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喬偉:愛法護法以法為生命
發布日期:2012-06-17  來源:法制網  作者:蔣安杰

  為紀念我國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誕辰八十周年,5月4日,“喬偉先生法律思想座談會”同期舉行。

  參加會議的嘉賓們回憶喬偉先生的點點滴滴,感慨萬千,對喬偉先生的為人、為學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喬偉先生知識之淵博、治學之嚴謹、才思之敏捷、思想之犀利、品性之剛直,堪稱“愛法護法以法為生命的法學家,真情真義敢為天下先的大丈夫”。

  功底扎實耕耘不輟

  喬偉(1932-1997),又名喬木青,1932年出生在黑龍江省林甸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里,1951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法律系學習。名家宿學的精講善誘使從這個山溝來的青年視野大開,他手不釋卷、坐不停筆的讀寫習慣即養成于此時。四年中,他的學習成績全部優良,并經常為報刊撰稿,成為《吉林日報》的特邀時事評論員。畢業后,當時僅有的兩家全國性法學刊物《北京政法學院學報》和《政法研究》也留下了喬木青的耕耘記錄。后來,他被扣上“右派”帽子送往農場進行勞動改造。

  1978年8月,他回到了闊別20年的吉林大學法律系,由對中國古代法律思想的研究拓展而進入中國法律制度史研究領域。

  喬偉先生的學術才華除在中國古代法苑上下五千年的廣闊天地里得以施展外,在現代法的領域也常領風騷。“文革”結束十余年來,他先后發表了《關于法學理論研究的反思》、《論人權》等卓有見識的文章。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

  喬偉先生開門弟子霍存福教授說:“很高興看到喬偉老師的塑像矗立在校園中。之前,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喬偉文集》五卷本,使大家能完整地了解到他的思想、他的理論,他的孜孜不倦的學術追求。今天,我們又能通過銅像看到他的音容笑貌。這使我們大家包括我們這些弟子,有了更多的惦念。來校園,我們瞻仰他,替他拂拭一下灰塵,緬懷他的成就。”

  喬先生作為著名法學家、法學教育家、法律史學家,在吉林和山東留下了他非凡的成就。懷念他,感念他,是對歷史的尊重,對當下的激勵,也是對后來者的期待。

  作為山大法學院北京校友會代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主任王克良說,“28年前隨喬老師從吉林大學來到山大,光陰如箭,喬老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永遠忘不了那面對面的教導、手把手的指點、父子般的情誼。”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喬偉老師是享譽海內外的法律專家、法學教育家,他德高望重,碩果累累,業績越齊魯,桃李滿天下。緬懷喬偉老師的卓越業績,要學習他超凡的意志、光明磊落和剛正不阿,他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追求真理不屈服,堅持公平正義不妥協,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緬懷喬偉老師的卓越業績,要學習他超凡的治學精神,他學富五車、耕耘不輟、博古通今、著作等身。他有深厚的馬列主義功底和史學功底,法學理論推陳出新,在中國法律制度史、法律思想史、司法理論和實踐、律師制度等方面有重大造詣和貢獻。

  緬懷喬偉老師的卓越業績,要學習他超凡的人格魅力,他授業育人、提攜后人、誨人不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喬老師的后學、弟子已遍布泰山南北、黃河兩岸、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社會各界。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德,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喬老師為人為學為師堪稱典范,他為中國法學事業獻身一生,他是一個高尚的人,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法學教育和廣大學生的人,喬老師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紀念。

  引領風潮敢于擔當

  喬偉教授不但是一個與時代節奏合拍的法學家,還是一個參與司法實踐的法律工作者。

  1979年1月5日,他引人注目的文章《獨立審判,只服從法律》發表于《人民日報》上,迅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文章以前所未有的說服力澄清了人們長期形成的把服從黨的領導與服從法律對立起來的錯誤認識,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好評。

  同一年里,他又發表了《健全檢察機關加強法律監督》等文章,完成了他構思已久的由關于辯護的論文到關于審判的論文再到檢察的論文這樣環環相扣的一組文章,實現了他為重建新中國司法制度呼喚民主原則的夙愿。

  喬偉先生法律思想座談會上,與會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喬偉先生塑像下方的銘文“喬偉先生是二十世紀中期以來中國最偉大的法學家,他是山東大學法學學科的奠基人,是新中國法律史學科的開拓者”,準確地概括了喬偉先生的一生。

  喬偉教授曾身兼數職,他除了在校內擔任重要職務外,還應聘任南開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校客座教授、研究員。1990年被選為山東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學術界中擔任中國法制史研究會會長,山東省法學會及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喬偉教授還應聘擔任山東省人民政府首席法律顧問、淄博市人民政府特邀法律顧問,對山東省法制建設及理論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

  1998年9月12日,中國法律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及“中國歷史上的法制變革”學術研討會在濟南舉行。山東大學法學院作為主辦者之所以選擇這一天,是因為一年前的這天喬先生永遠離開了他開創的山大法學這塊陣地和他傾情一生的法學研究。

  在他去世前神志不清的時候,口里呼出來的最連貫的語言卻是在被錯劃為右派時那些不屈的抗爭的話:“我絕不向你們屈服”、“我相信真理在我一邊”——性格即是命運,一生寧折不彎的喬先生,把剛毅與正直堅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

來源: 法制網——法制日報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