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刑事偵查階段中的媒體報道
主報告人:
施鵬鵬(西南政法大學教授):歐陸刑事偵查階段中的媒體報道
報告人:
魏曉娜(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美國刑事偵查階段中的媒體報道
程 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英國刑事偵查階段中的媒體報道
元 軼(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講師):俄羅斯刑事偵查階段中的媒體報道
王潤澤(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媒體視野下的偵查程序
評論人:
胡錦光(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陳衛(wèi)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熊秋紅(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 翔(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特邀嘉賓:
劉大偉(北京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主任)
主持人:
李仕春(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主任、《中國法學》雜志社副總編、教授)
主辦單位:
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特別提示:本期沙龍不向媒體開放;文字實錄發(fā)布在“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網(wǎng)”
時 間:
地 點: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725室
施鵬鵬,1980年生,福建晉江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西南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博士(2007年),法國埃克斯·馬賽第三大學“私法·刑事科學博士”(2008)年,主要研究方向為訴訟法、比較法。自2004年起在《中國法學》、《現(xiàn)代法學》、《比較法研究》、《環(huán)球法律評論》、《中國刑事法雜志》等核心期刊發(fā)表40余篇論文、譯文及隨筆,部分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魏曉娜,女,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1996年畢業(yè)于鄭州大學哲學系,獲學士學位。1997年-2003年就讀于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獲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2003年起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刑事訴訟法和證據(j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交流訪問。迄今為止,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校院級項目2項;主要著作有:《刑事正當程序原理》、《訴訟證明原理》(合著)、《美國刑事訴訟法精解》(譯著);并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法學家》、《比較法研究》、《法商研究》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王潤澤,女,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日本電通株式會社訪問學者;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新聞春秋》雜志主編兼副社長,入選“2009年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史論部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1993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后在大連電視臺專題部、北京電視臺新聞部任記者。1999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畢業(yè),留校任教。主要從事中外新聞史的教學與科研,兼及廣告、廣電和新聞業(yè)務的研究。代表作有:《北洋政府時期的新聞業(yè)及其現(xiàn)代化》(專著)、《張季鸞與<大公報>》(專著)、《中國新聞媒介史》(專著),《中國新聞事業(yè)編年史》(編著者之一),《中國新聞事業(yè)圖史》(著者之一)、《中國新聞傳播》(第二版)(著者之一)、《最新日本廣告實務》(專著)。先后在國內(nèi)外核心期刊發(fā)表有影響的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省部級和學校項目多項。
程 雷,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1978年6月生于河北廊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律系法學學士(2001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2004年)、法學博士(200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后(2007-2009)。研究方向為刑事訴訟法學,代表作為《秘密偵查比較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先后在《法學家》、《中外法學》、《法律科學》等期刊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榮獲第二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專著類),承擔有教育部部級科研項目“看守所法治化研究”、中國博士后基金會特別資助“我國秘密偵查立法圖景研究”等課題。
元軼,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講師、法學博士。2003年-2006年就讀于圣彼得堡國立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副博士學位。2006年起任教于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刑事訴訟法和證據(jù)法。迄今為止,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校級項目1項;主要著作有:《Сравнительно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мер процессуального принуждения по УПК РФ и КНР》;并在《比較法研究》、《證據(jù)科學》、《法治研究》《Правоведение》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