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一片真情成追憶——回憶我與何為民教授的交往
發布日期:2010-03-23  來源:法律博客網  作者:張 晶
3月2日,新中國監獄學界、法制心理學界的一代大師何為民教授去世了。這消息,讓人有些猝不及防。據說,從發現食道吞咽困難、確診、動手術到去世,前后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何教授的身體一直是很棒的,在春節前還在打乒乓球。去年11月間,我在保定時,多次和何教授在一起,見他一直精神矍鑠,滿面紅光。說起話來,思維清晰,邏輯嚴緊,完全沒有70多歲老人的老態。然而,何教授說走就走了,丟下了他放不下的事業,丟下了他沒有完成的學術。人,居然如紙老虎一般,說不行就不行。認識他的人,知悉這樣的噩耗,一律的惋惜和難過。
說起我與何教授的交往,要追述到1991年。那一年的8月份,在天津商學院舉辦了中國法制心理學會第五次年會。在那次會議上,我有幸認識了全國法制心理學界的很多大家,象羅大華教授、何為民教授、林秉賢教授,并且一直和羅教授、何教授保持密切的交往。不過,1991年的那次交往,由于時間稍遠,印象已經不深了。
清楚的記憶是在1996年6月成都會議上。會議上,我作了《罪犯的思維問題研究》的發言。何教授在聽了我的發言后,一直說我的文章選題有創意,是研究罪犯的好角度,但內容還上有些單薄,如果能通過實證的具體細微的分析,文章一定會很有深度。那次,我在游覽杜甫草堂時,很想和何教授合影留念,就一直跟著他后面,但是心理也犯嘀咕,怕何教授不給面子。后來還是下決心向何教授開了口,沒有想到,何教授滿口答應。在回賓館的車子上,何教授坐在我前排的座位上,使我有機會和何教授近距離的學習、交流。那次,交談的情景,至今回憶起來,還歷歷在目。
何教授,出生于1935年。是新中國監獄學界的大家,他1992年就獲得了國務院特殊津貼。據說是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第一個獲得者。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監獄學和法制心理學。是羅大華教授和何為民教授等前輩的共同努力,創立了中國的法制心理學學科。現在看起來,這不復雜。可是,那時剛剛經歷了十年浩劫的中國,人們對心理學的態度,對法制心理學的態度是那樣的不屑一顧,甚至對監獄學研究的態度都讓人難以置信。尤其是實際工作部們,很多人對心理學存在很大的誤解和偏見。我曾經不止一次的遇到過這樣的也許沒有惡意的追問,“你不是懂心理學嗎,你看我現在是什么心理?”。讓人既感到滑稽,又是可氣可笑。沒有想到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經過了羅教授、何教授和后來人的努力,心理學在監獄系統乃至政法系統呈現輝煌之勢。
后來,因為會議,我幾次到保定去差,有機會又多次和何教授在一起。
最近一次和何教授的頻繁接觸,是在去年下半年開始的。何教授,曾經用電子郵件發了一篇他回憶監獄工作方針的文章給我。這篇文章,我讀了之后深受感動,但當時由于忙于手頭的工作,沒有給何教授及時回復。讓何教授著急了。他打電話來詢問,先是因擔心《江蘇警視》會因為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而不刊發。后來,何教授又打電話來,解釋這篇文章仍然是是原來的觀點,除了別字、標點外,一字未動。后來,他多次自己發來與這篇20多年前建議有關的解釋行文章的修改稿。在去年的第8期《江蘇警視》上刊發了何教授《一篇塵封26年的立法建議》大作。這是何教授寫于1980年12月的一篇立法建議的文章。何教授文章的大意是對勞改工作的方針進行了回顧,具體分析了當時實行的“改造第一,生產第二”的勞改方針不科學、不準確,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以改造人為中心。同時對當時的勞改體制提出了改革設想:國家成立勞動改造管理總局;基層勞改單位實行政、企分離等。何教授介紹,他的這個建議,遞交給了當時的公安部十一局(勞改局)的辦公室主任李均仁和副主任石清河,希望“八勞”會議對此能作些考慮。“但當時的領導沒有做任何的表態”。現在來再看這篇文章,倍感親切,深受鼓舞。這深深地表達了何教授的敬業精神和負責態度。更重要的是,何教授20多年前的思想、觀點所具有的前瞻性和預見性,竟然在近20年后的今天變成了現實。當時,編發這篇文章的時候,還特意加了一張2004年10月在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參加監獄學科建設研討會時,我為何教授拍的一幅照片。現在看到何教授的照片還倍感親切,音容笑貌尤在眼前。
這之后,我有一個設想,何教授是新中國監獄學主要的開創者,是新中國法制心理學的主要奠基人,如果何教授能為《江蘇警視》專門撰稿,回憶他對監獄學、法制心理學的經歷和理解,一定會對我們現在和未來的監獄學、法制心理學的發展起到獨特地作用。一開始,我擔心何教授不一定會答應。因為寫回憶錄,不同于寫一般的理論文章,只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回憶錄需要大量的資料和文件、文獻。沒有想到,當我和何教授溝通的時候,何教授居然一口應允下來。
