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王家福老師七十華誕時,眾學生設宴慶賀。值我席間致詞祝酒,言及王老師為法學界之“十全老人”。舉座聞言,一時歡笑不已。待我舉例一一證之,則又舉座頷首,深以為然。日月如梭,轉瞬十年,家福老師八十華誕又至。此時憶及當年“十全老人”之說,愈感歲月悠悠為證,誠如當初我言。
家福老師深研法學,孜孜以求逾半個世紀,凡民商法學、經(jīng)濟法學、法理學、人權法理論等重要學科領域,均久耕不輟,建樹頗豐,其傾心學術而卓為泰斗,此全者一也。家福老師學術人品,深孚學界眾望,曾為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民法經(jīng)濟法研究會會長,現(xiàn)為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其超乎一己治學而能善領學界,此全者二也。家福老師善將學理能動于實踐,嘗為給中南海作法制講座之第一人,凡民法通則、物權法制定及民法典起草等重大立法活動,亦莫不參與,其治學之效能達廟堂而濟江湖,此全者三也。
家福老師善識佳駒,能育良材,舉梁慧星、孫憲忠、鄒海林等學術界精英;董開軍、曹士兵等實務界才俊,皆為學生輩中翹楚,其為人師則為良師,此全者四也。
家福老師學而優(yōu)且能仕,任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而治所有方,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而履職優(yōu)異,其出仕則達且績廉俱佳,此全者五也。
家福老師氣質彬彬,雍容儒雅,逢尊逢卑均能夠執(zhí)敬謙和,見同見異且不改穩(wěn)健泰然,我逾廿年未嘗見其一怒,其修養(yǎng)深厚堪為學人楷模,此全者六也。
家福老師致力法治,效力社會,雖不求聞達而鴻名借績遠播,2009年被中央電視臺選為當年十大法治人物,其為學者而被當世公眾廣泛認可,此全者七也。
家福老師與其夫人文慧芳女士在法學界被贊為佳偶,文女士秀外慧中,于家之外曾為最高人民法院庭長實為女界精英,于家之內則對家福老師關懷備至堪為相夫賢妻,家福老師有夫人如文女士者,此全者八也。
家福老師一雙子女皆為博士,子在海外機構就職,女在國內高校任教,其為父有子女如此優(yōu)秀,此全者九也。家福老師年已八十,然精神矍鑠不亞壯年,學術會議場合常見其臨場致詞,言詞清晰、內容深刻且思路暢達,其健康長壽且智慧學養(yǎng)與日俱增,此全者十也。
所謂十全,思之不易,寫之不易,而家福老師堪當十全之譽,其得之豈非更為不易?其間必有家福老師獨到之功,亦必有我輩羨學之秘啊。遍覽法學界有名者群,家福老師堪為其中智者。法學研究事關體制及意識形態(tài)之大者,其“與時俱進”非不斷進取之意所能涵蓋,早于時代則不為所容,遲于時代則不為所用,所謂恰當其時至為關鍵。
家福老師總能恰當其時提出法學觀點與法治對策,其制定社會主義民法之呼吁,建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法律體系之首倡,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理念之倡導,莫不切中社會法治運行脈搏,而符合時代步伐節(jié)奏。然則恰當其時與否乃事后判斷,臨機誰能預知?一人深思之智欲彰顯社會,非佐以學術勇氣則不能致之。
譬如家福老師主持人權研究,兼法學所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十余年,然人權研究坎坷重重,家福老師堅持倡行人權,為我國憲法最終納入人權保障條款作出應有貢獻。再如家福老師在中南海作法制講座時,講解公法與私法之區(qū)別,論述私法自治在社會主義法律機制中之意義,此非有學者之自信與堅持而不能為也。
家福老師能盡其智,能踐其勇,所賴非他,乃愛國愛民愛法治之學者責任。既有愛國愛民愛法治之心,亦盡愛國愛民愛法治之責,堪為法學界之仁者。家福老師,其為仁者矣。
