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數 | 科研單位 | 年度(篇數) | 作者 | 刊物名稱 | 期數 | 文章標題 |
14 | 武漢大學法學院(及國際法研究所) | 2011(4) | 劉 瑛 | 現代法學 | 2 | CISG違約附加費用賠償實證研究 |
郭玉軍 | 法學家 | 3 | 論國際投資條約仲裁的正當性缺失及其矯正 | |||
黃志雄 | 法商研究 | 5 | 中美可再生能源貿易爭端的法律問題 | |||
張慶麟 | 法學家 | 6 | 論國際投資協定中“投資”的性質與擴大化的意義 | |||
2010(6) | 毛杰 | 法學 | 4 | SCM 協議中“某些企業”的法律界定與解釋 | ||
黃志雄 | 法商研究 | 3 | 從“市場準入”到“資源獲取” | |||
杜志華 | 法學評論 | 4 | 歐盟消費者保護的新工具 | |||
肖永平 | 法律科學 | 4 | 論現代國際航空法的自由化趨勢 | |||
崔曉靜 | 法學評論 | 5 | 論國際稅收協調法律機制之構建 | |||
崔曉靜 | 法學 | 12 | 從“瑞銀集團案”看國際稅收征管協調機制的走向 | |||
2009(4) | 黃志雄 | 法學評論 | 1 | 戰后多邊貿易體制六十周年的反思與前瞻 | ||
張輝 | 法學評論 | 2 | 美國國際投資法理論和實踐的晚近發展 | |||
葉波 | 法學評論 | 2 | WTO健康和安全爭端中的審查標準 | |||
張慶麟 | 法學評論 | 5 | 國際投資習慣規則發展狀況分析 | |||
13 | 廈門大學法學院 | 2011(4) | 韓秀麗 | 法商研究 | 2 | 雙邊投資協定中的自裁決條款研究 |
房 東 | 法律科學 | 3 | 對“文本”的揚棄:WTO條約解釋方法的一種修正 | |||
李武健 | 法律科學 | 4 | 國際投資仲裁中的社會利益保護 | |||
朱明新 | 現代法學 | 5 | 國際投資仲裁中的精神損害賠償研究 | |||
2010(7) | 韓秀麗 | 現代法學 | 2 | 論國際投資協定中的“根本安全利益”與“公共目的” | ||
呂富強 | 比較法研究 | 2 | 論法國式信托 | |||
徐崇利 | 法商研究 | 3 | 公平與公正待遇 | |||
徐崇利 | 法學家 | 3 | 晚近國際投資爭端解決實踐之評判 | |||
徐崇利 | 法學 | 4 | 自由主義國際經濟法律秩序下“中國搭便車論”辨析 | |||
陳安 | 現代法學 | 6 | 中國加入WTO十年的法理斷想 | |||
許楚敬 | 現代法學 | 6 | 國際公法在WTO爭端解決中的作用與應用 | |||
2009(2) | 陳喜峰 | 現代法學 | 2 | 以基本權利為核心的貿易與人權一元論 | ||
徐崇利 | 法商研究 | 3 | “政治性國際貿易爭端”的裁判解決 | |||
9 | 西南政法大學 | 2011(1) | 孫志煜 | 法學評論 | 1 | 區域經貿爭端解決的制度與實踐 |
2010(5) | 陳詠梅 | 現代法學 | 3 | 發展中成員利用WT0爭端解決機制的困境及能力建設 | ||
王衡 | 法商研究 | 4 | WTO服務貿易承諾減讓表之解釋問題研 | |||
繆心毫 | 現代法學 | 5 | 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交叉條件的法律分析 | |||
陳小曼 | 政法論壇 | 5 | 國際船舶油污責任賠償體系下的損害賠償范圍 | |||
張曉君 | 現代法學 | 6 | 貿易自由化與環境政策協調發展論 | |||
2009(3) | 楊樹明 | 現代法學 | 2 | 由承托雙方的正義到公共的正義 | ||
徐泉 | 法學評論 | 2 | WTO“新成員”法律地位論析 | |||
丁麗柏 | 現代法學 | 3 | 論CAFTA爭端解決機制的完善 | |||
8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2011(4) | 劉 筍 | 法學研究 | 4 | 國際法的人本化趨勢與國際投資法的革新 |
張 光 | 法律科學 | 1 | 論國際投資仲裁中投資者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平衡 | |||
韓 龍 | 法學 | 4 | 《新決議》對匯率操縱的釋義有悖《國際貨幣基金協定》 | |||
劉 筍 | 法商研究 | 6 | 論投資條約中的國際最低待遇標準 | |||
2010(1) | 韓龍 | 法學家 | 5 | 當下國際金融監管法律制度改革的焦點與問題 | ||
2009(3) | 吳志忠 | 法學評論 | 4 | 論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預期違約制度 | ||
劉筍 | 法商研究 | 6 | 國際投資仲裁裁決的不一致性問題及其解決 | |||
劉筍 | 現代法學 | 5 | 建立國際投資仲裁的上訴機制問題析評 | |||
