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文章的第一作者署名單位,我們對《法學評論》2013年第1—6期發表的125篇法學論文作者的單位分布進行如下統計:
(每家單位作者按發表文章時間先后順序)
武漢大學法學院(17): 孟勤國、盧上需、熊偉、張湘蘭、陳子遠、江國華、趙鋼、曾令良、武亦文、林亞剛、胡芬、黃志雄、何榮功、傅賢國、肖永平、劉學在、徐忠麟
西南政法大學(6): 王杏飛、葉明、陸幸福、鄧禾、胡元聰、王樹茂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6):羅洪洋、尹生、陸海、樊啟榮、徐漢明、馬一德
中國政法大學(5): 楊秀清、姚國建、宋連斌、邵方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5):劉思萱、陳珊珊、焦艷鵬、汪雄濤、黃學賢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4):楊東、杜煥芳、張舜璽、韓大元
清華大學法學院(4):李蕊佚、鄧海峰、毛海棟、王海軍
廈門大學法學院(3):朱福惠、李蘭英、游鈺
中山大學法學院(3):楊方泉、李摯萍、王歡歡
華東政法大學(2):王東光、蔣德海
山東大學法學院(2):黃世席、劉加良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2):王超、王昭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2):王鍇、鄭麗萍
復旦大學法學院(2):謝佑平、楊嚴炎
中南大學法學院(2):陳茂國、江必新
東南大學法學院(2): 汪進元、劉建利
重慶大學法學院(2):史玉成、宋宗宇
鄭州大學法學院(2):桑東莉、王建國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2):柯陽友、劉國利
上海政法學院(2):楊寅、王娜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2):程政舉、任彥君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2):陳業宏、劉一純
廣東商學院法學院(2):王聯合、謝偉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1):金善明
北京大學法學院(1):甘培忠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1):任喜榮
四川大學法學院(1):左衛民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1):王曦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1):陳學權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1):張澤濤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1):李華
南開大學法學院(1):王強軍
河南大學法學院(1):陳亞蕓
遼寧大學法學院(1):田春雷
華僑大學法學院(1):劉超
山西大學法學院(1):黃曉燕
海南大學法學院(1):江海
湘潭大學法學院(1):李伯軍
暨南大學法學院(1):劉穎
南昌大學立法研究中心(1):李小萍
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1):韓永紅
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1):樓曉
華南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1):關永紅
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1):周幫揚
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1):劉顯鵬
浙江師范大學法政學院(1):吳卡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法學院(1):藺捷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1):楊帆
寧波大學法學院(1):何躍軍
福州大學法學院(1):馬波
集美大學政法學院(1):吳貴森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法學院(1):趙赤
淮陰師范學院法學院(1):許建
玉林師范學院法商學院(1):彭本利
湖南商學院法學院(1):劉期湘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1):楊曉暢
貴陽學院社會管理學院(1):唐海清
吉首大學師范學院(1):彭清燕
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后流動站(1):黃莎
北京華文學院華僑華人與華文教育研究中心(1):張德瑞
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1):郭婭麗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1):宦吉娥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1):季美君
國際環保部政策法規司(1):別濤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1):朱海波
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1):王書成
臺灣海洋大學(1):黃異
(以上數據由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搜集整理,轉載務必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