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言 上善若水(一)
——沉痛悼念我的恩師和人生導師陳桂明教授
李仕春
1996年我有幸師從陳老師,攻讀民事訴訟法碩士研究生,至今已有15年。在這對我人生至關重要的15年,陳老師既是對我授業解惑的恩師,也是我的人生導師,對我始終不離不棄。
在攻讀碩士研究生的3年期間,陳老師在學術上逐字逐句地教我學走路,教我學說話,從而改變了我的一生,使我從此跟學術結下了緣分;使我在碩士生期間,就能跟著他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政法論壇》上發表文章。1999年碩士畢業前夕,陳老師勸我攻讀博士研究生。在考試前景未卜的情況下,陳老師親自給多家單位打電話,四處為我找工作,其中包括我后來供職的中國法制出版社。最終我如愿以償地拿到了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當年發放的唯一一張綠卡(中國法制出版社沒有獨立的人事權)。2005年,又是陳老師向中國法學會黨組鼎力推薦我作為他的助手調到《中國法學》雜志社工作。
回顧從1996年到現在的這15年生涯,陳老師對我非常的厚愛、寵愛,甚至是溺愛。他給予我的實在是太多太多!我一直習慣了有他的存在。他像一棵大樹一樣,使我可以安心地、從容地工作、學習和生活。所以,他的突然離開對我來講,如山崩塌!15年來,陳老師傳授給我無數的法學知識和人生經驗,讓我受益終身。就在與病魔抗爭的這一年,陳老師又給我好好上了一課,教會了我很多,使我感悟了很多。這些感悟與學術無關,是教我如何做一個人,做一個有尊嚴的大寫的人。
一、生命可能脆弱,但要堅信人性的光輝和力量
2009年12月28日,陳老師在協和醫院的檢測結果出來了,盡管沒有做最后的診斷,但是醫生告訴他,他的指標跟絕癥高度疑似。就是在那一天,陳老師受我們邀請,親自主持了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的中國法學青年論壇開幕式,下午又如約而至地出席閉幕式。我們絲毫沒有感覺到有什么異樣。事后想想,當他突然意識到死神已經纏上他的時候,盡管他的內心深處肯定會感到天要塌下來了,但表面上仍然鎮定自若,世間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這就是我的陳老師!
12月29日,陳老師把結果告訴了我,我很難承受、很悲痛。陳老師這么年輕,還不到50歲;陳老師這么優秀,一生榮耀無數,滿腹經綸,出口成章,下筆有神;陳老師這么熱愛法學研究和教育事業,道德文章,桃李天下,在《中國法學》為他人作嫁衣裳,澤被無數;陳老師這么孝順,遠在老家的母親已經年近九旬,近在咫尺的老岳父岳母體弱多病,都需要他來照顧;陳老師這么幸福,擁有美麗善良的妻子和正在人大附中上學的兒子,其樂融融;陳老師這么英俊倜儻,年近50,身材仍然瀟灑挺拔;陳老師這么熱愛生活,風趣幽默,經常逗著大家樂;陳老師這么注意身體,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每天飯后一萬步。我懷疑檢測結果肯定搞錯了、弄混了!我這個人信命,從來不對老天爺抱怨什么,因為一路上我總是有貴人相助,尤其是遇到陳老師,盡管我的家庭也曾經遭受過飛來橫禍。這一次,我真的要問,老天爺為什么這樣對我的陳老師啊!陳老師發短信告訴我:別太傷心,因為我是一個唯物主義者。這就是我的陳老師!
12月31日,那一天天氣很冷,陳門弟子如往常一樣請自己的老師一起吃飯,歡度新年。陳老師爽快答應,我知道他不喜歡應酬性的飯局,但是對學生是有請必到。就在那一天,很多敬愛他的弟子其實是見他最后一面了,誰知道那是生死別離啊!他依舊談笑風生,絲毫沒讓大家覺察到什么,他不喜歡悲傷、不喜歡眼淚。這就是我的陳老師!
1月2日,陳老師和孫老師讓我約協和醫院的大夫。孫老師,也就是他的夫人,哭紅的眼睛腫得非常厲害,但是陳老師非常堅毅、冷靜地跟醫生討論著關于他自己的治療方案,沒有一點慌亂,孫老師也變得非常堅強。這就是我的陳老師!
1月3日,陳老師住院了,在長達一年與病魔抗爭的過程中,我作為他的弟子和工作助手獲得了特殊的權利——在他所有的學生當中幾乎是唯一的——有機會經常去看看他,跟他聊聊。我每次過去的時候,他總是跟我有說有笑,他的聲音和語速從來沒有變,他說話思路清晰、邏輯嚴密的特點從來沒有變,他那充滿智慧的幽默和極有感染力的微笑從來沒有變,他那我再熟悉不過的神態和走路的姿勢從來沒有變。這就是我的陳老師!
這一年,陳老師教會了我做人要堅強;在病魔面前,我們要積極、從容地與其抗爭,要堅信人性的光輝和力量。盡管陳老師并沒有最終戰勝病魔,沒有出現無數人期盼的奇跡。但是,當初醫生告訴我陳老師的指標比正常值高出了300多倍,屬于重度晚期,正常情況下只能支撐三、四個月,而我的陳老師從2009年11月初出現癥狀到2010年11月27日逝世,有質量地生活了整整一年,我覺得這是奇跡,他就是用人性的光輝和力量創造了奇跡,給他的弟子立起了一座豐碑!(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