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次 |
科研單位 |
總篇數 |
他發數 |
作者 |
刊物名稱 |
期數 |
文章標題 |
1 |
西南政法大學 |
3 |
1 |
張春良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1 |
暗香浮動: 雙重反致的倫理密碼 |
劉想樹 |
現代法學 |
3 |
論最密切聯系的司法原則化 |
||||
梅 傲 |
現代法學 |
4 |
“人本”語境下的規則沖突與沖突規則 |
||||
2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2 |
2 |
向在勝 |
法學家 |
3 |
從歷史視角論涉外民商事訴訟中外國法的程序地位 |
劉仁山 |
法學家 |
3 |
美國“F立方”證券欺詐訴訟管轄權規制及其晚近發展 |
||||
2 |
南開大學法學院 |
2 |
2 |
孫 建 |
法學評論 |
2 |
論我國國際私法法律適用的確定性與靈活性 |
許光耀 |
法學評論 |
6 |
略論國際私法上的法律規避制度 |
||||
2 |
廣州大學法學院 |
2 |
2 |
董 皞 |
法學 |
3 |
法律沖突概念與范疇的定位思考 |
向明華 |
法學家 |
6 |
域外“送達難”困局之破解 |
||||
2 |
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 |
2 |
2 |
王吉文 |
法學評論 |
3 |
涉外協議管轄中的弱者保護問題 |
王吉文 |
法學家 |
6 |
論我國對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的互惠原則 |
||||
2 |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
2 |
2 |
王勝明 |
政法論壇 |
1 |
《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指導思想 |
王勝明 |
法學研究 |
2 |
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爭議問題 |
||||
2 |
華東政法大學 |
2 |
1 |
陳儒丹 |
法學 |
7 |
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實踐中的識別沖突問題 |
楊 玲 |
法學評論 |
6 |
論條約仲裁裁決執行中的國家豁免 |
||||
8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 |
1 |
1 |
謝新勝 |
法學評論 |
6 |
論國際商事仲裁實現程序自治的路徑 |
8 |
武漢大學法學院 |
1 |
1 |
肖永平 |
中國社會科學 |
10 |
論中國國際私法中的強制性規范 |
8 |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
1 |
1 |
金彭年 |
中國法學 |
2 |
論《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的不當得利規則 |
8 |
中國政法大學 |
1 |
─ |
杜新麗 |
比較法研究 |
1 |
跨國破產與國際商事仲裁的沖突與彌合 |
8 |
山東大學法學院 |
1 |
1 |
黃世席 |
清華法學 |
6 |
國際投資仲裁裁決執行中的國家豁免問題 |
8 |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 |
1 |
1 |
肖 芳 |
法學 |
2 |
我國法院對“外國法無法查明”的濫用及其控制 |
8 |
南京大學法學院 |
1 |
1 |
宋 曉 |
環球法律評論 |
1 |
意思自治與物權沖突法 |
8 |
湘潭大學法學院 |
1 |
1 |
郭樹理 |
法學評論 |
1 |
論興奮劑案件中雙方的專家證據力量之平衡 |
8 |
西北政法大學 |
1 |
1 |
翁 杰 |
法學家 |
2 |
論涉外民事法律適用中的定性 |
8 |
中山大學法學院 |
1 |
1 |
王承志 |
法學評論 |
1 |
論涉外知識產權審判中的法律適用問題 |
8 |
外交學院國際法系 |
1 |
1 |
許軍珂 |
法學評論 |
4 |
論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的地位 |
8 |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
1 |
1 |
梁開銀 |
法商研究 |
2 |
雙邊投資條約沖突條款研究 |
8 |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
1 |
1 |
歐陽振遠 |
比較法研究 |
6 |
海上石油鉆探油污損害法律適用的對比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