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表中作者姓名后面的數字為論文數,未注明的均為3篇;同一單位,篇數相同的,按姓名拼音排序) | |||
單位 | 人數 | 作者 | 備注 |
華東政法大學 | 12.5 | 劉憲權(5)、何勤華(4)、劉風景(4)、王立民(4)、陳金釗、陳婉玲、顧功耘、胡改蓉、劉松山、陸宇峰、馬長山、孫萬懷、王遷 | 其中,劉風景分別署名2家單位,署名華東政法大學的3篇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8 | 常鵬翱(7)、劉劍文(6)、陳興良(5)、陳瑞華(4)、陳永生(4)、易繼明(4)、張雙根(4)、蔣大興 | |
清華大學法學院 | 8 | 張明楷(5)、程 嘯(4)、崔建遠(4)、劉 晗(4)、勞東燕、任 重、汪 洋、周光權 |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8 | 馬一德(6)、熊 琦(4)、方世榮、戚建剛、秦小建、吳漢東、伍治良、徐漢明 |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7 | 王利明(9)、高圣平(5)、韓大元(4)、何家弘、賀 劍、石佳友、楊立新 | |
武漢大學法學院 | 7 | 秦前紅(4)、周葉中(4)、陳本寒、馮 果、何榮功、寧立志、熊 偉 | |
中國政法大學 | 3 | 雷 磊(4)、舒國瀅 | |
東南大學法學院 | 3 | 劉艷紅(5)、單平基、張洪濤 | |
廈門大學法學院 | 3 | 郭春鎮、徐國棟、鄭曉劍 | |
吉林大學法學院 | 2.5 | 張文顯(5)、何志鵬、黃文藝 | 其中,張文顯分別署名2家單位,署名吉林大學法學院的3篇 |
中南大學法學院 | 2.5 | 陳云良、江必新、謝暉 | 其中,江必新分別署名2家單位,署名中南大學法學院的2篇 |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暨刑科院) | 2 | 趙秉志(6)、鄭延譜 | |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 2 | 姜 濤(4)、梁志文 | |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 2 | 陸 青、周 翠 | |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 2 | 方 瀟、彭文華 | |
西北政法大學 | 2 | 韓 松、李大勇 |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1.5 | 陳 磊、董 坤 | 其中,董坤分別署名2家單位,署名最高人民檢察院的2篇 |
山東大學法學院 | 1 | 鄭智航(4) | |
中國法學雜志社 | 1 | 朱廣新(4) |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 1 | 葉必豐 | |
四川大學法學院 | 1 | 左衛民 | |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 | 1 | 陳洪杰 | |
上海大學法學院 | 1 | 崔文玉 | |
河海大學法學院 | 1 | 王建文 | |
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 | 1 | 桑本謙 | |
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 | 1 | 蔣悟真 | |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 | 1 | 冉克平 | |
杭州師范大學法學院 | 1 | 鄧毅丞 | |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 1 | 張德峰 | |
中國法學會 | 0.5 | 張文顯(5) | 其中,張文顯分別署名2家單位,署名中國法學院的2篇 |
南開大學法學院 | 0.5 | 劉風景(4) | 其中,劉風景分別署名2家單位,署名南開大學法學院的1篇 |
最高人民法院 | 0.5 | 江必新 | 其中,江必新分別署名2家單位,署名最高人民法院的1篇 |
中國人民大學與國家檢察官學院聯合培養 | 0.5 | 董 坤 | 其中,董坤分別署名2家單位,署名中國人民大學與國家檢察官學院聯合培養博士后的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