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北師大刑科院5周歲了!5年來,刑科院人懷著“心若在、夢就在”之豪情,載負著信任與支持,也隱忍著猜忌與質疑,精誠團結,艱苦創業,攜手致力于刑事法學術事業的傳承與發展,取得了斐然之業績。如今,刑科院已然成為心向善法之學子們的啟明殿堂,成為中國刑事法治革新的火種源地。撫今追昔,令人感慨系之。為此,本報特刊發系列文章以資紀念。
高銘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我國刑法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副主席暨中國分會主席等職。著有《21世紀刑法學新問題研討》、《中國區際刑法與刑事司法協助研究》、《當代國際刑法的理論與實踐》等著作。
□高銘暄
2005年8月18日,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刑科院)宣布成立,這是目前國內刑事法學領域首家且唯一一家獨立性、實體性、綜合性的學術研究機構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單位。經過5年的砥礪,相信中國刑法學界已經看到了一個精誠團結、勵志革新的學術團隊正在學界發揮中堅力量,并繼續憑著治學之人的堅守和熱情追求著學術事業的更大突破。
刑科院與中國法治改革
眷顧立法前瞻性研究,為國家刑事立法提供理論支持。當前以及以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都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緊要階段,也是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給學者提出了特別的時代要求,即立足于形成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關注國家立法動態,加強對刑事立法的前瞻性研究以及修改增補研究,為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建構提供科學的理論論證。5年來,刑科院密切關注國家刑事立法的前瞻性問題,圍繞重大立法項目,積極參與咨詢和論證,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曾經為《刑法修正案(六)(草案)》、《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等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此外,刑科院還主辦各種立法問題學術研討會、刑事司法解釋研討會,討論研究立法實踐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密切與國家立法機關的合作、聯系,積極推動學術研究成果的轉化。現在,刑科院已經形成了大家所熟悉的務實的學風和研究態度,從社會實際出發,為立法改進與完善建言獻策,努力在法理與人情的結合中尋求符合中國國情的規則之治。
加強司法總體性研究,為國家刑事司法改革提供理論支持。刑科院歷來關注攸關中國法治進步的司法改革問題,尤其體現在推進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死刑制度改革方面。以死刑制度改革為例,為配合國家司法改革一系列重大舉措,刑科院主辦“關注死刑改革”系列論壇,并承擔多項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委托課題,先后主持向中央政法領導機關提交有關死刑的研究咨詢報告7份,主持和參加以死刑及其改革為主題的國際、國內大小學術討論會數十次。2009年,為更好踐行死刑改革項目,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等中央政法領導機關的鼎力支持以及英中協會、愛爾蘭人權研究中心等外方合作伙伴的相應協力下,北師大刑科院對原來的“促進死刑改革研究中心”進行了重組和完善,形成了“北京師范大學死刑研究國際中心”。此外,刑科院還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與司法機關的聯系與合作,到目前為止,刑科院不僅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中央政法機關的十余個業務庭室締結了正式合作關系,還與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等多家實務部門簽訂合作協議,使之成為刑科院的教學科研基地。
刑科院與中國刑法學研究
高屋建瓴,推動中國刑事法學教育研究體制創新。作為北京師范大學重點建設的專門從事刑事法學研究的獨立學術機構與研究生培養單位,刑科院的建立無疑正與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的設立宗旨相契合,并開始為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刑事法學研究機構積蓄力量。在機構建設上,刑科院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以“刑事一體化”為宗旨,設立了中國刑法研究所、外國刑法與比較刑法研究所等常設性研究機構;還結合現階段國家刑事法治建設的重大現實課題和學術項目研究的實際需要,設立了犯罪控制基礎理論研究中心、犯罪預測與犯罪預防研究中心、社會穩定與刑事政策研究中心等專項研究機構。
勤勉踏實,共創學術研究成果佳績。在刑科院現有的研究隊伍中,既有老一代刑事法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又有多位學養深厚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還有一批富有朝氣和進取心的年輕學者,從而形成了老中青結合并以中青年為重心的研究團隊。5年來,刑科院的研究成果便是這個團隊業績的最有力佐證,其規模、數量和質量令人贊嘆,堪稱法學界的一個奇跡。這些年,刑科院申請獲準立項的國際合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等逾百項,刑科院教師作為第一作者,撰寫和出版的學術專著、譯著、教材和工具書等二百余部,撰寫和發表學術論文一千余篇,為中國刑法學理論的發展與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承前啟后,培養高層次刑事法學研究人才。5年來,團隊的教師除了專注于搞科研,還不忘杏壇執鞭的本職,多門課程獲得國家級精品課程、市級精品課程與校級精品課程的美譽。2009年,趙秉志教授領銜的“刑法學科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學問貴在啟迪。為此,刑科院創辦了“京師刑事法名家講座”、“京師刑事法專題論壇”、“關注死刑改革系列論壇”等形式多樣的講座和論壇,請來國內外著名的刑事法學名家乃至法學、社會科學名家,言傳法學智慧,垂范治學品質。除了外在意志的激勵與養成,刑科院還十分重視研究生內在學養的積累,從嚴要求每一個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研究生,盡可能提供機會讓他們參與科研項目。
拓展格局,密切刑事法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刑科院十分重視與國際、國內著名大學法學院的交流與合作,經過5年的努力,刑科院成立了中美刑事法交流中心、中歐刑事法交流中心、中日刑事法研究中心等多個專門從事對外交流的學術機構,并與歐美等法治發達國家的諸多學術機構開展了十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深深的期盼與祝福
我已年逾八旬,不敢消歇光華,還盼盡綿薄之力于中國刑法學研究與中國法治建設事業,然而老驥伏櫪,雖壯心未已,終歸力不從心。要說有所期盼,那便是希望中國刑法學人能夠堅守住自己當初投身學術事業的理想,既賦予個體寬松的學術研究環境,又把大家的理想與希望匯聚起來。我滿心冀望刑科院能夠繼續秉持純粹無私的研究品格與服務意識,堅守在刑法學教育前沿,堅守在國家法治改革前沿,使刑科院成為心向善法學子們的啟明殿堂,成為中國法治革新的火種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