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龍斯榮:儒雅風范,斯文人生
發布日期:2010-08-18  來源:《法學家茶座》第17輯  作者:董 彪

從踏入法學的殿堂起,我便與龍斯榮教授結下了不解之緣。十年前,初涉法律,我就有幸聆聽了龍斯榮教授開設的“羅馬法基礎”,其獨到、精辟的見解我至今依然記憶猶新。本科畢業后,我師從龍斯榮教授的得意門生李建華教授學習民法,因而有機會時常聽李教授談及“師爺”的奇聞趣事,也多了些向“師爺”當面請教的機會。“師爺”的耳提面命成為我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精神大餐。此后,我又有幸師從龍斯榮教授之子龍翼飛教授繼續研習民法。不擅言辭的我每次遇見龍翼飛教授總是用“師爺身體還好吧?”這句簡單的問候作開場白,而龍翼飛教授也時常帶來師爺對我的關心和囑咐。在我的心目中,“師爺”是治學謹嚴的良師,更是和藹可親的長者。

今年五一期間,按捺不住思念之情的我從北京趕赴長春,邀約李建華教授一同看望龍斯榮教授。天公作美,在龍斯榮教授家中,我們又與遠道而來的龍翼飛教授不期而遇,而身在異地的大兒子龍云飛先生也打來了問候的電話;真可謂“祖孫三代”歡聚一堂,其樂融融。身體尚處于恢復階段的龍斯榮教授此時還不能用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但這并沒有妨礙我們之間的交流,反而平添了些許遐想的空間和樂趣。因為我們不是在用語言進行溝通,而是在對往事的共同追憶中進行心的交流。從他那“孩童般”的只言片語、零星的手勢和幸福的笑容中,我們完全能夠體會到他的心情和所欲表達的內容,能感受到那份老一輩知識分子獨有的幸福。

一、謙謙君子,儒者風范

每當有人稱贊龍翼飛教授謙和、儒雅時,我總是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繼承了龍斯榮教授的風范吧。在與龍斯榮教授相處的那段幸福時光,我學到了法律知識,但更重要的是領悟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龍斯榮教授是謙虛的。作為一個民法學大家,他卻經常與我們這些后學晚生分享他在法學理論研究和實務方面的經驗。他的聲音抑揚頓挫、充滿自信,論證時邏輯嚴密、論理充分,每次都讓我們有醍醐灌頂之感。但是,他不喜歡“一言堂”,而喜歡聽到年青人的聲音,希望看到思想在砥礪碰撞中閃現出的智慧火花。他能夠耐心傾聽每個參與者的發言,并不因為我們的幼稚、無知,而輕易打斷、譏諷或呵斥。雖然我們的論證不夠嚴密,論據不夠充分,甚至有時只是一點點感悟,他都認真記錄,并且幫助我們分析其合理性和不足,鼓勵我們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研究論證。

龍斯榮教授是寬容的。他鼓勵在學術上進行理性的反思、批判,并能欣然接受別人的觀點和意見。記得初次向龍斯榮教授請教法律問題時,年輕氣盛的我慷慨激昂地發表了不少奇談怪論,其中大多是對法學研究現狀的不滿以及對龍斯榮教授觀點的反駁,而他卻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包容了我那些“大不敬”的言辭,并耐心地對我進行分析、講解。數年后,再次回想起當初所發表的那些有批判而無建構、斷章取義、缺乏深入思考的觀點,真為自己當時的幼稚而汗顏。而龍斯榮教授對我那段“憤青”的經歷,總是抱以淺淺的一笑,笑容里包含了對年青人充滿激情的贊許,也包含了希望年青人早日成熟的期待。

二、歷經坎坷,矢志不渝

作為老一輩知識分子,龍斯榮教授也經歷了文革的浩劫。在那艱難的歲月中,他攜妻帶子先后輾轉于北京、遼寧、湖北等地,其中艱辛,可想而知。但每次談及往事,他總是處之泰然。

在與龍斯榮教授閑聊時偶然發現,教授曾經在湖北“改造”的地方竟是我童年時生活的地方,于是我多了些與師爺閑話家常的資本。師爺總是說那里的人有多么純樸,總是關切地詢問那里近期的發展變化。言辭之間,有的只是牽掛,絲毫沒有不滿。但是,在我的心中一直有這樣的疑問:在從城市到農村,從法院到田間地頭的轉變中,師爺為什么能夠保持如此平和的心態去面對苦難?

