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機30秒時間投放廣告是為提高用戶體驗”“顧客簽了協議有義務看廣告”……7月5日,針對“IPTV網絡電視開機廣告”問題,上海電信IPTV給上海市消保委的回復引發熱議。近年來,互聯網越來越深度介入人們生活。與此同時,網絡空間越來越多的“強迫性”廣告給用戶帶來極大煩惱!皬娖刃浴本W絡廣告強制占用個人時間、打斷手頭事情的連續性、降低網絡使用效率、影響個人正常穩定的情緒,甚至有的內容涉嫌虛假、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侵害他人知識產權,影響正常經濟秩序。我國廣告法等法律法規對此均作了規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钡谒氖鍡l規定,“公共場所的管理者或者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對其明知或者應知的利用其場所或者信息傳輸、發布平臺發送、發布違法廣告的,應當予以制止!薄痘ヂ摼W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第八條第三款規定,“未經允許,不得在用戶發送的電子郵件中附加廣告或者廣告鏈接。”對“強迫性”網絡廣告現象進行法律規制,筆者認為,可以從法律概念、法律責任、法律救濟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厘清“強迫性”網絡廣告的范圍類型及排他情形,明確“強迫性”網絡廣告的法律概念。目前,我國法律僅對軟件或網站無法一鍵關閉的“彈窗廣告”和“郵件廣告”這兩種“強迫性”網絡廣告進行規制,但“強迫性”網絡廣告的范圍包括但不限于“IPTV網絡電視開機廣告”、軟件或網站無法一鍵關閉的“彈窗廣告”“搜索引擎廣告”“郵件廣告”“微信朋友圈廣告”“手機App推送廣告”。從“強迫性”網絡廣告發布者角度看,可以將上述6種“強迫性”網絡廣告分為三類:網絡運營者發布的廣告,如中國電信“IPTV網絡電視開機廣告”;軟件運營者發布的廣告,如無法一鍵關閉的“彈窗廣告”“微信朋友圈廣告”及“手機App推送廣告”;網站運營者發布的廣告,如網站無法一鍵關閉的“彈窗廣告”“搜索引擎廣告”及“郵件廣告”。筆者認為,網絡視頻播放平臺非收費普通用戶看的視頻廣告,不屬于“強迫性”廣告是正常類型廣告。一般情況下,收費會員用戶不用看廣告,非收費普通用戶需看廣告,因為播放視頻本身因購買版權等需投入成本。不想花錢就看廣告,不想看廣告就花錢符合公平原則。但IPTV網絡電視用戶是收費會員用戶,其IPTV網絡電視用戶服務協議包括廣告服務,故而“IPTV網絡電視開機廣告”屬于“強迫性”網絡廣告。綜上,可以建議將“‘強迫性’網絡廣告”界定為,以牟利為目的,經由網絡運營者、軟件運營者、網站運營者通過網站、網頁、互聯網應用程序等互聯網媒介,將文字、圖片、視頻等載體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強制受眾不定時觀看而用以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業廣告。
其次,明晰“強迫性”網絡廣告責任主體和行政主管部門,設置合理的法律責任和監管責任。廣告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利用互聯網從事廣告活動,適用本法的各項規定!币虼,根據廣告法第六條的規定,“強迫性”網絡廣告行政主管部門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痘ヂ摼W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廣告,未顯著標明關閉標志并確保一鍵關閉的,依照廣告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進行處罰;違反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欺騙方式誘使用戶點擊廣告內容的,或者未經允許,在用戶發送的電子郵件中附加廣告或者廣告鏈接的,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币栽摋l涉及的“郵件廣告”為例,對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種類只涉及財產罰的層面——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未設置行為罰——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執照等。這使得違法成本相對低廉,建議對“強迫性”網絡廣告,增加處罰力度,設置行為罰。
最后,法律救濟方面,建議擴大訴訟主體,充分運用公益訴訟救濟機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痹摲l中的“等”,是否適用“強迫性”網絡廣告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可考慮進一步明晰,將其納入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