6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 | 2011(3) | 石 偉 | 環球法律評論 | 3 | 美國對華出口限制補貼認定及其對策 |
楊 貝 | 政法論壇 | 3 | 美國對華貿易壁壘中的勞工標準 | |||
薛 源 | 政法論壇 | 4 | 后TRIPs時代國際商標立法 | |||
2010(3) | 陳衛東 | 法學 | 3 | 中國訴美國輪胎特保措施案的法律分析 | ||
陳衛東 | 法商研究 | 4 | WTO體制下文化政策措施的困境與出路 | |||
邊永民 | 政法論壇 | 4 | 大湄公河次區域環境合作的法律制度評論 | |||
5 | 南開大學法學院 | 2010(2) | 韓良 | 比較法研究 | 4 | 國際溫室氣體減排立法比較研究 |
程寶庫 | 法學 | 7 | 跨國反商業賄賂法制缺陷的根源及完善 | |||
2009(3) | 左海聰 | 法學評論 | 1 | 國際經濟法基本問題論綱 | ||
胡建國 | 法商研究 | 4 | 《TRIPs協定》執行條款的解釋和適用 | |||
孫健 | 政法論壇 | 5 | 我國出口貿易中食品安全的法律問題 | |||
5 | 南京大學法學院 | 2011(3) | 彭 岳 | 法商研究 | 3 | 例外與原則之間:金融服務中的審慎措施爭議 |
胡曉紅 | 法商研究 | 5 | 歐盟航空碳排放交易制度及其啟示 | |||
彭 岳 | 現代法學 | 6 | 美國證券法域外管轄的最新發展及其啟示 | |||
2010(1) | 肖冰 | 法學 | 9 | WTO 爭端案件中的規則應用差異分析 | ||
2009(1) | 彭岳 | 中國社會科學 | 2 | 貿易與道德:中美文化產品爭端的法律分析 | ||
5 | 復旦大學法學院 | 2011(1) | 張乃根 | 法學家 | 1 | 論WTO法下的中國法制變化 |
2010(3) | 梁詠 | 法商研究 | 1 | 我國海外投資之間接征收風險及對策 | ||
張梓太 | 法學 | 2 | 國際氣候適應制度的滯后性及其發展障礙 | |||
梁詠 | 法學 | 7 | WTO 框架下碳關稅可能引致的貿易爭端與解決 | |||
2009(1) | 王弈通 | 環球法律評論 | 6 | 從Kinik案看美國進口貿易中方法專利的保護問題 | ||
3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 | 2010(1) | 廖凡 | 法學研究 | 4 | 國際貨幣體制的困境與出路 |
2009(2) | 鐘瑞華 | 中外法學 | 4 | 從絕對權利到風險管理 | ||
廖凡 | 清華法學 | 6 | 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法的新趨勢 | |||
3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2011(2) | 余勁松 | 中國法學 | 2 | 國際投資條約仲裁中投資者與東道國權益保護平衡問題研究 |
尹 翔 | 政法論壇 | 1 | 外資并購中外國投資者投資額的準入問題 | |||
2010(1) | 韓立余 | 法學家 | 2 | 全球金融危機后國際貿易制度的完善與中國的對策 | ||
3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2011(2) | 樓建波 | 法商研究 | 1 | 場外衍生品交易擔保之信用支持制度研究 |
張智勇 | 法學 | 9 | 區域貿易協定中投資安排的所得稅問題及其解決 | |||
2009(1) | 陳儒丹 | 法學 | 2 | “非 WTO 協議”在 WTO 爭端解決中的適用 | ||
3 | 華東政法大學 | 2011(1) | 袁發強 | 法學家 | 1 | 論“二級識別”現象存在的客觀性 |
2010(1) | 李娟 | 法商研究 | 1 | “美國對華輪胎特保案”述評 | ||
2009(1) | 朱欖葉 | 現代法學 | 6 | 贏多輸少還是輸多贏少 | ||
3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 2011(1) | 彭德雷 | 法商研究 | 3 | WTO爭端解決參與機制的巴西模式及其借鑒 |
2010(1) | 胡加祥 | 法商研究 | 1 | 我國政府采購法中的“本國貨物”標準研究 | ||
2009(1) | 胡加祥 | 法學 | 7 | WTO公力救濟權之重構 | ||
3 |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 | 2011(1) | 司玉琢 | 環球法律評論 | 3 |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優先適用原則研究 |
2010(1) | 李天生 | 現代法學 | 1 | 國際海運業反壟斷豁免的法經濟學分析 | ||
2009(1) | 郭萍 | 環球法律評論 | 3 | 《鹿特丹規則》述評 | ||