去年11月初,我到保定接受一個月的培訓。還沒有到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報到時,我就發短訊和何教授聯系了,想把我的想法在和何教授交流一下。在此之前,他曾經把他寫好的三篇回憶錄用電子郵件發到編輯部。我剛到保定兩天,還沒有安頓好,就接著到北京參加中國監獄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開會期間,何教授就打電話給我,“你有沒有時間,我到宿舍來看你。我告訴一個好消息,也是恭喜你,你的文章在中國監獄學會的評比中獲二等獎,還有一篇教育改造學委員會的文章獲一等獎,我想你一定參與了這個課題。”我告訴何教授,“我也恭喜你,你的文章獲得一等獎的第一個”。何教授在電話里有些疑惑,“你怎么這么快就知道了”,我告訴他,我正在北京參加中國監獄學會的會議,不在保定。
回到保定,我問何教授的家住在那里,何教授說,他一定要到我的宿舍里來。我們就這樣,他要到我宿舍里來,我要到他家去,我們在電話里“踢皮球”。
何教授的家離培訓部的宿舍很近,因為是晚上,我不熟悉,又是問,又是找,花了一些時間。當我找到何教授的家時,何教授剛剛回到家里。何教授的老伴告訴我,何教授剛剛拿著手電筒下樓接我去了,等了你一會,沒有見到我。何教授住的是學院最早分配的房子。房子的裝潢,隨著歲月的侵蝕,顯得有些舊了。家里很整潔。何教授很關心我在保定的學習和生活,說保定的氣候和南方不一樣,要多穿些衣服,保重好。我詢問,何教授的身體,他說,身體好的很,現在的事情還是很多,嫌不下來。有好幾個出版社約他修改犯罪心理學的教材,要再版。他說,他一邊修改教材,一邊在寫回憶錄。何教授說,他現在寫好了一到六章的內容,要我在編發時,好好把關。何教授的老伴一邊插話說,何教授天天翻箱倒柜的找資料,核對時間、數據。我提議何教授,能不能找一些老照片,這樣圖文并茂,又保留了歷史老照片。何教授說,這樣的照片很少,盡量找找。我說,就你自己的工作照片也可以。何教授說,這樣的照片也很少,過去照相哪有現在這么容易。我當時,還特別提醒何教授,因為《江蘇警視》是內部資料,有可能,你的回憶錄,也可以到社會上的公開刊物發表。依你的名望,到那里發表,都不會有問題的。何教授說,《江蘇警視》辦的很好,在《江蘇警視》發表,我就很高興了。我就是想說說自己的看法,說自己想說的話。我都70多歲了,也不需要評職稱了,不在乎在那里發表了。看天色不早了,我怕影響何教授休息,告辭時,我把江蘇這幾年編著的《罪犯改造質量評估》、《監獄評論》交給何教授,何教授非常高興。贊揚江蘇監獄系統的理論研究有聲有色,贊揚省局的領導有眼光、有水準。連聲說,不容易,不容易!我看的出來,當時的何教授非常的興奮。他把我帶到他的書房,他問我,我的書你有嗎?我說有幾本,向你和羅大華教授主編的我國最早的《罪犯改造心理學》,后來的《犯罪心理學》。他拿起方凳,就要站上去取書櫥的書,我說,你看在那里,我上去拿書。何教授說,你找不到,書放在那里,我清楚。他在書櫥里取下了好幾本書。有的書,放的時間長了,落上了灰塵,他都一一的擦拭干凈。其中有一本由臺灣東華書局出版的繁體字版的《犯罪心理學》,何教授說,這是最后的一本了,也送給你吧。我說,這一本很珍貴,你自己收藏吧!何教授說,“送給你很合適,我要,也沒有多大的用處了。”說著,何教授鄭重的簽字:“張晶同志惠存,請您指正。何為民贈。2006,11,18于保定”。
沒有幾天,何教授就到我的宿舍里來了。他把原來寫的回憶錄和我要的照片刻錄到一個光盤上了。何教授的認真精神,讓我很是激動和深受鼓舞。
在保定一個月的時間,何教授到我住的宿舍來了兩次。問我適應不適應保定的干燥氣候,要不要衣服。他還一直要安排請我吃飯,被我謝絕了。
沒想到的是,何教授走了,但他交代給我的任務,我還要繼續落實;何教授走了,但他的精神永住我的心間;何教授走了,他的未竟的事業,明天一定會更好!

何為民(1935—2007),男,湖北武漢人,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專業技術一級警監,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安徽、浙江省警官職業學院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監獄學、犯罪心理學、罪犯改造心理學。曾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工具書、論文集(含合著)25本。曾獲得河北省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司法部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及金劍文化工程優秀論文一等獎、中國監獄學會2003-2005年度優秀論文評比一等獎,司法部部級優秀教師稱號等多項獎勵,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