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建林,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等。
代表性著作有《刑事起訴制度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刑事司法改革探索》,《刑事證明理論》等。
卞建林
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科的起源是從1952年我國高校院系調整開始的,北大、清華、燕京和輔仁大學的法律系合并成了我們學校的法律系,聚集了很多訴訟法的優秀老師,像我的博士生導師陳光中教授也是從北大過來的。據我了解,當時學校訴訟法學科是一個大的教研室,不像現在這樣分成這么多部門法。北京政法學院當時是比較重實務的,因為要政法大學培養一批政法干部。當時的刑訴可能比民訴專業要略微強一點,匯集了一幫刑訴專業的老教授,像張子培教授、嚴端教授、嚴平教授等等,所以刑事訴訟法從剛建校起就是我們學校的一個傳統優勢學科。
“文革”時期我們學校停辦,一直到1978年才復校,北京政法學院原來的很多優秀教授都回到了學校。1979年學校恢復招生,我是當時第一批入學的碩士研究生,當時我們學校也是全國第一批訴訟法學碩士學位點。張子培教授是碩士導師組的組長,陳光中教授、嚴端教授都是我校的碩士生導師。當時的學校百廢待興,訴訟法學科也是如此,刑訴教研室在改革開放之初編了五卷本的刑事訴訟法資料,這在我們學校刑事訴訟法資料建設方面的貢獻是值得注上一筆的,對當時的法學科研指導意義很大。
1983年學校更名為中國政法大學,建立了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的規模翻了幾番。訴訟法專業還是由張子培教授帶領的導師組指導碩士研究生;1986年訴訟法學獲批了我國第一個訴訟法學的博士點,據陳光中老師說,實踐當中我們學校也是國家唯一的一個訴訟法學博士點。這也是因為我們學校在建校之后還是有較強的師資力量才能拿下這個博士點。1987年訴訟法學開始招收博士生,我也是當時的第一屆學生。由于師資力量、教學資料等有很大優勢,所以我們學校的訴訟法發展處于全國的領先地位。
我們刑事訴訟法教研室的資料室可以堪稱在全國是最好、最全的。2000年我們訴訟法研究中心獲批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這也是當時我們學校唯一一個國家級重點基地。法學的國家級重點基地一共五個,政法大學占了其中之一。2003年我們訴訟法學又獲批了國家級重點學科,博士生導師的數量也開始增加,本來只有刑事訴訟法的博士生導師陳光中教授一人,后來增加了民事訴訟法的楊榮馨教授,行政訴訟法的應松年教授等。刑法因為沒有博士點,所以也歸在訴訟法名下招收研究生,何秉松教授就是刑法方向的博士生導師。
從我們學校訴訟法學科的影響來說,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立法方面。我們學校的老師參與了1979年刑事訴訟法的制定,主要參與者是張子培教授和嚴端教授。陳光中教授因為還沒有回到當時的北京政法學院,所以沒有參加這次制定。1996年刑事訴訟法修訂時,陳光中教授接受了立法部門也就是全國人大法工委的一個委托,在學者這邊牽頭成立了一個課題組,我是課題組的骨干成員。我們課題組出臺了一個刑事訴訟法修改的建議稿,這個建議稿對立法的意義很大,這是公認的,其中65%的條文都被吸收進了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中。另一方面這個成果本身也拿了很多獎,像北京社會科學基金的特等獎和教育部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等。
1980年代初期,那時候司法部開始編中國的第一代法學統編教材,刑事訴訟法的教材《刑事訴訟法教程》,教材的主編就是我的碩士生導師張子培教授。全國統編教材由我們學校的老師擔任主編,這也能體現出我們學校刑事訴訟法專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當時證據法的教材是從訴訟法教材中獨立出來的,由人民大學的巫宇甦教授主編。其實證據法方面在1982年就有我們學校陳光中教授、張子培教授、嚴端教授等六位教授合著的《刑事證據理論》出版,這個可以說是刑事證據方面最早的專著。
從1984年開始在成都建立中國訴訟法學會之后一直到2006年,陳光中教授一直擔任訴訟法學會會長的職務,這也反映了他的泰斗地位和我們學校訴訟法的優勢。2006年在杭州,訴訟法學科一分為二,我擔任刑訴法學會的會長,陳桂明教授擔任民訴法學會的會長。
現在我們學校的訴訟法也是人才濟濟、隊伍龐大,總共六七十個老師。我們對訴訟法學科建設也要做更好的規劃。一方面是要注意學科發展的平衡,也就是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之間要平衡。現在我們訴訟法的學科發展不是太平衡,首先是我們學校的刑事訴訟法相對來說比民事訴訟法要強一點,其次是我們現在證據法發展很快,其他學校證據法是在訴訟法之下的,只有我們學校證據法是和訴訟法平起平坐的,我們利用在國務院學位辦的備案權把證據法變成了一個三級學科;另一方面師資隊伍建設要合理,老一輩的、我們這一輩的和年輕的教師都要有,但是跟其他學校相比,我們現在年輕一輩的杰出的學術代表人不多。
在注意學科發展平衡的同時,另外一方面是要多出高新尖的學術成果,像陳光中教授剛完成的“中國司法制度的基礎理論問題”,這是我們學校第一個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我現在也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的一個重大項目———“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研究”,我們課題組成員正在努力把這個項目做好。當然,其他的課題也還有很多。另外,通過我們的科研優勢和師資力量培養高質量的學生、按照學校擴大國際交流的理念提升我校訴訟法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也是我們現在的重要任務。
多年來,訴訟法是我們學校的傳統強勢學科,既是國家重點學科,也是全國唯一一個訴訟法的國家重點基地,去年我牽頭的刑事訴訟法課程又拿下了國家級精品課程。另外我也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這個評議組中訴訟法只有我一個人,在我之前就是陳光中教授?梢哉f,我們學校訴訟法學科是訴訟法的領頭人或者說是代言人。所以這些規劃和成果不僅是在進行我們學校訴訟法學科自身的發展,也是在完成我們站在理論前沿、引領全國訴訟法學發展方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