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難忘的采訪,在一個多小時里,我多次用余光看臥室的時鐘,唯恐過多耽誤楊立新老師的靜養。
熟悉民法學的人都知道楊立新老師的“分量”。早在上世紀80年代,楊老師就開始民法的研習,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批研究民法的學者。二十幾年過去了,楊老師著述等身,包括我在內的民法專業學生大都從他的著作中汲取過營養。
作為中國法學會民法學會副會長,楊老師參與了物權法的起草,對法案草案的歷次修改、物權法給普通公眾帶來的影響自然也是非常清楚。所以當中國證券網準備邀請專家就物權法問題與網友進行交流的時候,我們首先就想到了楊老師。
楊老師在滿滿當當的日程表里安排出了訪談時間,敲定下來,我們開始發預報、征集問題,準備直播。
然而8日一早打來電話,很抱歉地說,昨天楊老師去醫院檢查身體,發現頸椎病變,臨時做了手術,行動不便,醫生強調需要靜養,恐怕要與網友失約了。
突聞楊老師的病情,我憂心如焚,當然期盼老師安心靜養,早日康復,但同時我也感到很為難,因為中國證券網的直播預報早就公布,如果取消,恐怕很多環節會受影響,心懷期盼的網友們多少也會失望。
為難之時,電話里傳出了楊老師的聲音,他笑著說:“我頸椎有問題,但還不影響講話,學法律的最要講信用了,如果你們不嫌棄,可以把網友的問題帶到我家來,我躺在床上回答。”我深為感動。
匆匆來到楊老師家中,他平躺在臥室的床上,吃力地伸出右手向我問好,我突然間感覺到強烈的歉意,楊老師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著擺擺手,說沒事的,這樣接受采訪,我倒是覺得很對不起你們的節目。既然你來了,咱們就開始吧。
在一個別樣的“演播室”里,訪談順利完成,之前收集的網友問題都得到圓滿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