3 | 武漢大學WTO學院 | 2010(1) | 劉瑛 | 法商研究 | 4 | GATT第20條(a)項公共道德例外條款之研究 |
2009(2) | 劉瑛 | 法學評論 | 5 | 論《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在中國法院的直接適用 | ||
劉瑛 | 法學 | 11 | 從“美國賭博和博彩服務案”看WTO框架下的知識產權跨協定報復授權 | |||
2 | 中國政法大學 | 2011(1) | 焦 杰 | 比較法研究 | 4 | 鹿特丹規則中海上貨物承運人的責任 |
2009(1) | 徐妍 | 比較法研究 | 4 | 反傾銷稅日落復審制度比較研究 | ||
2 | 西北政法大學 | 2010(1) | 劉亞軍 | 法律科學 | 5 | 反傾銷中的歸零問題探析 |
2009(1) | 張光 | 現代法學 | 4 | 論國際投資仲裁中非投資國際義務的適用進路 | ||
2 | 吉林大學法學院 | 2010(1) | 何志鵬 | 現代法學 | 2 | WTO體制的發展取向論 |
2009(1) | 王彥志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5 | 再論國際經濟法學的基石范疇 | ||
2 |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 2010(1) | 趙艷敏 | 法學 | 11 | 美國對華“雙反”案中的重復征稅問題分析 |
2009(1) | 韓龍 | 中外法學 | 3 | 人民幣匯率補貼論:基于WTO補貼構成條件的審視 | ||
2 | 遼寧大學法學院 | 2011(2) | 張曉靜 | 法學評論 | 3 | 外幣債務判決中的兌換日規則 |
張曉靜 | 現代法學 | 4 | 析外幣債務判決中的Miliangos規則 | |||
2 |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 | 2010(2) | 古祖雪 | 法學研究 | 1 | TRIPS框架下保護傳統知識的制度建構 |
張學軍 | 比較法研究 | 4 | 美國農業壟斷豁免制度研究 | |||
2 |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 2010(2) | 李先波 | 法學研究 | 1 | 自然人流動規制的晚近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
歐福永 | 環球法律評論 | 4 | 論反補貼調查中實質損害威脅的確定 | |||
2 | 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 2011(2) | 許楚敬 | 法學家 | 2 | 跨WTO體制的規則沖突及其解決路徑 |
許楚敬 | 法學評論 | 2 | WTO法中的“沖突規則” | |||
2 | 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 | 2011(1) | 司玉琢 | 環球法律評論 | 3 |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優先適用原則研究 |
2010(1) | 鄒盈穎 | 法學 | 11 | 中國法視角下對《鹿特丹規則》評估的認識 | ||
2 | 四川警察學院 | 2011(1) | 茍大凱 | 法學 | 8 | 從“歐盟對華銅版紙反傾銷反補貼措施”案看從低征稅規則的適用 |
2010(1) | 茍大凱 | 法學 | 3 | 美國對華實施“雙反”之違法性分析 | ||
1 | 清華大學法學院 | 2009(1) | 李璐玲 | 法學 | 2 | 對《海商法》中船舶留置權界定的反思 |
1 |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 2011(1) | 廖詩評 | 法商研究 | 6 | “中美雙反措施案”中的“公共機構”認定問題研究 |
1 | 中山大學法學院 | 2011(1) | 張亮 | 法學研究 | 2 | 反傾銷法上從低征稅規則的適用 |
1 | 山東大學法學院 | 2010(1) | 姜作利 | 現代法學 | 1 | 誠信原則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適用評析 |
1 |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 2009(1) | 鄭玲麗 | 法學評論 | 1 | 論經濟全球化時代WTO對國際經濟法的創新 |
1 | 重慶大學法學院 | 2010(1) | 吳雪燕 | 現代法學 | 5 | TRIPS-plus條款的擴張及中國的應對策略 |
1 | 上海大學法學院 | 2010(1) | 李本 | 法學 | 4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的職能趨向 |
