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端木正:輝煌人生從60歲開始
發布日期:2010-04-20  來源:《新快報》  作者:陳晶晶

端木正:輝煌人生從60歲開始

端木正:輝煌人生從60歲開始

中山大學法律系教授,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1127日,正如過去的十幾年一樣,端木正夫婦收拾了行裝,從北京回到廣州過冬。以前,他們是為了趕回來給學生上課;今年課不用上了,他們依然興奮地回到廣州,準備和學生們相聚。

沒有想到,回到廣州還不到一天,1128日凌晨2時,端木正就在家中因心臟病逝世,享年87歲。按照回族的風俗,端木正的遺體告別儀式前天下午在光孝寺進行,并隨后運往廣州回民墓地安葬。

60歲對于許多人來說,是終止事業、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刻;但對于前半生在政治運動中消磨了許多光陰的端木正來說,60歲才是他輝煌人生的開始。創辦中大法學系、法學研究所,參與起草《香港基本法》,擔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命運一下子給他的晚年安排了豐富多彩,但又責任重大的生活。一直到去年,86歲高齡的端木正還在給碩士生講課。

爸爸他太疲憊了,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大女兒端木美說。

艱難歲月厚積薄發

1951年留學法國回國后不久,端木正在嶺南大學(后院系調整并入中山大學)歷史系任教,精通英語、法語的他,教授《英美簡史》等課程,深受學生歡迎。但是很快就遇上了反右運動,從副教授連降幾級,貶到圖書館資料室工作,做一個普通的資料員。摘帽后不久,又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作為一個摘帽的右派,罪上加罪的他和其他人一樣,下放到五七干校勞動。

但學生們都很愛戴他。端木美說,雖然被抄家了,但是父親最愛的書籍都被封存起來,沒有被破壞。在那個艱難的時候,端木正就利用還可以接觸到的圖書和前蘇聯雜志,對法國史的問題進行思考。在那個時期,積累了寶貴的知識財富。

他從來不訴苦,他說不會這樣下去的,一定會有前途的。妻子姜凝說,不論什么情況,端木正都樂觀面對。

1977年,北京大學因為師資嚴重不足,邀請端木正去作系列講座。端木正介紹了自己這些年來對法國史的研究心得,在北大一炮而紅。每當他做講座的時候,連窗口都爬滿了人。他們都對父親的研究很驚訝,怎么能沉默了那么久,而且大家都中斷研究十幾年的情況下,有這樣的成績。端木美說。

后來,由于工農兵出身的翻譯員水平有限,商務印書館還邀請端木正給《拿破侖時代》英文版、中文版做校對。端木正很喜歡這份工作,端木美說,那個時候父親退休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商務印書館里當一名校對員。沒有想到,60歲后,他的人生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

60歲開始大展宏圖

文革結束后,傷痕文學開始流行,端木美也陶醉其中,卻遭到父親的反對。

他說我不應該浪費時間,應該馬上恢復法語、法國史的學習,做好一切準備,有機會的時候發揮作用。端木美說,父親在關鍵的時候,給她指正了道路。在父親的影響下,她也專注于法國史研究,如今已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法國史研究會會長。

1980年中大復辦法學系,已經60歲的端木正被委以重任,擔任系主任主持復辦工作。相隔30年,為了社會迫切需要的法學人才培養需要,他又重新操起了老本行。

20世紀50年代院系調整,全國大概只剩下三家大學有法學教育,整個廣東法學教育更是。此后的歲月,幾乎被完全拋棄。相關的資料書籍非常匱乏,法學界的人才更是七零八落,在一沒書二沒人三沒錢的情況下,端木正克服各種困難硬是把法學系建立了起來。

有一年過年,別的系的老師都有錢發,但法學系沒有。他就去把舊報紙賣了,每人分了五塊錢,但是沒有一個人有怨言。端木正妻子姜凝笑著說。

1990年,正是前蘇聯解體、東歐發生巨變的時候,世界格局有了很大變化,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法院需要面對的涉外問題越來越多,最高人民法院意識到《國際法》的重要性,長期研究《國際法》的端木正被任命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

愛生如子的教書匠

雖然60歲以后,自己頭銜多了很多,但端木正一生最看重的,還是教書匠這個崗位。

法學系剛剛恢復招生那幾屆,學生都是寶貝級的,他對學生比對我們還好。端木美說,父親是愛生如子。逢年過節,哪個學生沒有回家過年,父親就把學生叫到家里吃飯,談天說地,做子女的,反而插不上嘴。他跟我們說的話,還沒有跟學生說得多。端木美說。

學生黃瑤說,2000年暑假他在北大忙于準備博士論文,通過電話向老師祝賀他的80歲壽辰,老師知道了他倆生日只相差兩天。第二年夏,他就意外地收到老師和師母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黃瑤說,端木正給研究生上第一課時總是先強調:要學法,先要學會做人。端木正以他榮辱不驚、從容不迫、平等待人的身教,教學生應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無論是在順境還是身處逆境,也無論是在達官貴人面前還是面對黎民百姓。

擔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后,端木正還堅持每年往返京穗兩地,給學生上課。雖然年已古稀行動不便,但不論多熱的天氣,依然堅持走到課室去給學生上課。直到去年86歲的高齡,他才完全退出了他最愛的教學舞臺。在余下的時間里,端木正依然心系教育,親自整理自己在北京和廣州收藏的幾萬冊藏書,挑選學生最需要的部分,贈給中大圖書館。如今在廣州的客廳的書架里,依然擺滿了他還沒有整理的書籍。

端木正教授的生平

19207月出生于北京,1942年獲武漢大學學士學位,1947年獲清華大學法學碩士學位,1951年獲法國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從巴黎大學高級國際法研究所畢業后回國,就任嶺南大學歷史政治學系副教授兼代系主任,后任中山大學法政學系、歷史學系副教授。

1980年中山大學復辦法律系,端木正任教授并出任系主任,1987年創辦中山大學法學研究所并任所長。1985年端木正以專家身份被全國人大任命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1990年被任命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1995年改任最高人民法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他于1993年被中國指派為設在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首批4名仲裁員之一,并連任至今。

端木正長期從事法學、政治學、歷史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后擔任中國國際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政治學會理事等社會學術團體職務,至今仍擔任中國法國史研究會名譽會長,是多家高等學府兼職教授。端木正還曾當選全國人大第七、八屆代表。

親友印象

高大挺拔,儀態從容,幽默風趣,風度儒雅———學生黃瑤

樂觀、永遠向前看、從不抱怨———妻子姜凝

為人性格溫和、執著、認真———女兒端木美

記者手記

這個世界很小,兩年前探望一個車禍中受傷的朋友,她家客廳里一排書架讓人倍感熟悉,原來正是中大80周年校慶時,我所采訪過的端木正先生的家,這個朋友是端老孫媳婦。三個月前,朋友結婚并出國留學了,臨行前,她憂心地說,就怕老人家看到孫子結婚了,心滿意足就去了。沒有想到,一語成畿。

奶奶姜凝走出客廳的時候,一臉的憔悴,沒有了當初陪伴在端木先生身邊的活潑。不過一談起往事,她依然神采飛揚。60多年的夫妻共處,她也練就了一顆樂觀平和的心。臨別時,奶奶安慰我說,不用擔心,她會堅強的,她還有很多事要做,包括整理丈夫的書稿。

我想,這就是名門的含義。端木正用他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了家人和弟子,也影響了每一個接觸他故事的人。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