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第3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公告
發布日期:2011-09-26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題:聚焦小額訴訟程序

特邀嘉賓:

扈紀華(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

主持人:

李仕春(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主任、《中國法學》雜志社副總編、中國人民大學法治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主報告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糾紛解決研究中心主任)

報告人: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潘劍鋒(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黨委書記、教授)

王亞新(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晉紅(廣東商學院法學院教授)

劉 敏(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傅郁林(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熊躍敏(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主辦單位:

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承辦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治信息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

北京市金杜公益基金

間:

2011927日下午300

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725

【報告人簡介】

第3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公告

范愉,女,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1987年),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法學博士(1995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等校高級訪問學者。曾在西藏大學、最高人民法院高級法官培訓中心等單位工作,目前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糾紛解決研究中心(DRRC)主任,兼任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審判理論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法理學、比較法學、糾紛解決,以及比較司法制度和比較民事訴訟法等。主要研究成果有:《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分別獲2008年錢端升法學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以及司法部法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及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非訴訟程序(ADR)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集團訴訟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獲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糾紛解決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獲司法部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以及譯著《比較法》等。并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等國內外雜志上發表有關法理、比較司法制度、糾紛解決等方面的論文(包括英日文論文)近百篇。主持完成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等多個國家項目,并參與福特基金會、亞洲開發銀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等多種項目研究。2009年被評選為第二屆中國當代法學名家。

第3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公告

李浩,1951年11月出生,江蘇省吳江人。1985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現任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院黨委書記;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行為法學會強制執行法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法學會民事訴訟法研究會會長,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代表作有:《民事證明責任研究》(專著)、《民事訴訟制度改革研究》(專著)、《民事證據立法前沿問題研究》(專著)、《中國民事訴訟法的理論與實際》(合著)、《中國民事訴訟法學專論》(合著)、《司法的現代化與民事訴訟制度的構建》(合著);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現代法學》、《法學評論》、《法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主持科研項目10余項,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最高人民法院重點調研項目、最高人民檢察院重點調研課題、中國法學會部級重點研究課題、司法部課題等。

第3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公告

潘劍鋒,1962年生,福建省建甌市人,1978年畢業于建甌一中。1979年進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習,先后取得北京大學法學學士、碩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司法考試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民事訴訟法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法學會理事,兼任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北京同和通正律師事務所律師。學術研究領域主要為民事訴訟法學、司法制度和仲裁法學。著有《民事訴訟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一書,主編或副主編民事訴訟法學、法院與檢察院組織制度等教材10余部,在《法學研究》、《中外法學》、《政法論壇》等核心刊物及日本《法政理論》、《法商研究》等法學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在《工人日報》、《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報紙上發表文章若干篇,另與他人合著著作和編寫教材若干部。

第3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公告

王亞新,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54年生于貴州,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1984年獲法學學士學位。1985年公派日本留學,就讀于京都大學法學部,先后獲得法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88年日本京都大學法學部碩士課程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1991年京都大學法學部博士課程畢業,1994年獲京都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91年博士畢業后歷任京都大學法學部助教、香川大學法學部副教授、九州大學法學部副教授、福岡國際大學教授。從1998年開始,同時受聘于福岡國際大學和清華大學,任教授。2002年起解除與日本的工作合同,任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民事訴訟法學、法社會學。曾在日本發表10多篇論文,出版專著1部。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等國內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2部、譯著3部。代表性成果有《中國民事裁判研究》(日文版)、《社會變革中的民事訴訟》和《對抗與判定:日本民事訴訟的基本結構》。所著論文《論民事、經濟審判方式的改革》獲中國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第3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公告

張晉紅,女,山西長治人。1978年9月入西南政法學院法律專業學習,1982年7月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1982年7月至1996年3月在西北政法學院法律系任教,其間1983年9月至1994年1月在北京大學法律系進修民事訴訟法學,接受劉家興教授的指導。1991年晉升為副教授,1998年12月晉升為教授。1996年3月至今在廣東商學院法學院任教,現為訴訟法碩士研究生導師。學術兼職: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廣州市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其他主要社會兼職: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政府法律咨詢專家;廣東省監察學會常務理事;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廣州仲裁委員會、深圳仲裁委員會、佛山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

第3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公告

劉敏,男,漢族,1964年12月出生,江蘇海門人。2002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訴訟法學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曾在英國謝費爾德(Sheffield)大學法律系做高級訪問學者。現為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執行行為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民事訴訟法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出版《裁判請求權研究——民事訴訟的憲法理念》、《當代中國的民事司法改革》、《原理與制度:民事訴訟法修訂研究》等個人學術專著3部;在專業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曾獲全國第五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論文類)一等獎、全國第六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著作類)一等獎、司法部全國第二屆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成果獎優秀作品獎、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江蘇省政府第八、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南京市政府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合作)等科研獎勵。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技學術帶頭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被評為第二屆江蘇省優秀青年法學家。

第3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公告

傅郁林,女,1965年10月10日生于湖北,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后在德國蒂賓根大學、美國東北大學、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做訪問學者。著有《民事裁判技術與權力制約》、《民事司法制度的功能與結構》等書;先后在《中國法學》、《法學家》、《清華法學》等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二十余篇。2010年獲“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提名;2009年《先決問題與中間裁判》(載《中國法學》2008年第6期)獲第二屆全國中青年民事訴訟法學中青年優秀成果一等獎;2003年《審級制度的建構原理》(載《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中國法學會全國第五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論文一等獎。

第3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公告

熊躍敏,女,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民事訴訟法學與司法制度。自2000年以來,先后在《中國法學》《現代法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獨著或與他人合著《民事審前準備程序》《民事訴訟制度改造論——比較法視角的分析》等著作十余部;先后承擔了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在內的省部級以上課題14項;曾多次獲得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以及中國法學會中青年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獎勵。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