1 | 山西大學法學院 | 2009(1) | 王 毅 | 法學研究 | 5 | WTO爭端解決中的法律解釋 |
1 | 內蒙古大學法學院 | 2010(1) | 鄂曉梅 | 環球法律評論 | 2 | 以勞工標準為基礎的單邊貿易措施與WTO規則 |
1 | 湘潭大學法學院 | 2009(1) | 王太平 | 環球法律評論 | 5 | 論知識產權國際立法的后TRIPS發展 |
1 | 華僑大學法學院 | 2010(1) | 吳永輝 | 現代法學 | 1 | WTO體系中的雙邊主義路徑評析 |
1 | 寧波大學法學院 | 2011(1) | 謝曉彬 | 法律科學 | 6 | 外資并購反壟斷規制的國際協調 |
1 | 深圳大學法學院 | 2010(1) | 王楠 | 比較法研究 | 1 | 危急情況之習慣國際法與投資條約中的不排除措施條款 |
1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 2011(1) | 李曉玲 | 環球法律評論 | 1 | 國際知識產權貿易談判的新方略 |
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 | 2011(1) | 楊彩霞 | 比較法研究 | 3 | 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的無默契仲裁初探 |
1 |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 | 2010(1) | 龔向前 | 法學家 | 4 | WTO框架下風險規制的合法性裁量 |
1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政法學院 | 2010(1) | 黃德林 | 法學評論 | 5 | 歐盟地下水保護的立法實踐及其啟示 |
1 |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 | 2009(1) | 余菲 | 法商研究 | 4 | WTO反傾銷規則改革述評 |
1 | 華北電力大學人文學院 | 2010(1) | 楊衛東 | 清華法學 | 5 | 國家契約中穩定條款的法律效力認定及強制性法律規范建構 |
1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 | 2009(1) | 韓永紅 | 環球法律評論 | 5 | 偏離權配額交易--改革WTO體制下補償制度的一種新思路 |
1 | 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 | 2011(1) | 董勤 | 法學 | 2 | 西方國家碳標識規范法律正當性之缺失及其應對 |
1 | 南京審計學院 | 2009(1) | 曹和平 | 中國法學 | 2 | 反傾銷法中的最佳可獲信息規則初探 |
1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貿學院 | 2009(1) | 袁欣 | 法學家 | 3 | 論國際反傾銷規則的法理不適當性 |
1 | 北京農學院 | 2009(1) | 佟占軍 | 法商研究 | 6 | 美國農業貿易調整援助法律制度及其啟示 |
1 |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 2011(1) | 楊鴻 | 法商研究 | 6 | 《反假冒貿易協定》的知識產權執法規則研究 |
1 | 廣東商學院 | 2010(1) | 易琪 | 法學評論 | 3 | 論跨界損害環境影響評估的法律內涵 |
1 |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法律系 | 2009(1) | 金慧華 | 法學評論 | 1 | 論世界銀行對國際環境法的支持 |
1 |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 2010(1) | 毛燕瓊 | 法學 | 2 | 對美國特別保障制度及其實施的考察 |
1 | 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 | 2010(1) | 王貴國 | 比較法研究 | 1 | 略論晚近國際投資法的幾個特點 |
1 | 澳門大學法學院 | 2009(1) | 曾令良 | 中國社會科學 | 2 | 《中歐伙伴與合作協定》談判:問題、建議與展望 |
1 | 慕尼黑大學 | 2011(1) | 劉冬梅 | 比較法研究 | 5 | 論國際機制對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與法律改革的影響 |
1 | 德國波恩大學商法經濟法研究所 | 2011(1) | 劉 旭 | 比較法研究 | 1 | 中歐壟斷協議規制對限制競爭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