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西政棋人逸事
發(fā)布日期:2009-09-22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作者:陳澤憲

與圍棋結(jié)緣,純屬偶然。

讀小學五年級時,縣城舉辦一個校際運動會,其中有一個項目是圍棋。我所在的小學當時沒有一個會下圍棋的學生,而校方卻不愿這個參賽項目空缺。于是從會下象棋的學生中挑出幾位,進行圍棋速成訓練。

三天之后,我就作為代表學校的棋手走上賽場。比賽結(jié)果可想而知。但從此我卻與圍棋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西政棋人逸事

不久,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在停課鬧革命3年里,剛開始我參加一個學紅軍長征隊,匯入了全國步行大串聯(lián)的熱潮。

每天入睡前,借著紅衛(wèi)兵接待站昏暗的燈光,與隊友殺上兩盤,一天步行幾十公里的疲憊隨之煙消云散,倒也快哉。

串聯(lián)結(jié)束返家后,為躲避武斗戰(zhàn)火,到外地投靠兄長,成了脫離革命組織的逍遙派。除了看些收羅到的閑書雜文之外,釣魚、打獵和下棋幾乎是我記憶中的那段少年生活的全部樂趣。

和大多數(shù)業(yè)余棋手一樣,我下棋未經(jīng)名師指點,純屬野戰(zhàn)出身。因此,棋齡雖長,棋藝卻鮮有長進。至今不記定式,下棋隨心所欲。所以,遇到旗鼓相當?shù)膶κ郑?jīng)常在開局定式上吃虧,然后到中盤戰(zhàn)斗中再扳回來。

在中學以及畢業(yè)后工作的幾年中,因為當時縣城里下圍棋的人不多,所以下圍棋的機會遠遠少于下象棋的時候。印象較深的對手是縣文化館的老肖。他博學多才,不修邊幅,30歲上下的年紀就蓄了一大把胡子,頗有幾許仙風道骨。他的棋力當時比我強,參加過地區(qū)圍棋賽。工作之余,我們置枰手談,切蹉幾盤,相處甚為融洽。不僅成為棋友,而且他還把我寫的兩篇短文推薦到地區(qū)文藝刊物上發(fā)表,最后干脆作了我的入黨介紹人。

未曾想,到西南政法學院上學后,學習之余反而有了些時間看看棋書,打打棋譜。因此到了后期,居然棋藝有所長進,以致可作為主力隊員代表學校出戰(zhàn)。

當時同學中棋力與我相當?shù)拇蠹s只有兩位:閻民憲和葉雙峰。

乙大班的閻民憲,78級的同學大多應該都認識。從名字看,他和我應屬同年生人。1954年出生的人不計其數(shù),但以同年誕生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命名的料必不多,后來能選擇法律專業(yè)并且同一年到同一所大學求學的恐怕就更少了,而都是圍棋愛好者,且棋力相當,則只能說是一種殊為難得之緣分罷。這種機率據(jù)初步估算是三十億分之一,全球僅此一例。我與閻民憲平時下過多少盤棋已記不清了,但比賽棋只下過兩盤。一盤是在班級對抗賽中下的。我與他作為各自班級代表隊的第一臺對陣,亂戰(zhàn)中我僥幸取勝,結(jié)果4班以四比一戰(zhàn)績鳴金。那局棋結(jié)束時,只見孫萬平一把揪住閻民憲的衣領(lǐng),作憤怒和威脅狀,令人忍俊不禁。另一盤棋則是在學生圍棋賽中下的。實際上那是爭奪冠亞軍的關(guān)鍵一戰(zhàn),結(jié)果閻民憲抓住我的一著軟手,上演了大逆轉(zhuǎn)的活劇,報了一箭之仇。輸了不該輸?shù)钠澹偸强坦倾懶摹R灾略S多年后,我居然還能復盤此局,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葉雙峰是79級的同學,與我的老鄉(xiāng)陳伯吉同班。小葉好象是成都人,平時不茍言笑,下棋極具韌性,善長考,計算準確,少失著,常有出乎意料之妙手。我唯有全力以赴,方能略占上風。

