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人大民商法學科的兩次騰飛
發布日期:2010-05-14  來源:互聯網  作者:趙中孚

2010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迎來了建院60周年。繼北大77級校友何勤華、何山在本報連續刊載“北大77級的回憶”、“老照片的回憶”,西政校友張衛平連續刊載“西政———印象79”之后,本報推出“口述歷史”欄目,由人大法學院的一批法學界老前輩、中青年法學家、青年學者為我們獻上精品文章,敬請讀者關注。

人大民商法學科的兩次騰飛

  趙中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民商法專家。主編或合編《民商法理論研究》、《商法總論》等專著、教材,參與《中國民法典》起草及多項民事立法的起草與研究工作

□趙中孚

艱辛奠基 完成歷史使命

  1950年3月建立人民大學時,法律系本科是原來中國政法大學的三部。當時的三部,分成了三個大班,三個班后來分成六個班。第二年3月份我們開始上課,學中共黨史,還有一門課就是外語俄文,蘇聯專家是9月份大批過來的。

  9月份正式開學上課之前,系的、教研室的主任領導都逐步到位了,蘇聯專家也先后到任。那時候講課怎么講呢?蘇聯專家講,我們的翻譯就想辦法翻,翻出來之后打成油印稿給中國老師,中國老師備課后拿到課堂上講。我們的翻譯沒有那么多,只有一個俄文大隊,學的時間并不長,又不懂專業,所以得一邊翻譯一邊查字典,十分辛苦。

  那時候的教師從哪來呢?有從華大學習積累的,還有從政府部門各個崗位調來的。當時,因中國人民大學的特殊地位,也有不少特殊的照顧,如人民大學經常請中央一些部委的專家、學者、負責同志給學生們做各方面的精彩報告,幾乎每周至少一次。艾思奇講他的大眾哲學,非常生動,有理論、有實際;來講課的還有“中國的保爾”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就是他的書;講民族政策的是烏蘭夫同志。這樣一系列的報告非常生動,大大地武裝了我們當時那一代人。

  當時,我們從蘇維埃民法開始講起,后來開蘇聯的土地法、蘇聯的勞動法課,還有一門叫“民法基礎和對外貿易契約法律條件”,由佟柔同志主講。我配在關懷同志的名下,關懷講勞動法,我做勞動法的輔導老師。1951年下半年開始講中國的東西,開中國民法、中國土地法、中國勞動法的課。中國民法就把佟柔調來當中國民法的主講人,我和佟柔教授就是從那個時候搭檔的,一直搭檔到佟柔同志故去。

  民法調研室就是這樣把基礎打下的,大家也是經過黨的領導,邊教邊學,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擔負起來,進行了民法學的奠基。我們只是先行了一步,我們沒有被困難壓倒,完成了組織上交給的一個既光榮、又艱巨的任務。

努力拼搏突破師資斷層

   文革結束,法律系重新建了,我們非常高興。法律系在1960年后就沒有再留人,到1978年開始招生,1982年才畢業,形成了二十二年的師資斷層。當時的情況,令我們這些老同志很焦心,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就是拼盡全力也要盡快解決師資斷層的問題。我們要利用過去的基礎,一是恢復,還有是要加緊培養學生。1982年第一批學生畢業了,我們培養了這些畢業生,很快地打下了新的人才基礎。第一批畢業生留下了劉春田、徐孟洲、賈林青、韓玉勝等。1981年開始招碩士生了。第一屆碩士生是1984年畢業的,就有學校先后留下了王利明、龍翼飛、劉春田、郭鋒、林嘉、葉林、董安生等優秀人才。

  至于博士生,到了1990年代已經初見規模了。民法的博士生是從1987年建的點,1990年答辯。當時佟柔同志帶王利明、方流芳,第二年帶龍翼飛、史際春,然后是董安生、徐明。佟柔同志1989年因晚期肺癌,住進醫院。在王利明答辯的時候,佟柔同志在醫院里放心不下,他那時候已經是病危階段了。經過和醫院的一再交涉,醫院同意在答辯的頭一天晚上,佟柔同志從醫院里回家。第二天我領著答辯委員到了他家,請佟柔同志介紹一下他的博士生,見了最后一面。講到佟柔同志,我很傷心。我記得在開他的追悼會的時候,我作為他的老搭檔,我心里想著,老兄、老戰友,你放心去吧,你的志愿有的實現了,有的沒有實現。沒實現的,我會和教研室其他同志一起繼續完成。

  當時為了提高教學水平,劉素平同志和我四處尋找適合搞教研的人。我們這里一些同志過去在運動中受到沖擊離開人大,多年一直在廠里做重體力勞動,本人也愿意回來。我們通過多次艱辛地談判,最后爭取回來了一些同志。還有一些人學過法律,聽說人大復校,來應聘并提出條件。我們一看,都是過去法律科班出身的,后來被安排在教研室工作。董安生同志就是這樣,他本人在大興的一個學校里從教,在那里也是骨干。我們認為這是一個人才,所以劉素平同志和我多次往返大興林業學院做工作。他是一個很踏實的做學問的學者。這是復校之后做的準備工作,慢慢的從1990年以后咱們的隊伍越來越壯大起來了。

展望未來再創更大輝煌

  從建國開始,民法教研室到現在的民商法教研室所取得的成績是大家集體努力取得的,是集體奮斗的成果。在復校后,我們在艱難條件下邁開大步再次拼搏向前,維護了人大法學院和民商法教研室的榮譽,積極鋪路架梯,培養年輕有為的接班人,逐步地完成交接的歷史使命。民法教研室幾十年來有多位同志先后離開了我們,包括到教研室來的兩位蘇聯專家,都是帶著深厚的蘇中友誼來幫助我們,都已作古,我們深刻地懷念他們。

  民法教研室是團結奮進、尊師重教的隊伍,這個傳統一直保持到今天。當前,唱主角的是有青春活力、熱愛共和國、熱愛民法教研室事業的接班人,你們要兢兢業業地履行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我這個老兵也想代表早已退居二線的戰友們向你們表示深深的謝意,相信你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一定能夠披荊斬棘,向前發展。也希望你們一定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勇挑教師的重任,教書育人,維護人民大學法學院民商法教研室的榮譽和尊嚴,完成光榮的使命。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