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3年的CLSCI期刊發文情況,中國法學創新網在采納法學學術前沿團隊統計報告的基礎上,繼續委托其團隊結合往年法學創新網的統計標準進行了進一步的更新和核定,最終確定了2023年CLSCI期刊發文統計分析系列報告。如發現有數據信息不準確或評價不妥之處,請發郵件至:zgfxcxw@163.com
法大190篇奪冠連續領先六年 同人大華政清華北大保持前五格局
——2023年度CLSCI來源期刊單位發文量
截至目前,由中國法學會確定的中國法學核心科研評價來源期刊(China Leg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縮寫為CLSCI)的中文期刊包括:《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法學家》《法商研究》《法學》《法律科學》《法學評論》《政法論壇》《法制與社會發展》《現代法學》《比較法研究》《環球法律評論》《清華法學》《政治與法律》《當代法學》《法學論壇》《法學雜志》《華東政法大學學報》《中國刑事法雜志》《東方法學》,共計22本。
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優秀外文學術期刊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面向國際社會講述中國法治故事、傳播中國法治聲音、提升中國法治話語權,中國法學會決定將China Legal Science(《中國法學》)和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中國法學前沿》)兩本英文法學期刊列入CLSCI來源期刊。
China Legal Science(《中國法學》)在本年除常規雙月的六期出刊外,為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另出一期習近平法治思想專刊,本次亦將專刊納入統計。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中國法學前沿》)因內部調整等原因,2023年出刊不全。經過溝通,本次統計暫不予納入。
鑒于發文單位眾多,發文單位與發文總量呈現一定分散性,少數單位發表大量論文,大量單位發表總量較少,為便于閱讀,達到充分展示、重點突出、減少錯漏、方便閱讀的目的,表一簡目僅展示發文量在15篇及以上的單位。表二細目展示本年度全貌。
本年度內,中國政法大學發文數量繼上一年度180篇后再創新高,達到190篇。繼上一年度,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仍保持超過百篇的發文量,遙遙領先于其他單位。前五格局中,僅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發生調換,但發文數量差距較小。相較于上一年度的第8位,西南政法大學本年度上升至第6位,發文數量也超過70篇。相較于上一年度,前10位單位中僅吉林大學從第10位略降至11位,上海交通大學從原來第11位上升至第10位。前10位的其他單位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與去年情況大致相同。南京大學、上海政法學院與去年位次保持一致,復旦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相較去年,位次有小幅提高。對比去年,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今年內發表數量超過15篇,位次有較大提高。總體而言,前半段高產單位基本較為穩定,位次和發文數量變化不大,穩重前進;后半段高產單位也都是高產單位的常客,同比年度內的發表變化均是科研產出和周期的正常規律,是學術生產的正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