人皆有求全之心,然求全之心至求全之行再及求全之果,非一意踐行所能遞次成就。不求全,則行無動因,無所成全;不過于求全,則行不失度,竟能成全。家福老師不求十全之名,而得十全之實,竊以為在于,其以不過于求全之心而行求全之行,以不過于求全之行而得求全之果。求全,則當為應為之事;不過于求全,則當為能為之事。家福老師嘗言:學者要盡學者本分。盡學者本分,當為學者應為之事,每遇重大法治理論與實踐問題,家福老師總是積極參與討論,善進真知灼見;盡學者本分,亦當為學者能為之事,家福老師對時事情勢、學界動態(tài)常懷憂患意識、情切關懷,但從不故作驚人之語,從不提倡躁動之事。
人有多種社會角色,諸種角色均當為應為之事、當為能為之事,方能成就十全之美。家福老師諸種角色無不善盡其心、善盡其責,譬如,其在任法學所長,則以單位領導身份盡職盡責,嘗累病數(shù)次而不稍減勤勉;其卸任法學所長,則以單位普通人員身份時常建言獻策,繼續(xù)關心法學所建設。我近幾年常與家福老師一同參加會議,會后送家福老師回家路上,所相談者,多為法學所發(fā)展建設之事。言談之中,家福老師對法學所人員關愛之心與對法學所發(fā)展急切之情,時常令我感動不已,時時鞭策我勤勉盡責。如此可見,家福老師能得十全之譽,殊非幸致,實乃仁愛之心與盡責之力兩者善善相成之必然結果。
做人做事,固有技巧。然而能為十全之譽,則非依賴技巧所能至。蓋因技巧雖精,必有所疏;每臨大事,單憑技巧,定有所誤。所謂大道無術,仁者非巧,十全之實,唯仁者所能至之。我輩欲學家福老師成就十全之秘,其秘無他,唯博愛與盡責而已。博愛與盡責,豈可稱之為秘,其昭然如日,唯需真心向往之、盡心踐行之而已。家福老師“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我輩不禁喟然興嘆,仁者在側,幸何如之。
家福老師為法學界之仁者,是仁者壽,誠哉斯言。
家福老師深研法學,孜孜以求逾半個世紀,凡民商法學、經(jīng)濟法學、法理學、人權法理論等重要學科領域,均久耕不輟,建樹頗豐,其傾心學術而卓為泰斗,此全者一也。
家福老師學術人品,深孚學界眾望,曾為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民法經(jīng)濟法研究會會長,現(xiàn)為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其超乎一己治學而能善領學界,此全者二也。
家福老師善將學理能動于實踐,嘗為給中南海作法制講座之第一人,凡民法通則、物權法制定及民法典起草等重大立法活動,亦莫不參與,其治學之效能達廟堂而濟江湖,此全者三也。
家福老師善識佳駒,能育良材,舉梁慧星、孫憲忠、鄒海林等學術界精英;董開軍、曹士兵等實務界才俊,皆為學生輩中翹楚,其為人師則為良師,此全者四也。
家福老師學而優(yōu)且能仕,任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而治所有方,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而履職優(yōu)異,其出仕則達且績廉俱佳,此全者五也。
家福老師氣質彬彬,雍容儒雅,逢尊逢卑均能夠執(zhí)敬謙和,見同見異且不改穩(wěn)健泰然,我逾廿年未嘗見其一怒,其修養(yǎng)深厚堪為學人楷模,此全者六也。
家福老師致力法治,效力社會,雖不求聞達而鴻名借績遠播,2009年被中央電視臺選為當年十大法治人物,其為學者而被當世公眾廣泛認可,此全者七也。
家福老師與其夫人文慧芳女士在法學界被贊為佳偶,文女士秀外慧中,于家之外曾為最高人民法院庭長實為女界精英,于家之內則對家福老師關懷備至堪為相夫賢妻,家福老師有夫人如文女士者,此全者八也。
家福老師一雙子女皆為博士,子在海外機構就職,女在國內高校任教,其為父有子女如此優(yōu)秀,此全者九也。
家福老師年已八十,然精神矍鑠不亞壯年,學術會議場合常見其臨場致辭,言詞清晰、內容深刻且思路暢達,其健康長壽且智慧學養(yǎng)與日俱增,此全者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