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數 |
科研單位 |
作者 |
刊物名稱 |
期數 |
文章標題 |
11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王利明 |
中國法學 |
3 |
侵權責任法與合同法的界分 |
楊立新 |
法學研究 |
1 |
抽象人格權與人格權體系之構建 |
||
朱巖 |
法學研究 |
2 |
違反保護他人法律的過錯責任 |
||
孫山 |
法律科學 |
1 |
尋找被遺忘的法益 |
||
朱巖 |
清華法學 |
1 |
強制締約制度研究 |
||
朱虎 |
法學家 |
1 |
過錯侵權責任的發生基礎 |
||
王利明 |
法學 |
2 |
論產品責任中的損害概念 |
||
王利明 |
法學家 |
2 |
自然人民事責任能力制度探討 |
||
朱巖 |
法商研究 |
3 |
“利潤剝奪”的請求權基礎 |
||
魯春雅 |
中外法學 |
3 |
論不動產登記簿公信力制度構成中的善意要件 |
||
金玄卿 |
法學家 |
3 |
韓國的醫師說明義務與患者知情同意權 |
||
8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劉凱湘 |
中國法學 |
1 |
論違反強制性規范的合同效力 |
魏振瀛 |
中國法學 |
2 |
侵權責任方式與歸責事由、歸責原則的關系 |
||
薛軍 |
法學研究 |
1 |
第三人欺詐與第三人脅迫 |
||
王成 |
清華法學 |
2 |
侵權之“權”的認定與民事主體利益的規范途徑 |
||
湯文平 |
中外法學 |
2 |
批準(登記)生效合同、“申請義務”與“締約過失” |
||
葛云松 |
法學研究 |
2 |
民法上的賠禮道歉責任及其強制執行 |
||
李文濤 |
法學家 |
3 |
合同的絕對無效和相對無效 |
||
許德風 |
環球法律評論 |
3 |
論擔保物權在破產程序中的實現 |
||
8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吳漢東 |
中國法學 |
2 |
論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著作權侵權責任 |
張紅 |
法學研究 |
2 |
死者生前人格上財產利益之保護 |
||
韓松 |
政法論壇 |
1 |
農民集體所有權主體的明確性探析 |
||
熊琦 |
法學家 |
1 |
論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的適用范圍 |
||
胡開忠 |
法學 |
2 |
網絡服務提供商在商標侵權中的責任 |
||
彭學龍 |
法律科學 |
3 |
商標轉讓的理論建構與制度設計 |
||
萬曉運 |
法學 |
4 |
“交強險”中受害第三人直接請求權問題探析 |
||
曹新明 |
法學 |
6 |
我國著作權歸屬模式的立法完善 |
||
7 |
清華大學法學院 |
王洪亮 |
法學研究 |
1 |
權利推定:實體與程序之間的構造 |
王洪亮 |
比較法研究 |
1 |
論水權許可的私法效力 |
||
韓世遠 |
清華法學 |
1 |
建筑物責任的解釋論 |
||
馮術杰 |
清華法學 |
1 |
尋找表演中的作品 |
||
董淳鍔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2 |
法律規避下的契約私人治理研究 |
||
吳偉光 |
現代法學 |
3 |
版權制度與新媒體技術之間的裂痕與彌補 |
||
孫良國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3 |
補救成本、價值損失抑或獲益賠償? |
||
5 |
中國政法大學 |
王軍 |
法學研究 |
2 |
企業公司化改組的法律性質及其表述 |
霍政欣 |
比較法研究 |
1 |
效率違約的比較法研究 |
||
隋彭生 |
法學家 |
1 |
絕對法律關系初論 |
||
隋彭生 |
法商研究 |
2 |
論占有之本權 |
||
馮曉青 |
法學家 |
3 |
著作權法中的復制權研究 |
||
5 |
西南政法大學 |
張玉敏 |
清華法學 |
1 |
錄像制品性質初探 |
曾凡昌 |
現代法學 |
2 |
西方人格權發展的歷史像索及其啟示 |
||
譚啟平 |
現代法學 |
3 |
