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單位 | 人數 | 作者 | 備注 |
1 | 中國人民大學 法學院 | 10.5 | 王利明(6)、高圣平(5)、韓大元(4)、蔡桂生(3)、陳衛東(3)、丁曉東(3)、李奮飛(3)、王貴松(3)、張翔(3)、張新寶(3)、陳景輝 | 其中陳景輝署名兩家單位 |
2 | 清華大學 法學院 | 9 | 張明楷(7)、周光權(6)、崔建遠(4)、勞東燕(4)、呂忠梅(4)、陳杭平(3)、程嘯(3)、黎宏(3)、張晨穎(3) | |
3 | 中國政法大學 | 8 | 雷磊(4)、李訓虎(4)、張中秋(4)、柳經緯(4)、李永軍、張晉藩、朱明哲、陳景輝 | 其中柳經緯、陳景輝分別署名兩家單位 |
4 | 北京大學 法學院 | 3 | 陳興良(4)、陳瑞華、張守文 | |
4 | 華東政法大學 | 3 | 何勤華(6)、劉憲權(6)、馬長山 | |
4 |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 3 | 公丕祥、姜濤、李浩 | |
4 | 上海交通大學 凱原法學院 | 3 | 孔祥俊(4)、莊加園、許多奇 | |
7 | 吉林大學 法學院 | 2.5 | 何志鵬(4)、房紹坤、李擁軍 | 其中房紹坤署名兩家單位 |
7 | 中南大學 法學院 | 2.5 | 陳云良、許中緣、謝暉 | 其中謝暉署名兩家單位 |
9 | 華南理工大學 法學院 | 2 | 蔣悟真、劉長興 | |
9 | 南京大學 法學院 | 2 | 彭岳(4)、馮潔語 | |
9 | 四川大學 法學院 | 2 | 左衛民(5)、龍宗智(4) | |
9 | 天津大學 法學院 | 2 | 楊立新(5)、張衛平(5) | |
9 | 武漢大學 法學院 | 2 | 秦前紅(4)、楊巍 | |
9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 2 | 謝增毅、廖凡 | |
9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2 | 溫世揚、徐漢明 | |
9 |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院 | 2 | 邢會強(4)、陳華彬 | |
17 | 西南政法大學 | 1.5 | 陳偉、高翔 | 其中高翔署名兩家單位 |
17 | 廣州大學 法學院 | 1.5 | 張澤濤、謝暉 | 其中謝暉署名兩家單位 |
19 | 山東大學 法學院 | 1 | 鄭智航(4) | |
19 | 安徽財經大學 法學院 | 1 | 縱博 | |
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 | 1 | 王鍇 | |
19 | 北京師范大學 法學院 | 1 | 邢鋼 | |
19 | 東南大學 法學院 | 1 | 劉艷紅(5) | |
19 | 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 | 1 | 柏浪濤 | |
19 | 南昌大學 法學院 | 1 | 胡學軍 | |
19 | 上海財經大學 法學院 | 1 | 葉名怡 | |
19 | 上海政法學院 | 1 | 關保英 | |
19 | 蘇州大學 王健法學院 | 1 | 胡玉鴻 | |
19 | 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 | 1 | 黃輝 | |
19 | 云南大學 法學院 | 1 | 高巍 | |
31 | 北京理工大學 法學院 | 0.5 | 齊延平 | 其中齊延平署名兩家單位 |
31 | 甘肅政法學院 | 0.5 | 柳經緯 | 其中柳經緯署名兩家單位 |
31 | 煙臺大學 法學院 | 0.5 | 房紹坤 | 其中房紹坤署名二家單位 |
31 |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 | 0.5 | 高翔 | 其中高翔分別署名兩家單位 |
31 | 山東大學法學院 (威海法學院) | 0.5 | 齊延平 | 其中齊延平署名兩家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