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法治信息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系由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中國法學會研究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共同成立、致力于為全國法學、法律工作者搭建的為中央部門提供決策信息與智力支持的平臺。
研究中心將充分發揮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作為中國法學會這一全國法學界、法律界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和學術團體的直屬研究機構的優勢,充分發揮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作為我國一流法學院在人才、信息、機制等方面的優勢,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努力打造我國法治領域高水平的思想庫。
研究中心將采取各種有效的舉措,開辟和暢通渠道,建立和形成匯聚法學智慧的常態性機制,激勵全國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提升為國家全國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言獻策的質量和貢獻度。
研究中心成立以后,將開展以下工作:
1.采編《法治信息參考》。
擬以研究中心的名義采編《法治信息參考》,主要定位為立法、執法和司法建議,及時掌握法學研究中的真知灼見和法律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報送范圍主要面向黨中央有關機構、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最高法、最高檢和國務院各部委。
2.承擔中央部門委托的課題研究任務。
積極聯絡各中央部門,在提供《法治信息參考》的同時,爭取承擔中央部門委托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對策性課題研究任務,發揮中國法學會在組織全國法學工作者方面的優勢和中國人民大學自身人才的資源,在按時高質完成課題任務的基礎上,與中央部門建立常態性的合作機制。
3.舉辦“金杜—明德法治沙龍”。
擬舉辦“金杜—明德法治沙龍”作為研究中心的常規學術活動,每期主題聚焦法治建設中的重大理論或實踐問題、社會突發事件或廣受關注的社會現象所引發的法律問題,以及具有重大借鑒價值的西方法治經驗。文字實錄經審核后在“中國法學創新網”設專欄發布;有價值的建議通過《法治信息參考》報送中央部門。
4. 設立專門性的法治講座。
主要邀請實務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做講座。目前考慮設立“一國兩制”法治講座、食品安全法治講座、“兩長”講座等。
研究中心聘請在我國法治領域具有相當影響力的領導和專家擔任顧問,并設學術委員會指導工作。學術委員會設名譽主席1人,由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劉飏同志擔任;設主席1人,由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王家福教授擔任。設副主席、委員若干人,由中央立法、行政、司法機構研究部門負責人和相關學科的知名專家擔任。
研究中心設主任2人,由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主任李仕春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胡錦光教授共同擔任。
研究中心擬聘任高級研究員和研究員。高級研究員主要由資深學者和政法部門的領導或有關部門涉法機構的負責人擔任;研究員由青年學者和實務部門的業務骨干擔任。
研究中心努力實現理論研究與法治實踐的無縫對接,擬綜合地域分布、單位性質、實踐狀況等因素,在地方人大、政府和政法部門設立“中國人民大學法治信息調研基地”。
研究中心將加強與中央各重要智庫如新華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以及全國各兄弟院校、各法學研究會之間的合作,共同破解法治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難題。
研究中心得到了法學界和法律界的高度關注和支持。金杜律師事務所作為我國律師行業的領軍機構之一,提供經費支持“金杜—明德法治沙龍”。
研究中心的辦公地點設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明德樓5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