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數 |
科研單位 |
年度 |
作者 |
刊物名稱 |
期數 |
文章標題 |
9 |
華東政法大學 |
2014(4) |
王 勇 |
政治與法律 |
1 |
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強制性仲裁”的限制條件 |
林燕萍 |
法學 |
10 |
外國法為何難以查明 |
|||
劉曉紅 |
法學 |
12 |
協議管轄制度中的實際聯系原則與不方便法院原則 |
|||
袁發強 |
法商研究 |
6 |
我國國際私法中弱者保護制度的反思與重構 |
|||
2013(3) |
袁發強 |
法律科學 |
1 |
分割法:涉外侵權法律適用中的二元價值追求 |
||
楊 玲 |
法學 |
2 |
國際商事仲裁中的國家豁免 |
|||
林燕萍 |
法學 |
11 |
《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4條及其司法解釋之規范目的 |
|||
2012(2) |
陳儒丹 |
法學 |
7 |
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實踐中的識別沖突問題 |
||
楊 玲 |
法學評論 |
6 |
論條約仲裁裁決執行中的國家豁免 |
|||
8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2014(2) |
劉仁山 |
環球法律評論 |
6 |
歐盟平衡人格權與言論自由的立法實踐 |
劉仁山 |
現代法學 |
5 |
國際民商事合同中的默示選法問題研究 |
|||
2013(4) |
劉仁山 |
法學研究 |
3 |
現時利益重心地是慣常居所地法原則的價值導向 |
||
劉仁山 |
法商研究 |
3 |
“直接適用的法”在我國的適用 |
|||
徐偉功 |
法學 |
9 |
法律選擇中的意思自治原則在我國的運用 |
|||
劉仁山 |
環球法律評論 |
6 |
國際合同法律適用中“意思自治原則”的晚近發展 |
|||
2012(2) |
向在勝 |
法學家 |
3 |
從歷史視角論涉外民商事訴訟中外國法的程序地位 |
||
劉仁山 |
法學家 |
3 |
美國“F立方”證券欺詐訴訟管轄權規制及其晚近發展 |
|||
6 |
武漢大學法學院 |
2014(2) |
何其生 |
中國社會科學 |
7 |
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中的公共政策 |
肖永平 |
比較法研究 |
3 |
中國強制規范在美國適用的方法探析 |
|||
2013(3) |
何其生 |
法商研究 |
3 |
我國屬人法重構視閾下的經常居所問題研究 |
||
肖永平 |
法學評論 |
6 |
從塞門亞事件看體育領域性別法律問題的新發展 |
|||
肖永平 |
現代法學 |
5 |
第三國強制規范在中國產生效力的實體法路徑 |
|||
2012(1) |
肖永平 |
中國社會科學 |
10 |
論中國國際私法中的強制性規范 |
||
5 |
西南政法大學 |
2013(2) |
張春良 |
法商研究 |
2 |
我國海域權索問題的綜合求解 |
張春良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3 |
國際私法中法律規避的效力證偽 |
|||
2012(3) |
張春良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1 |
暗香浮動: 雙重反致的倫理密碼 |
||
劉想樹 |
現代法學 |
3 |
論最密切聯系的司法原則化 |
|||
梅 傲 |
現代法學 |
4 |
“人本”語境下的規則沖突與沖突規則 |
|||
4 |
南京大學法學院 |
2013(3) |
宋 曉 |
法學研究 |
3 |
屬人法的主義之爭與中國道路 |
焦 燕 |
清華法學 |
2 |
我國外國法查明新規之檢視 |
|||
宋 曉 |
法律科學 |
3 |
最高法院對外國法適用的上訴審查 |
|||
2012(1) |
宋 曉 |
環球法律評論 |
1 |
意思自治與物權沖突法 |
||
4 |
山東大學法學院 |
2013(3) |
許慶坤 |
法學研究 |
5 |
國際私法中的法律規避制度:再生還是消亡 |
黃世席 |
法學評論 |
1 |
國際體育仲裁裁決的撤銷與公共政策抗辯 |
|||
許慶坤 |
法學家 |
3 |
一般侵權沖突法的正義取向與我國司法解釋的制訂 |
|||
2012(1) |
黃世席 |
清華法學 |
6 |
國際投資仲裁裁決執行中的國家豁免問題 |
||
3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2014(2) |
杜煥芳 |
中國法學 |
2 |
國際私法條約解釋的路徑依賴與方法展開 |
杜煥芳 |
政法論壇 |
3 |
強制交還國際誘拐兒童的司法裁量 |
|||
2013(1) |
杜煥芳 |
法學評論 |
5 |
美國最高法院的條約解釋方法與阿伯特案的影響 |
||
2 |
中國政法大學 |
2014(1) |
郭紅巖 |
中國法學 |
6 |
“船王求償案”評析 |
2012(1) |
杜新麗 |
比較法研究 |
1 |
跨國破產與國際商事仲裁的沖突與彌合 |
||
2 |
清華大學法學院 |
2013(2) |
李 旺 |
清華法學 |
3 |