伯吉則棋力稍遜,但棋癮甚大,畢業(yè)后在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工作。我偶爾出差榕城,只要伯吉知道,必定拎著棋盒到我下榻的賓館叫陣,然后昏天黑地殺上幾局。通常是布局伊始,便狼煙四起,全盤亂戰(zhàn),尸橫遍野,鮮有收官小勝之局。伯吉屢敗屢戰(zhàn)之頑強,常令我自嘆弗如。

當時同學中圍棋下得比較好的還有1班的彭士翔、4班的吳仲林、6班的李曉平等。仲林與我同班,是在西政才學的圍棋,最后一年他看書打譜,棋藝突飛猛進,當時與其對弈,我已不敢掉以輕心。8班的趙可星、夏衛(wèi)民在學校時似乎圍棋剛?cè)腴T,畢業(yè)若干年后刻苦鉆研,居然也棋藝猛長,真是不可思議。可星在1999全國律師圍棋賽中還勝了我一局,殊為得意。

79級的張圣懷,現(xiàn)在北京當律師,他也是畢業(yè)后長棋。有一次在李慶家,我初次與圣懷對弈,由于開局我走錯定式,導致劣勢。中盤時我下出一步看似進攻實為引征的棋,此是唯一的翻盤機會。圣懷竟未察覺,隨手跟應,結(jié)果我的兩個棋精順利逃出,終于反敗為勝。但我已感到圣懷棋力不弱。他曾與陳祖德下過一盤授4子棋,棋的質(zhì)量不錯,陳院長在電視圍棋節(jié)目中講評這盤棋時,對圣懷棋力多有褒獎。

西政棋人逸事

1998年的北京市律師圍棋賽中,在衛(wèi)民的慫恿下,我作為地平線律師事務(wù)所代表隊成員出戰(zhàn)。不料棋運極佳,一路過關(guān)斬將,最后竟以全勝戰(zhàn)績折取桂冠。與我爭奪冠軍的對手是大成律師事務(wù)所的劉睿律師,小伙子后來棋藝精進,在2002年的全國律師圍棋賽中奪得冠軍頭銜。

西政老師中的圍棋愛好者,有兩位值得一提。一位是高紹先老師,另一位是組織部的劉部長。

高老師為人隨和,多才多藝,中文極佳,當過編輯教過書,曾任西政院長,后期專攻刑法史,著述頗豐。我畢業(yè)后還收到高老師寄來的兩本著作。在校時,與高老師時有對弈。高老師棋如其人,張馳有度,綿里藏針,嬴時嬴得堂堂正正,輸也輸?shù)弥幸?guī)中矩。畢業(yè)后若干年,高老師偶臨京城,有時忙里偷閑,與我手談幾局,也是一份師生情誼。

劉部長當時似乎已經(jīng)離退,賦閑在家。他棋藝平平,但棋癮之大,在西政無人可與匹敵。劉部長通常是在上午十點來鐘或者下午四點來鐘,慢步踱至學生宿舍,笑容可掬,絕無半點部長架子,弈棋不挑對手,來者不拒。他下棋拍子有聲,不假思索,棋速之快,足以讓當今快槍手曹燕子之輩汗顏。什么勝負輸贏,他全然不放在心上,享受的就是飛速拍子的快樂圍棋。后來的米氏快樂足球被認為是舶來品而深受老記們的贊賞,殊不知在劉部長那早就不是什么新鮮玩藝兒。劉部長在棋局中流連忘返,樂不思蜀,時間長了,對手往往覺得備受煎熬。同學們都怕被劉部長纏上,因為不戰(zhàn)十局以上,決計不會讓你脫身。即使到了飯點,饑腸轆轆,也休想逃脫,除非找來替身。這時他斷然就是那句名言:吃飯有啥意思,下棋多帶勁!以致后來只要有人在樓道里叫一聲:劉部長來了!霎時整個樓層悄然無聲,個個房門緊閉,樓道空無一人。弄得劉部長上樓后在樓道里茫然四顧,疑惑自語:今兒怎么都上課去啦?

