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吉大法學院的“三朵金花”
發布日期:2010-06-18  來源:互聯網  作者:蔣安杰

吉大法學院的“三朵金花”

“來到人間走一遭,我生活過。生活,是五彩繽紛、酸甜苦辣的混合體,離開了哪一面,都不是圓滿的人生。”李潔老師如是說。
李潔
  1955年7月出生,1978年入吉林大學法律系(現在的法學院)學習,1984年重新入學攻讀刑法學碩士學位研究生,1988年至1992年在職攻讀刑法學博士學位研究生并獲得博士學位。1994年9月任副教授,2000年1月任教授,2001年5月任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吉林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

吉大法學院的“三朵金花”


“人生就是生活,至于人生的意義是什么還真沒有細細想過,我所追求的就是能擁有一份平凡、真實、自在、灑脫的生活。”
張旭
  1962年生,現任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吉林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兼職教授。2004年獲第四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2007年入選國家“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吉大法學院的“三朵金花”



“我選擇刑法,是為了在研究中增加刑法的人性,弱化刑法的嚴厲性。” 徐岱老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如是說。
 徐岱
  1967年10月生,現任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法學》副主編。1989、1992和2000年先后畢業于吉林大學法學院并獲法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2000年至今于吉林大學法學院從事教學工作,2005年于香港大學做訪問學者,2007-2009年任吉林省遼源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法制日報記者 蔣安杰
  領軍人物:李潔
  吉大法學院刑法學的領軍人物李潔老師資歷可以說無人能比,吉大78級,與現如今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張軍、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新上任的國家法官學院院長高憬宏、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庭長高貴君等均為同班同學,但在各個場合與環境,李潔老師為人謙和、平實、低調,深得后輩的尊重,被她的同班同學尊稱為“老大姐”。
  據說,吉大的刑法學就是靠李潔老師領著幾位女將勤奮鉆研,在學術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
  迄今為止,李潔老師已經發表學術論文七十多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5部,參與其他學術著作多部。
  師從吉林大學法學院何鵬教授的李潔老師對記者說,她非常喜歡運動和看書。少年時代,崇拜毛澤東、雷鋒;成年后,只有尊敬,沒有崇拜。
  選擇刑法的緣由
  當記者問及為何選擇刑法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時,李潔老師說當年因為尊敬何鵬教授而選擇了刑法專業,在導師的影響下,喜歡研究和教書,因而成了法學院的教師。
  李潔老師在犯罪構成、刑罰論、刑法解釋、立法技術等領域的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問題之視角與方式。在李老師看來,為解決刑法學問題,觀念是價值的前提,對此她進行了作為刑法理念的“罪刑法定”的問題的研究,并著力在觀念的實現問題展開;她同時在犯罪構成問題上提出了犯罪構成理論構建的價值前提問題,為犯罪論體系的選擇提出了選擇標準并進行了論證;在犯罪形態的研究中提出了以危險作為犯罪形態的基本理論支撐問題。
  在刑罰論方面,李潔老師對死刑、自由刑、財產刑進行了有一定深度的且關注刑法應用問題的研究。在具體犯罪的研究方面,長期以來,她對一些常見多發的犯罪基于立法偏差而導致運行違背常理的現象進行評判,以期為刑法立法提供參考。近期,她將立法與司法的現實問題作為主要的關注目標。
  女人和刑法學者
  李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是一種幸福,有一個好的家庭也是一種幸福,兩者是并存的,并不對立。但她也覺得,家庭與職業存在爭時間的問題。她告訴記者,年輕時候也有一段困難期。但是,困難是暫時的。
  “和平時期,我不愿意為家庭或者事業而犧牲另一方。工作時間我獻身學術,工作之余我獻身家庭,享受我喜歡的學術與我摯愛的家庭帶給我的幸福。當然,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當克服了困難時,過程就變成了美好的回憶。”
  那么在李潔老師看來,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呢?
  “來到人間走一遭,我生活過。生活,是五彩繽紛、酸甜苦辣的混合體,離開了哪一面,都不是圓滿的人生。”李潔老師如是說。
  李潔老師還有更可愛的一個畫面永遠地定格在我的記憶里。一次,開會閑暇時打撲克牌“拖拉機”。我、徐岱、南開的張心向,三人不成局,強拽著李老師上陣,李老師聲明自己不會打牌,只是湊把手。我與徐岱打對家,李潔老師與心向打對家。當我們打到“J”時,我和徐岱都以為我們能順利闖關,把最后一張牌拋出來時,沒想到李潔老師手心里剩下的最后一張牌居然是“J”,而她竟若無其事地把手中牌扔到桌面上,認輸的神態好像根本不知道這張“J”牌的力度。
  “這就叫給你們鉤下來啊?”一句問話把我們給樂的啊。事到如今,我也沒搞清楚李老師是真不會還是裝糊涂。

