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何家弘。這其實并不重要,因為我不是什么“人物”,我的愛恨與臧否并不能為人定性,也不決定人的流芳或遺臭。但畢竟也是一種觀感,倘與我同感者較多或眾多,那么這“愛的呼聲”也會猶如頭上的風,會有所響動的。而我以為,喜歡何家弘的人頗多。
我喜歡何家弘。這理由也一時難以說清。大約喜歡他的全體,組成這個人的所有部分。這里自然包括不甚完美的地方,然而倘將這不完美剔除,也就不是他,不能組成令我喜愛的全體。所以我說,我喜愛這囫圇個兒的何家弘,而不是分段分塊兒的何家弘。說文雅一點兒,是他的風度、氣質、人品,使我心儀。
或許是因為他是我的小校友?他1979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而我是1956年入校的,相差23年,從前我們并不相識。而且,說實話,我對我的母校(我1960年畢業后,也曾留校教過兩年書)一向愛恨交加,度過“反右”運動的同學大約都心同此情。記得在一次校慶、系慶的聚會上,老同學間都依然水火不容似地互不搭腔。我并不一定將每位人大學子都引為同道而自覺榮幸之至。
或許是因為他寫小說?他的主要著作我都拜讀過。我在欣賞他的嚴謹和專業知識的淵博時,也同時感覺似乎少了某些神采飛揚,遠不如看他跳交誼舞時所得到的那種暢快的愉悅。他的舞姿確乎漂亮而且有紳士風,既不是大步前進或扭擺作態,也不是花哨而無韻致。他的舞姿可以讀,頗具文采。
或許是因為他會講一口極流利的英語?更兼學問獨到,年紀輕輕便成了博士導?這自然讓人欽佩,但說英語像說北京“胡同串子”話一樣的中國人我認識好幾位,總覺得那英語太“油”,稍欠風騷。正如某些西洋人把中國普通話說成北京土話,還一個勁兒賣弄兒化韻和那股京油子味兒一樣,讓人覺得李白杜甫魯迅胡適使用的中國話怎么會如此不忍卒聽?!何家弘的英語不是老舍先生在《二馬》里說的那些洋牧師的英語,而是紳士風,聽起來像那么回事。雖然我聽不懂,可是那味兒禁得起品。
我是說,這一切的總和、綜合,形成了何家弘的氣度,絕對是位學富五車的教授,又絕對不居高臨下有訓人的癮?偸俏⑿χ,卻又絕沒媚俗之氣。我常想,他是個典型的承上啟下,既秉賦了傳統又具備了新潮的現代知識分子的模特。他自己就夠得上小說戲劇電影中的一個人物。
有人說,作家散漫,教授嚴謹,二者難以統一,偏偏何家弘做到了。我以為,這是對上述兩項職業過于皮毛的看法。散漫的生活或許是不少作家難以避免的職業習慣(未必是好習慣),但創作中卻絕難散漫,包括那些形散而神不散的好散文,以及自稱偏要散漫無羈一心要用眼角的余光把一切文人瞅扁了的“文人”,他那信筆由韁似的文字,都是內心憋了許久,弄得妥妥貼貼才故意順嘴流一樣地鼓搗出來的,不信就請他們捫心自問,真的說一回真話。好的散文是種火候,又要散又要不散,這尺寸、這功夫要練。何家弘的文字稍欠“散漫”,不夠倜儻,但那字里行間所升騰出來的學者的韻致還是有種抓人的魅力,不是光嚴謹而成呆滯所能達到的。當教授可不能內外嚴謹而少幽默、缺活力。一位將自己言行與學識學風長留子弟的好教師,除了誨人不倦以及有可以誨人的學問之外,必有讓弟子心儀的親切、質樸、瀟灑、幽默或迂摯、真實等等各種個性的自然表現。所有的好教師,讓人永志不忘的除了學問還有人格,絕不是嚴謹二字可以概括得了的。教師學者而又為作家,這原本是正常的,如今卻鳳毛麟角,這實在是作家這一行業的悲哀。倘作家都不能做教師、學者,這作家海賠得上這個稱號嗎?!何家弘循著正路而來,教授兼作家,適其事,適其人,適其時也。
又有人說“學而優則仕”。何教授沒做官是好壞兼之,好在清高做了學問,壞在倘他做官會比別人當得好。其實,“學而優則仕”這句話是說當官者必得“學而優”,而不是說一切“學而優”的人必須當官,不當官就學而不優或者糟踐了材料。中國的傳統,自孔、老兩位大學者始,直到今日,大學問家蓋出自教師之伍,而大學問家也大抵終生為教師。亦官亦學問家者,有,但其數量與其在歷史上的地位都不如教師。教師的甘苦與這職業所給從業者帶來的內心的自豪與自尊是外人難以體味的。教師的偉大也正在乎此。
教師不以學問而私,而是將這學問變成潤物的春雨,讓人欣然接受、領悟,化做致業的才能。這事教師的天職與光榮。中國歷來有此傳統。我說何家弘身上有濃厚的傳統的力量存在于此。他將授業解惑的責任變成言行的依歸,用盡一切方法將法學普及到盡可能多的民眾心中。所以我說即令他的文字還稍欠活潑還是能從中體味出一種韻致,那便是惠眾的莊嚴之氣。他將師道的傳統同現代人樂于接受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因此,他的文學作品可以當作法學教科書普及本來讀。我甚至想,他若能將法學論文作成文學華章,司馬遷似地將史與文結合在一起,將法與文調制成美味,那又是何教授的一大貢獻。
他的偵探小說,是一種類型,不可與其他傳統樣式的偵探小說相類比。當然,設謎與解謎的架構是無須破除的,但還是要寫人,人的個性和命運。不要讓法理與法學知識淹死了活人,讓人成為符號。語言的嚴肅或許正是特色,該怎樣便怎樣。
總之,我喜歡何家弘。我雖然認識他較晚,但總覺得他是傳統與世代結合的一位優秀人物。他從事的兩項職業中,都足以讓人仰視,讓許多自命不凡的人愧疚。
蘇叔陽,作家、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