大家一直都覺納悶,劉部長一把年紀,連續(xù)作戰(zhàn)數(shù)小時,怎么就不餓?有一次趁著劉部長嬴棋高興之時,我終于套出他的個中秘決:我每次出門前,老伴總要給我煮四個荷包蛋。呵呵!

劉部長算是我見過的兩位超級棋迷之一。另一位是曾供職于司法部的項先生。初到京城那些年,由于有幾位同學好友在司法部工作,故時常去國務(wù)院二招串門,于是結(jié)識了項先生。項先生有空軍一號的雅稱,但與總統(tǒng)座機無涉。項先生從空軍部隊轉(zhuǎn)業(yè),據(jù)說他在空軍服役時,曾獲空軍系統(tǒng)圍棋賽的冠軍,故此得名。最初,我與他下班時在二招辦公室下過幾盤,旗鼓相當,互有勝負。有一局他發(fā)揮極佳,妙手迭出,是他的完勝之局,我只好推枰認輸。不料沉浸在享受妙棋的喜悅之中的他,竟然不許我認輸,示意接著下。我還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頓時愕然。看著他極度興奮的樣子,只好又下了幾著。他終于轉(zhuǎn)過神來,戀戀不舍地收棋再戰(zhàn)。后來他遷居蓮花池,與我比鄰。某一周末傍晚,相約在他家切蹉幾局。不曾想竟從晚上7時一直戰(zhàn)至次日早晨7時。期間我?guī)锥忍嶙h休戰(zhàn),均難拂他的勃勃興致。這也是我唯一的一次在棋枰上鏖戰(zhàn)通宵。打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約他晚上下棋了。

圍棋藝術(shù)起源于華夏古國,后在日韓以及東南亞得到傳播。尤其是日本圍棋界對現(xiàn)代圍棋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韓兩國圍棋界為趕超日本奮力拼搏,特別是韓國圍棋異軍突起,把現(xiàn)代圍棋的技戰(zhàn)術(shù)水平提高到一個新境界。圍棋變化無窮的魅力,使得這門古老的帶有東方神秘主義色彩的競技藝術(shù)開始在北美乃至西歐廣為傳播。

圍棋的英文名字叫“Go”,即與英文的是同一個詞。從這個譯名來看,圍棋最初似乎是從日本傳入西方。因為據(jù)說圍棋在日本就叫走棋。如果說圍棋的英譯名屬直譯,則某些圍棋術(shù)語的英譯名應屬意譯,比如這個詞。圍棋中的,是一個基本術(shù)語。每個棋子有四口氣,氣越多,則棋子越有活力;氣越緊,則棋子處境越危險。不論單個棋子或整塊棋,沒氣即成為死子,要被提出棋盤。圍棋中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醫(yī)學對之于生命現(xiàn)象的重要性的認識。如元氣精、氣、神氣數(shù)已盡氣功氣勢如虹等,其中的之重要性自不待言,而且看不見,摸不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此,如果把圍棋的直譯為“air”,則不僅妙味全無,亦未得圍棋之精髓。不知哪位學貫西東的高人,將圍棋的貼切地意譯為“l(fā)iberty”,即自由。此譯實乃深諳中西文化異同之妙譯,使得在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念氛圍中長大的人一下就明白了圍棋中的本質(zhì)。有自由才有發(fā)展,自由越少,越難發(fā)展,沒有了自由,無異于死亡。所謂不自由,毋寧死是也。

19878月,我作為中美法律教育交流委員會(CLEEC)項目的訪問學者,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法學院研修。有一天,我在法學院走廊的信息發(fā)布欄上各式各樣的信息中,發(fā)現(xiàn)了一份不顯眼的圍棋俱樂部的廣告。我才欣喜地知道,這個因加利福尼亞大學總部所在地而聞名于世的小城,還有一個圍棋俱樂部。