美女教授:徐岱
  選擇刑法學專業并且以此任教,可說是一種偶然,而選擇學術作為自己一生的職業和追求,可能就是偶然選擇中的必然了
  徐岱教授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高挑美麗、氣質溫婉。有時開理論研討會碰見,也經常探討美麗的秘訣,她總是俏皮地說,“我女兒都說我,能折騰,美容、瑜伽、游泳啥都招呼”。
  1996年,徐岱教授師從我國著名的老一輩刑法學家高格教授,研習中國刑法學與中國刑法近代史。高格教授不僅是一位名師,更是一位嚴師,他嚴謹的治學品格與勤勉的研究作風在學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作為高格教授的弟子,徐岱在學術上承繼了高格教授嚴謹治學的研究風格。2000年,她的博士畢業論文《中國刑法近代化論綱》完成,全篇體系嚴謹,觀點深刻,文筆凝重,在法學界引起了很大反響,顯示出其非凡的研究天賦!
  她說,選擇刑法學專業并且以此任教,可說是一種偶然,而選擇學術作為自己一生的職業和追求,可能就是偶然選擇中的必然了。
  我們都知道,刑法學的研究過程,是埋頭案牘的艱難又枯燥的過程,但徐岱老師說對于刑法內在的人性化關注與對法律之內正義的不懈追求,是辛苦與恬然的研究樂趣。
  在剛性中游刃的女人
  做為中國刑法學界的女教授而且是學術成就斐然的女性學者,徐岱教授成果頗豐,尤其在中國刑法學和中國刑法史學領域研究頗深。她的著作《中國刑法近代化論綱》填補了中國刑法近代史研究的空白;論文《論刑法解釋學的獨立品格》在刑法解釋學的研究定位與體系上,亦自成一派,觀點鮮明。
  她的研究領域廣泛,視角獨特,觀點深入,文筆更是恢宏大氣,不拘一格。關于許多人對于她作為一位女性,為何選擇刑法學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的疑問,徐岱教授往往一笑置之。“性別與學術并不矛盾”。
  在教學中,她將自己的學術心得與研究方法悉心同學生交流傳授,其形成的系統法學知識生動、靈活地融會到教學講授中,形成“學以致用、聲情并茂”的教風,深得學生的歡迎。
  在教學中,她為不同學歷層次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精神面貌、精致的教學內容、互動的教學方法”為一體的課堂教學,將理論學習同法學實務聯系起來,使法學教育不再是紙上談兵,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為一位現代的知識女性,徐岱教授在學生的眼中,美麗、溫柔、大方、莊重,她喜歡游泳、瑜珈、打牌,課余時,常常和學生一起玩得開心盡興,像學生們的大姐姐;而在課堂上,作為一位學識淵博、授業解惑的刑法學學者,她又毫無保留地將豐富的知識與嚴謹的治學態度一并傳授給她的弟子們。
  平和、溫柔、認真、愛笑,組成了一個真實親切的徐岱教授,我聽過幾次她的學術發言,覺得作為一個女性,她的思維非常敏捷,邏輯性很強,學術條理很是清晰,讓人敬佩。尤為可貴的是,她待人真誠。
  “我選擇刑法,是為了在研究中增加刑法的人性,弱化刑法的嚴厲性。”她在教導學生的時候如是說。
從容人生:張旭
  與李潔老師經歷極為相似的是,張旭教授與李潔老師出自同一個師門。
  她對記者說,進入刑法學領域純屬偶然,那是在被免試推薦為研究生之后幾乎沒有選擇情況下的選擇,但自從師從何鵬教授開始刑法學的學習之后,就喜歡上了這個理論與實務兼具、剛性與柔韌并蓄、博大與細膩同生的專業。
  她認為自己與許多學者不同的地方在于涉獵領域有點廣,有些雜,以犯罪問題的思考為核心,基于犯罪現象研究的犯罪學、基于規范研究的刑法學、基于價值研究的刑事政策,都有所觸及,而且對中國刑法、英美刑法、比較刑法、國際刑法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關注。
  現在主要的研究方向為國際刑法、犯罪學、中國刑法學、外國刑法學。完成個人專著3部,主編學術專著5部,參編教材、專著十余部,發表論文七十余篇,其中代表性成果有論文《關于刑事責任的若干追問》(《法學研究》2005年第1期)、《犯罪學的西方理論與中國現實》(《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6期)、《從方法到方法論--以刑事科學為場域的反思》(《法制與社會發展》2007年第1期)等。近5年來,先后承擔教育部青年教師基金項目“二十一世紀的國際刑法:現狀與展望”、司法部項目“跨國犯罪的懲治與預防:現狀、問題與應對”、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際刑事法院:以中國為視角的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后期資助項目“犯罪學基礎理論研究”等。
  在工作家庭間找尋平衡
  一般而言,刑法學似乎是男人的領域。作為女性,從事刑法學研究或許有一些局限。不過,對于剛性十足的刑法學來說,站在女性的視角思考,也有其獨到的優勢。
  張旭教授認為,女人和刑法學研究之間應該不存在矛盾,作為一個女刑法學者與生活的幸福與否沒有內在聯系。從自身的體會而言,無論從事什么工作,要想做好,都有職業女性和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沖突,都面臨著生活和工作的沖突,關鍵是如何化解沖突,如何求得丈夫、孩子的支持和理解。或許可以說,在工作和家庭間找尋平衡,適應時間和環境的要求擺正角色、調整心態等方面對職業女性有更高的要求。不過,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學術的空間,在瑣碎的日子里沉下來思考,在紛擾的環境里談談學術,可以隨時隔離開一個安靜的空間去思考,從而去感受自信,體味從容,享受恬淡。
  張旭老師的人生體會:“人生就是生活,至于人生的意義是什么還真沒有細細想過,我所追求的就是能擁有一份平凡、真實、自在、灑脫的生活。學習、工作、生活中,有許多值得我欽佩的人,但要我選一個最崇拜的人,很難。不是沒有,而是我沒有考慮過。崇拜別人不如激勵自己。”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