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六十述懷
發布日期:2012-12-16  來源:法學家茶座  作者:楊立新

  王竹新書出版,說是要為我60歲賀壽,并要我作序。既然如此,僅以我的這篇文章代之,既能夠偷懶,又符合賀壽的要求。故為之。

  一

  我的60大壽就要到了,學生們商量要給我祝壽,但是有一個問題引起爭論,即60大壽的生日究竟是以虛歲計算還是以周歲計算。“周歲論”者認為,只有到了周歲,才是真正的到了60歲;“虛歲論”者認為,虛歲生日就是結束了五十歲的年代當然是60歲的開始。考察認為,周歲論者,以北京地區為主;虛歲論者,以東北和很多南方地區為主。如果按照東北的習俗,當然是過虛歲生日,尤其是60大壽、七十大壽等,更是過九不過十。爭論的結果,最后確定按照東北習俗,過虛歲。今年即辛卯年的正月初十,是我的60大壽無疑。

  想一想,其實生日還是以虛歲為好,就因為五十九歲的周歲生日,其實一個人的五十歲的年代就已經結束了,開始邁入了60歲的年華,雖然60歲還沒有滿,但是已經開始了,并且要伴隨著這一年的時光,五十歲就再也沒有你的事了。因此,過虛歲生日,是實事求是;過周歲生日,其實是怕老,有點“裝”,尤其是實行退休制度之后,國人更是不愿意讓自己更早地接近60大壽的退休年齡,因此有過“人越長越小”一說,也是被逼的。

  二

  60大壽,其實多數人是不愿意過的,因為進入60,就進入了花甲之年,如果是在過去,就是老人了。可是,60大壽不過也得過,不服老也得服老,因為客觀事實擺在那里。不過,在我心里,我還沒有老,年幼、年輕的情景都在眼前:

  ——五歲記事時,獨自生活在姥姥家的山溝里,足有半年,曾經被大鵝“追殺”過,曾經抓住吉普車奔跑而被摔得鮮血淋漓;六歲起就擔負起為家里做飯和照顧弟弟的重擔,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家務兒童”或者“宅童”。

  ——上小學,是我自己拿著戶口本,在學校排隊報名,開學就光著腳沿著馬路邊雨水淌成的小溪,自己走到學校上學;從三年級起,開始戴上三道杠,六年級當上了學校少先隊大隊長,高舉一面星星火炬大旗在全校師生面前行進,還有一面一個女隊員護旗;在小學的最后一年,成為全市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參加全市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第一次吃起“官飯”:每天交上九兩糧票,不用交錢,就吃上了每噸八個菜的“幸福生活”,好像一下子吃了六天,頗感幸福!

  ——初中開始就趕上了文化大革命,上學的第一天就學習造反有理,武斗中做了逍遙派,復課鬧革命被選為學校革命委員會委員,成為紅色政權的領導成員;在父親被懷疑參與反革命暴動之后,不能繼續做委員的工作,作了紅衛兵代表大會主任,最后在畢業之前加入共青團。現在想起來,大概這是對我在插隊落戶的積極表現的褒獎,入團或許就是一個“誘餌”。

  ——插隊之后,跟農民生活在一起,時間不長,生活艱苦,但有無限風光,參加過一次專區的知識青年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座談會,一次縣里的同類會議,一次全縣的“雙先會”(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和學習毛主席著作先進單位代表大會),一次公社的“雙先會”,成為該縣知識青年的代表人物,風起云涌。

  ——參軍入伍,保家衛國,確實是真實的心愿,因為那時烏蘇里江的珍寶島戰役剛剛打完,硝煙未盡,抱著熱血灑邊疆的決心而去,但戰爭卻沒有發生。經過和平年代訓練、燒磚、種麥、野營拉練,雖無功績,倒也是兵中的文化兵,鍛煉了意志,補習了文化,超期服役兩年復員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回到家鄉,還做了十天工人,是正了八經的鉗工,作了半自動步槍的彈倉數十個,做壞的也有好幾個。

  ——參加“五七干校”培訓之后,成為家鄉中級法院的法官。24歲時差點被提拔為民庭副庭長,但因“四人幫”倒臺而作罷,但幸虧未提,否則成為“雙突”(四人幫時期的突擊提干、突擊入黨)干部,“文革”結束之后還要罷官、檢討、交代。自此與法律結緣直至今日。跟著當時的幾個老牌大學生學習法律,跟同齡法官、檢察官一起研究法律。辦過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管過調查研究、律師管理,做過公證員,當時法院的所有工作幾乎都做過。在中級法院工作15年,一次被評為全省勞動模范,兩次被評為全省政法系統先進工作者,四次被評為地區模范干部,受過其他獎項無數,最后官至中級法院常務副院長、黨組副書記。

  ——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三年,沒有突出功績,但積累了豐富的審判經驗,學術研究大有長進,使自己的法學學術水平進入一個新層次,自認為收獲頗豐。

  ——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七年,被提拔七次,最后做到民事行政檢察廳廳長、檢察委員會委員。那時,確是全身心都投入到民事行政檢察工作,曾經想作為一輩子的事業去追求,無奈司法監督越多,司法公正距離我們越遠,最后無奈離開。

  ——在中國人民大學教書已經十年,加上在煙臺大學兩年,已經從教十二年。教書育人,研究學問,是我的事業的歸宿,得到成果是:培養博士、碩士百余人,法學專著和教材百余部,僅獨著或者主編的“十一五全國規劃法學教材”就是四部,還有論文五百余篇,參加立法,見證《侵權責任法》在我們的手中誕生過程!因而跟江平老師有同感:如果有下輩子,還做大學教授,還研究法律!