西政棋人逸事

俱樂部在晚上和周末開放,看來玩客主要是上班族。周末,我按圖索驥找到了設(shè)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教師俱樂部二樓的這家圍棋俱樂部。俱樂部的經(jīng)理大約記得叫波爾,長相有點象現(xiàn)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他對我這位新來者十分熱情,詢問了我的姓名和棋力。我因為不知深淺,就說大約初段水平。波爾聽了很高興,說他也是初段,咱們先來一盤吧!于是猜先開弈,結(jié)果我輕松取勝。再下一盤,再勝。他盯著我看了幾秒鐘說:你至少3。然后把我介紹給一個大胡子,這是戴維6段,陳先生是3段,你倆下一盤吧。

業(yè)余棋手對弈,一般相差一段可以讓一子。按規(guī)矩,戴維要與我下一盤讓三子棋。結(jié)果我大獲全勝。改讓二子棋再戰(zhàn),仍然沒有給他機會。于是讓先對弈,這回我感受到了他的強大力量,中盤投了。戴維長出一口氣,站起來對波爾叫道:你怎么說他才3段?!

我覺得波爾有些冤,因為戴維的棋力其實不到6段。

常來俱樂部下棋的棋手中,棋力較強的除了戴維,還有兩三位來自韓國和臺灣的先生。偶爾還見到一位溫文爾雅的中年男子,亦稱6段,但棋力明顯比戴維強。我與他下過一局授二子棋,幾乎沒有勝機。后來才知道,他就是當時美國圍棋協(xié)會(AGA)的主席。

伯克利圍棋俱樂部環(huán)境優(yōu)雅,不收門票,而且免費供應茶水。幾乎見不到賭彩棋者。下棋過程中,會有一位年輕人(一般也是圍棋愛好者)托一盤子,走過棋手們身邊,供大家隨意將捐款投入其中。通常每人捐一個quarter(25美分)足已,不捐也沒人在意。這也是迄今為止我見過的唯一的不收門票的圍棋俱樂部。可當時我還以為美國的圍棋俱樂部都是如此。十余年后,我到過紐約地區(qū)的多家圍棋俱樂部,才知道門票通常在5美元至10美元之間,茶水大多需另外付費。而且多數(shù)圍棋俱樂部賭彩棋風之盛,竟與國內(nèi)的一些圍棋俱樂部和棋社毫無二致。

19887月,也是我即將回國的前一個月,美國圍棋協(xié)會在伯克利舉辦全美圍棋大會冠軍公開賽。我報名參加了3段組的比賽。戴維還是很有自知之明,他沒有在6段組報名,而是參加了4段組的比賽。結(jié)果他獲得4段組冠軍。我則以51負的戰(zhàn)績,取得3段組第二名。一位來自紐約的華人青年戰(zhàn)績也是51負,但可能小分較高,獲得3段組冠軍。時隔15年,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資料時,竟偶然發(fā)現(xiàn)當年我在美國圍棋協(xié)會的段位和等級分記錄,真是令人驚奇。我在這次比賽獲得的名次證書,后來在國內(nèi)參加業(yè)余段位賽報名時居然也派上了用場,否則由于第一次參加段位賽,至少必須從初段打起。而我則靠這張英文版的名次證書,直接參加了3段組的比賽。

更有紀念意義的是伯克利這次比賽期間與中日職業(yè)棋手下的兩盤指導棋。賽事主辦者從中日韓請來了一批高段職業(yè)棋手,為全美圍棋大會增色不少。

第一盤是與一位日本九段下的授6子棋。可惜我記不起他的名字,但肯定不是超一流棋手,因為我對他的名字很陌生。結(jié)果我中盤勝。這是我第一次向日本職業(yè)棋手學棋,也是第一次在授子棋中勝職業(yè)九段。后來在國內(nèi)與職業(yè)九段還有過一次這樣的記錄,但那是一局授4子棋。