家鄉的老人們給我描述了這樣一幅龍斯榮教授生活和學習的畫卷:在那段苦難的歲月里,條件艱苦、環境惡劣,龍斯榮教授在繁重的體力勞動的空閑,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和機會學習、研究。生活的艱辛并沒有消磨龍斯榮教授的意志,反而讓他更加堅強,更加懂得知識的重要性。我忽然明白,一個意志堅定、有遠大理想的人自然能夠笑對人生、善待生活。龍斯榮教授正是憑著這份執著與堅定,奮發努力,雖歷經坎坷,卻始終不改自己致力于法學理論研究和實踐的人生理想。

三、著書立說,言傳身教

龍斯榮教授著述頗豐。在我國法學研究剛剛起步的八十年代,他獨著、主編、參編的著作、教材就多達十余種,此外還在《中國法學》等權威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其研究領域廣泛,在羅馬法、民法總論、物權法、繼承法、知識產權法等方面都有相當深入、系統的研究,且部分成果被最高人民法院采納,作為司法解釋和批復的依據。

師爺豐碩的理論研究成果起初讓我產生了一種錯覺,我曾天真地認為師爺應該屬于那種常年在書齋中咬文嚼字、不問世事的老夫子。但是,在與師爺交往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他不僅注重基礎理論的研究,而且強調學以致用。當龍斯榮教授感覺到我務虛而不務實的學風后,多次勸誡我要注重調查研究,在現實生活中領悟法律的精髓。而立足生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法律問題一直是龍教授對自己和學生的一個基本要求。

龍斯榮教授嚴謹治學和關注現實的態度深深地影響著家人和學生,造就了一批理論功底深厚、實務技能嫻熟的優秀法律人才。昔日悉心栽培的愛子龍云飛先生、龍翼飛教授以及愛徒李建華教授等不負所望,已經在民商法學理論研究和實務領域展露頭角,成為學術研究的骨干或實務部門的精英。

四、志士暮年,壯心不已

2003年,年近七旬的龍斯榮教授應趙中孚教授之約遠赴珠海,籌建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法律與行政學院,并擔任副院長之職。在此后近兩年的時間里,他幾乎將所有心血都投入到了學校法律學科的建設上。從教學科研到人才引進,事必躬親,且精益求精。在趙中孚教授、龍斯榮教授等老一輩民法學家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法律與行政學院在廣東地區逐漸發展壯大。然而,在贏得青年教師的欽佩、學生的尊敬和同行的贊譽的同時,龍斯榮教授的身體狀況卻越來越讓人擔憂。親朋好友多次勸說龍斯榮教授要好好休息,不要過度操勞,但是誰都拗不過他的那份執著與熱誠。

既然勸說無效,那么為龍斯榮教授分擔一些工作就成為我們這些徒子徒孫的心愿。2005年初,我終于盼到一個機會,受聘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法律與行政學院講授國際經濟法。臨行之前,我暗下決心在珠海要努力工作,很好地完成教學與科研任務并幫助龍斯榮教授作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恰在此時,從珠海傳來了龍斯榮教授積勞成疾的消息。

在珠海,我第一次看到龍斯榮教授流淚。不是因為擔心自己的病情,而是擔憂無力再從事他所熱衷的法學事業。他牽掛著那些求知若渴的學生,期待著早日回到教學和科研的崗位。剛剛度過危險期、還沒恢復語言能力的他急切地想向我們傳遞一些信息,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因而情緒異常激動,臉憋得通紅。其實,師爺您無須焦慮、無須不安,我們讀懂了您的心聲,知道您是想囑托我們嚴謹治學、關愛學生。而我們,也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2005年的夏天,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的校園里多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一位慈祥的老者坐在輪椅上,身邊簇擁著一群生機勃勃的年青人,或沿小河緩行,或駐足于教學樓前,,時而歡歌,時而笑語,進行著思想的交流。此時的龍斯榮教授,雖然已經離開了講壇,但已不再如病重時那般焦慮了。他又恢復了往日的淡定與從容,因為他從年青的教師和學生身上看到了希望和未來。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