履歷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米拉波的家世同樣顯赫。其父維多·里蓋蒂系法國重農學派杰出的經濟學家,享有極高聲譽。但米拉波自幼便放蕩不羈,奢華無度,多次因行為不端被捕入獄。維多·里蓋蒂甚至因無法容忍這一敗家子的胡作非為而多次請求警察將其逮捕拘禁。1775年,身陷囹圄的米拉波開始發憤圖強,進行大量的閱讀和寫作,并以攻擊法國舊制度而聲名雀躍,其作品《論專制》、《論逮捕函》等在法國知識圈產生極大影響。但米拉波混亂的私生活并不因其聲名遠揚而收斂,其悲慘的愛情之旅開始啟航。

  1772年,米拉波與年僅18歲的瑪麗·埃米麗結婚,開始了一段“苦情”的婚姻(威勒特所著的《米拉波傳》稱之為“再沒有比這兩個人更不合適的了”)。在揮霍無度上,瑪麗·埃米麗比米拉波有過之而無不及,僅一年便欠債160000鎊。在結婚周年紀念日上,米拉波因無力償債而被囚禁于伊夫島。而在米拉波被囚禁期間,米拉波太太又勾搭上了一位騎兵,棄米拉波而去。米拉波則在出獄后遇到了多爾審計法院院長的太太索菲。兩人墜入愛河。索菲偷走了丈夫25000鎊后與米拉波私奔至瑞士,之后則到了阿姆斯特丹。1777年6月8日,米拉波因被人告發在荷蘭被捕,引渡并囚禁于法國維桑納城堡。1781年2月,米拉波減刑出獄。

  1782年,米拉波重回埃克斯·普羅旺斯,希望和原配夫人瑪麗·埃米麗重歸于好。但瑪麗·埃米麗夫人斷然拒絕了米拉波的請求,并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公開了米拉波不檢點的私生活。而米拉波亦不甘示弱,反唇相譏。兩者的筆戰一度成為埃克斯·普羅旺斯的頭條新聞,并最終訴諸法院。米拉波親自出庭為自己辯護,而控方的訴訟代理人正是在普羅旺斯初露頭角的波塔利斯。

  嚴格意義上講,米拉波并不是一個純粹的法律人,但其辯才極佳,對法律了解頗深,在監獄里便時常為獄卒及獄政長官提供法律咨詢并起草訴狀。在伊夫島囚禁期間,米拉波便曾為獄政長官達勒格赫少校草擬起訴書。在荷蘭定居時,米拉波更是以訴訟為業,贏取了不少官司。如果說波塔利斯是相對純粹的法律人,在訴訟中主要以“理”服人,而米拉波則更擅長以“情”動人。兩人的巔峰對決吸引了無數聽眾包括宮廷貴族。

  米拉波所撰寫的訴狀優美而感人,博得了全體聽眾的同情,乃至于原本站在對立面的岳父亦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得感謝上天,讓我心有所屬。當我浪跡天涯,當我面臨絞刑架,從未有一天想過,我會回到這里,乞求一份失而復得的愛情。但當我死而復生,回到這里,她卻將我推開,推向絕望的深淵……謙恭的姿態、神圣的理由乃至溫柔的祈求,都無法喚得她的回答,都無法讓她回眸和傾聽。……尊敬的法官們,我不想掩飾這些年所受的苦難。難道這份忠貞換來只是憎恨,而非憐憫?……她曾如此愛我,往來的書信便是明證;她曾如此幸福,往來的書信就是明證;她甚至沒有勇氣站在法庭上面對我。……未曾想到,是她,我的夫人,我的一半,玷污了這份感情,令這荒唐的訴訟蒙羞。……尊敬的法官們,在我心中,米拉波女士一直我的太太。她無時無刻不占據我的夢想。請用您尊貴的判決去促成這份感情”。

  波塔利斯深知對手工于心計、思維敏捷、長于雄辯,尤其是擅長煽動情感,但其個性敏感、易暴躁發怒,遂決定攻其弱點。波塔利斯從米拉波不堪回首的以往經歷著手,開篇即挑釁到“他是失敗的兒子、失敗的丈夫、失敗的父親、失敗的公民、危險的社會渣滓。……他是失敗的兒子。他揮霍完了父親的財產。即便父親已到晚年,他依然通過無恥的訴訟打擾其正常生活,令其蒙羞;他是失敗的丈夫。他從未顧及夫人的名譽和感受。甚至在夫人懷孕期間,他依然言止粗魯。……他在試圖破壞兩個家庭的幸福。他所散布的謠言,玷污了其曾經對上帝的婚姻誓言;他是失敗的父親。無辜孩子的未來在何方?命運又將會如何?而他卻大言不慚地談論曾經所受的傷痛;他是失敗的公民、危險的社會渣滓。他負債累累,未曾想及對他人的責任,語言粗俗,行為暴力,破壞了社會的公序良俗。他曾侵吞財產,破壞他人家庭生活。他玷污了法蘭西公民的榮譽,是個不折不扣的社會渣滓。……而米拉波夫人想請求離婚的正是這個人。……尊敬的法官們,你們究竟是為可憐受害人的命運考慮,還是袒護這一社會敗類?”

  波塔利斯的策略最終得以奏效。米拉波在聽完波塔利斯的發言后無法抑制自己的憤怒而當場向波塔利斯怒吼“卑劣的小人”,這也令波塔利斯的“品格”論斷得到最佳的佐證。顯然,法庭無法容忍“一個粗俗暴力”的丈夫。1783年7月5日,埃克斯高等法院判處米拉波敗訴。但案件卻令米拉波在法國聲名遠揚,其演說口才得到普遍認同。而訴狀甚至被法國文學界認為是“最佳的劇本獨白”。波塔利斯在案件結束后亦向此位對手表達了歉意和敬意,“我得因我在法庭上的不敬言論向米拉波先生道歉。無疑,他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法庭對手”。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