第二盤是與中國棋院的副院長王汝南八段下的,也是授6子棋,結(jié)果我輸了。可見當時我的棋力最多也就是業(yè)余3段的水平。這是我第一次在電視圍棋節(jié)目之外見到王汝南老師。他平易近人,棋局結(jié)束后還為我作了復盤講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年后,在北京龍?zhí)逗珗@春節(jié)廟會的保留節(jié)目--中國圍棋隊的職業(yè)棋手與業(yè)余棋手下指導棋的賽場,我與王汝南老師重逢時,他顯然已認不出我了。于是我提起伯克利的那次邂逅,不料他立即就說:我記得,你是中國社科院的。職業(yè)棋手的記憶力,確實令我驚訝不已。

20009月,我作為富布賴特(Fulbright)學者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作為期一年的學術(shù)訪問。在學習和工作之余,自然忘不了造訪紐約的圍棋俱樂部。

紐約市有多家圍棋俱樂部和圍棋社,主要是由日本、韓國和中國的移民創(chuàng)辦,散落在曼哈頓、布魯克林和皇后區(qū)。離哥倫比亞大學最近的一家圍棋俱樂部,叫紐約圍棋中心,座落在日裔居住較為集中的曼哈頓52街東段。它是由一位資深的日本九段投資創(chuàng)辦的。管理員是個年長的美國人,棋力最多初段,但待人十分熱情。另有一位棋力約4段的日裔長者協(xié)助組織棋賽事務(wù),為人亦甚友善。初去俱樂部時,我自報4段。不料當日就將兩位日本5段斬落馬下。于是,管理員便認為我至少有5段的棋力。給我的感覺是,這個俱樂部的段位水分較大,顯然不如中國棋院確認的業(yè)余圍棋段位來得實在。不過這個俱樂部沒有下彩棋者,這在紐約地區(qū)是難能可貴的。

過了些日子,紐約圍棋中心舉辦圍棋比賽,管理員認可我以5段的身份報名參賽。不料,那兩位輸給我的日本5段仁兄對此提出異議,認為我的棋力不止5段,要求對我進行公正的棋力測試。結(jié)果俱樂部請來了一位日裔高手,據(jù)說他曾作為日本大學生代表隊的主力隊員參加過中日韓三國大學生圍棋對抗賽。他在俱樂部號稱10段,初聽把我下了一跳。因為除了某些圍棋網(wǎng)站封的虛擬段位外,我國的業(yè)余圍棋段位最高就是7段,而且必須是全國性業(yè)余圍棋賽冠軍得主才能獲此頭銜。他這個10段是咋整的?似乎美國(至少這個圍棋俱樂部)的業(yè)余圍棋段位等級是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常嬴7段,可升8段;常嬴8段,能當9段;常嬴9段者,自然就是10段嘍。致于11段嘛,可能暫時還沒有出生。于是乎這位10段先生與我下了一盤測試棋,然后當眾宣布我的棋力不低于6段水平,實在令我受寵若驚。最重要的是,那兩位5段仁兄終于得遂所愿。因為這樣一來,比賽中與我對陣時,他們就可以執(zhí)黑先行而不貼目,亦即我必須執(zhí)白讓先。

這次圍棋賽最終我獲得了亞軍,并且因此按規(guī)則自動升為7段。冠軍自然非那位10段先生莫屬,季軍則是一位9段棋手。賽后,一些棋手對我表示羨慕,當然不是因為那點微不足道的獎金,而是因為10段先生在本次比賽中唯一輸?shù)囊槐P棋就是與我對弈。

棋局如人生,得失兩相宜。圍棋作為一種變化無窮,妙無止境的競技藝術(shù),有益于愛好者啟迪心智,陶冶性情,愉悅友誼。倘若成為一種職業(yè),則難免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紋枰對決,殘酷甚于瀟灑。這也是圍棋職業(yè)棋手每每羨慕業(yè)余愛好者之處。

文中插照:

1、作者與聶衛(wèi)平九段的合影,攝于1998年春節(jié);

2、作者與馬曉春九段的合影,攝于2000年夏;

3、作者與張璇八段(中)的合影,攝于1998年春節(jié)。

陳澤憲,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shù)網(wǎng)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shù)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quán)利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