當事人協議管轄與外國判決的承認與執行法律制度的關系初探 |
陳衛佐 |
法學研究 |
2 |
法院地國家國內法中的沖突規則與國際條約的關系 |
|||
2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所 |
2013(1) |
沈 涓 |
清華法學 |
4 |
法院地法的縱與限——兼論中國國際私法的態度 |
2012(1) |
謝新勝 |
法學評論 |
6 |
論國際商事仲裁實現程序自治的路徑 |
||
2 |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 |
2013(1) |
王克玉 |
法律科學 |
4 |
合同債權與仲裁條款轉讓的再審視 |
2012(1) |
肖 芳 |
法學 |
2 |
我國法院對“外國法無法查明”的濫用及其控制 |
||
2 |
南開大學法學院 |
2012(2) |
孫 建 |
法學評論 |
2 |
論我國國際私法法律適用的確定性與靈活性 |
許光耀 |
法學評論 |
6 |
略論國際私法上的法律規避制度 |
|||
2 |
廣州大學法學院 |
2012(2) |
董 皞 |
法學 |
3 |
法律沖突概念與范疇的定位思考 |
向明華 |
法學家 |
6 |
域外“送達難”困局之破解 |
|||
2 |
外交學院國際法系 |
2014(1) |
許軍珂 |
法學 |
2 |
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對法院適用國際條約的影響 |
2012(1) |
許軍珂 |
法學評論 |
4 |
論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的地位 |
||
2 |
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 |
2012(2) |
王吉文 |
法學評論 |
3 |
涉外協議管轄中的弱者保護問題 |
王吉文 |
法學家 |
6 |
論我國對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互惠原則 |
|||
2 |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
2012(2) |
王勝明 |
政法論壇 |
1 |
《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指導思想 |
王勝明 |
法學研究 |
2 |
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爭議問題 |
|||
1 |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
2012(1) |
金彭年 |
中國法學 |
2 |
論《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的不當得利規則 |
1 |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
2013(1) |
卜 璐 |
現代法學 |
3 |
國際私法中強制性規范的界定 |
1 |
重慶大學法學院 |
2014(1) |
黃 暉 |
法商研究 |
5 |
論條約在我國涉外民事關系中的適用 |
1 |
遼寧大學法學院 |
2014(1) |
任 際 |
法學 |
8 |
識別制度的獨立及識別方法理論的探索 |
1 |
中山大學法學院 |
2012(1) |
王承志 |
法學評論 |
1 |
論涉外知識產權審判中的法律適用問題 |
1 |
湘潭大學法學院 |
2012(1) |
郭樹理 |
法學評論 |
1 |
論興奮劑案件中雙方的專家證據力量之平衡 |
1 |
西北政法大學 |
2012(1) |
翁 杰 |
法學家 |
2 |
論涉外民事法律適用中的定性 |
1 |
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 |
2014(1) |
李建忠 |
法律科學 |
1 |
論涉外遺囑法律適用制度的發展趨勢 |
1 |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 |
2013(1) |
張圣翠 |
法學 |
5 |
我國涉外仲裁法律制度之完善 |
1 |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 |
2014(1) |
初北平 |
現代法學 |
1 |
“賣契”概念應引入我國船舶登記法律 |
1 |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
2012(1) |
梁開銀 |
法商研究 |
2 |
雙邊投資條約沖突條款研究 |
1 |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法學院 |
2013(1) |
方 杰 |
比較法研究 |
2 |
“最密切聯系原則”考證 |
1 |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
2012(1) |
歐陽振遠 |
比較法研究 |
6 |
海上石油鉆探油污損害法律適用的對比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