  三

  60個春秋,也有諸多遺憾!略舉四例:

  第一個遺憾,做官做了25年,沒能做到副部級干部。看到同齡的各位長官都是部級干部,確有羨慕之心;但有一點聊以自慰,他們沒有我的自由,沒有我的閑暇,也沒有我這樣可以隨便講話機會。

  第二個遺憾,做學問30多年,沒有可能做到學部委員。不是用功不夠,實乃進入校門太晚,又加上沒有專業文憑,不怪別人。

  第三個遺憾,一心研究學術,卻沒有學會外語。就像一個瘸腿的專家,研究問題多有不便,只能靠學生幫忙。發誓下輩子先學會外語,再去干別的!

  第四個遺憾,做人不會圓通,經常直言傷人。直至今天“60而耳順”之年也經常不順,或許到了七十就會好了。但愿如此。

  是遺憾嗎?其實也不算!因為人生怎么會十全十美呢?已經有了九全九美了,已經很不錯了,可以上對得起父母、師長,下對得起子女、學生。起碼學生跟著我學習不算丟人,足以自慰,無所遺憾!有人評論我說,一個人在30多年中做了兩個男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一個是官至廳長,二是做學問做到教授。廳長加教授,約等于一個副部級,或者略等于一個學部委員?這是天真的九全九美的自我安慰。

  四

  60載春秋,于我完成九全九美的事業有恩者無數!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人生和事業!

  首先感恩我的父母:沒有他們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他們的寵愛和教育,就沒有我的一切。他們的眼睛在隔著的一個世界里始終在關注著我,督促我繼續努力。我不斷刻苦創造,是在為報父母恩。

  感恩我的師長領導:從小到大,各位不同的老師精心培育,教我做人,傳我知識,讓我成為今天這樣一個學者。各位領導給我機會,讓我施展才華,積累豐富經驗,能夠在各種場合都獲得工作成績,成為一位法學專家。

  感恩我的朋友同事:順境的時候,他們為我唱起贊歌,為我祝福;逆境的時候,他們為我張開臂膀,提供安全的港灣。

  感恩我的家人女兒:妻子和家人是親人,給我愛和關心,給我騰飛的力量和基地。兩個女兒是我的驕傲,留給我的都是歡樂。

  感恩我的學生:12年的教育工作,讓我有了像王竹這樣的一百多位學生,接受我的學問,傳承我的學說,給我的都是關愛,給我的都是幫助,讓我看到的是我的價值,也有將來的巨大希望。

  ……

  要感恩的何止這些人!兒時玩耍的伙伴,插隊中的那些農民,軍旅生涯中的戰友,辦案中的那些當事人,……在我的成長中,他們都給我力量,是我不斷成長的巨大動力。

  五

  我要特別說一說我的學生,因為他們是我的寶貴財富,是我快樂的源泉。

  我愛我的學生,因為他們跟我的親人一樣。我曾經有一個心愿,那就是當年師長如何對我,我就要如何對我的學生,甚至要更好,把師長給我的一切都傳給我的學生。我把每一位學生都放在心中,盡自己所能,為他們提供發展的條件,讓他們茁壯成長。

  我最關心的是學生的學問。每一個學生做學問寫論文的時候,傳授給他們經驗,告訴他們研究方法。在知道每一個學生晉升職稱、轉到新的學校、發表科研成果,甚至上課受到學生歡迎的時候,都是我的快樂時光。

  我關心學生的進步。學生不做學問的,在職場打拼也挺好啊!做好每一份工作,為人民盡職盡責辦好每一各案件,是法律人的職責。我愿意看到我的學生升官,盡管我自己不愿意再去做官。對我期盼努力做學問的學生放棄學問從事政務,盡管我很生氣,恨鐵不成鋼,但看到他們的工作進步,看到他們生兒育女,過著幸福的生活,也感到快樂:氣歸氣吧。

  我關心學生的思想。我愿我的學生都思想健康,成為幸福快樂的人。哪一個學生有了思想障礙,我愁云密布;看到他們破解難題,輕裝上陣,我無比快樂。

  我也關心學生的生活。找到對象的,向我“報批”(假的,其實人家早已經談好了,到我這里走走形式),我快樂;生兒育女的,向我報告,我快樂;購車買房的,向我報喜,我快樂;就是在單位搶到房子的消息告訴我,我也快樂好幾天。

  一百多位學生的學問,一百多位學生的進步,一百多位學生的思想,一百多位學生的生活,也給我帶來很大的負擔,然而給我的也是巨大的快樂!付出精力,收獲快樂,這是我愛我的職業,我愛我的職業的產品——學生的最大理由。

  窗外下著飄飄灑灑的去冬今春的第一場雪。雪花飄進自己的院子,落在樹上,飄在地上,和泥土融為一體。太陽晴好,雪花將化為甘露,滋養地力,長出幼苗,結出果實。我的職業何嘗不是如此呢?

  六

  60年春秋轉瞬即逝,昨天已經過去,留下清晰的腳印;今天就在面前,還要努力工作;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充滿期待。秋季的香山,滿山紅葉。60歲的人,也是滿山紅葉的季節。載著希望、載著快樂,60歲以后的生活,盡管可能不會再有花環,不會再有獎杯,不會再有輝煌,但是有我的鐘愛的事業和親愛的學生相伴,充滿希望,充滿快樂,一定會更加美好。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