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文章的第一作者署名單位,我們對《法學評論》2015年第1—6期發表的124篇法學論文作者的單位分布進行如下統計:
(每家單位作者按發表文章時間先后順序)
武漢大學法學院(12):劉國媛、吳華欽、張素華、祝捷、蔡學恩、羅勇、孟勤國、蘇紹龍、廖麗、陳曉楓、熊琦、李啟家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8):張紅、麻昌華、詹建紅、劉仁山、馮興俊、武乾、吳漢東、馬一德
西南政法大學(7):張 震、范雪飛、黃匯、胡波、張曉君、許明月、劉志偉
華東政法大學(6):胡改蓉、孫萬懷、管建強、沈貴明、宋遠升、童之偉
北京大學法學院(5):蘇力、葉姍、陳興良、李紅海、蔣大興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5):黃明濤、何家弘、竺效、付立慶、高銘暄
山東大學法學院(5):周嘯天、張小寧、楊海坤、姜峰、李忠夏
清華大學法學院(4):張明楷、余凌云、程嘯、蔣珂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4):張建軍、鄭友德、徐軍華、冉克平
中國政法大學(3):李建偉、張春麗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及刑科院)(3):鄭英豪、趙遠、黃曉亮
東南大學法學院(3):孟鴻志、周佑勇、歐陽本祺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3):喻名峰、肖北庚、陽東輝
四川大學法學院(2):鄧立軍、賀 玲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周淳、鞏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2):姚中秋、田飛龍
中南大學法學院(2):周剛志、劉強
重慶大學西部環境資源法制建設研究中心(2):孟甜、杜輝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1):高琪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1):姜濤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1):史艷麗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1):陳學權
同濟大學法學院(1):金澤剛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學院(1):馬嶺
上海大學法學院(1):顏士鵬
安徽大學法學院(1):伍德志
海南大學法學院(1):石冠彬
廣州大學法學院(1):蔣銀華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1):魏建國
華僑大學法學院(1):劉超
中國民航大學法學院(1):劉勝軍
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1):涂四益
外交學院國際法系(1):潘皞宇
南昌大學法學院(1):熊永明
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1):佘少峰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1):常健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1):曹平
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1):曾煒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1):任彥君
武漢理工大學文法學院(1):舒媛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1):古祖雪
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1):何邦武
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1):張衛彬
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1):漆丹
河南師范大學法學院(1):張紅顯
福州大學法學院(1):沈躍東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所(1):彭峰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1):王慧
南京審計學院法學院(1):謝冬慧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人文與法學院(1):錢侃侃
韶關學院法學院(1):劉洪華
湖北警官學院法律系(1):熊安邦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1):馬博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1):孫國東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1):張漢華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1):管華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1):戴軼
廣東韓山師范學院(1):韋志明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歐洲研究中心(1):夏金萊
山西大學晉商學研究所(1):張婧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1):龔舉文
深圳市委黨校龍崗分校(1):吳燕妮
澳門大學法學院(1):莫世健
法國埃克斯—馬賽大學法學院(1):金鑫
(以上數據由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搜集整理,轉載務必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