論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應提交材料的范圍 |
||
劉云生 |
法律科學 |
3 |
農民土地維權行動方式考察及法律對策研究 |
||
陳葦 |
法學 |
6 |
論我國離婚經濟補償制度的命運 |
||
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 |
孫新強 |
中國法學 |
1 |
我國法律移植中的敗筆 |
周學峰 |
法商研究 |
1 |
論保險法上的因果關系 |
||
邸天利 |
政法論壇 |
1 |
非典型擔保共性解析 |
||
譚華霖 |
比較法研究 |
3 |
知識產權權利沖突協調之法理與制度因素 |
||
周友軍 |
法學 |
4 |
我國危險責任一般條款的解釋論 |
||
5 |
重慶大學法學院 |
何培育 |
法商研究 |
1 |
知識產權侵權促成性事由探究 |
蘇平 |
法商研究 |
2 |
知識產權變動模式研究 |
||
李曉秋 |
政法論壇 |
2 |
析商業方法的可專利性 |
||
胡光志 |
法律科學 |
3 |
民法與人性的哲學考辨 |
||
齊愛民 |
法學評論 |
3 |
論利益平衡視野下的個人信息權制度 |
||
4 |
廈門大學法學院 |
陳幫鋒 |
中外法學 |
1 |
論監護人責任 |
婁愛華 |
法律科學 |
1 |
論善惡取得制度中的轉讓合同效力問題 |
||
徐國棟 |
法律科學 |
3 |
畫落誰家? |
||
黃文煌 |
中外法學 |
3 |
論侵權法上的假設因果關系 |
||
4 |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 |
陳華彬 |
法學研究 |
3 |
區分所有建筑物的重建 |
尹飛 |
法學家 |
2 |
代理:體系整合與概念梳理 |
||
尹飛 |
法律科學 |
3 |
論隱名代理的構成與效力 |
||
陳華彬 |
法學 |
3 |
業主大會法律制度探微 |
||
3 |
中山大學法學院 |
楊彪 |
法商研究 |
3 |
論侵權責任法對產品損害預防體系的改造 |
張民安 |
法學評論 |
3 |
未成年人的過錯侵權責任能力探究 |
||
楊彪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3 |
非損害賠償侵權責任方式的法理與實踐 |
||
3 |
華東政法大學 |
胡曉媛 |
法學 |
1 |
融資租賃出租人風險承擔及其控制 |
張馳 |
法學 |
3 |
患者隱私權定位與保護 |
||
曾大鵬 |
法學 |
3 |
論顯失公平的構成要件與體系定位 |
||
2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
潘詩韻 |
環球法律評論 |
2 |
英美誹謗法的特殊抗辯事由研究 |
孫憲忠 |
中國法學 |
3 |
“政府投資”企業的物權分析 |
||
2 |
西北政法大學 |
張翔 |
法律科學 |
2 |
論家庭身份的私法人格底蘊及其歷史演變 |
孫玉紅 |
法律科學 |
2 |
“無責賠付”之匡正 |
||
2 |
武漢大學法學院 |
陳本寒 |
現代法學 |
1 |
侵權責任法不可抗力適用規則研究 |
李承亮 |
法學評論 |
2 |
侵權行為違法性的判斷標準 |
||
2 |
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
王濤 |
比較法研究 |
3 |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與德國民法典 |
梁志文 |
法學 |
3 |
云計算、技術中立與版權責任 |
||
2 |
《中國法學》雜志社 |
張新寶 |
法學評論 |
3 |
中國民法和民法學的現狀與展望 |
朱廣新 |
法商研究 |
1 |
我國民法擬制成年制度的反思與重建 |
||
1 |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
周江洪 |
法學 |
5 |
違反醫療說明義務損害賠償范圍的界定 |
1 |
吉林大學法學院 |
朱麗娟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2 |
從傳統到現代的嬗變 |
1 |
南京大學法學院 |
解亙 |
法學研究 |
2 |
我國合同拘束力理論的重構 |
1 |
蘇州大學法學院 |
張鵬 |
中外法學 |
3 |
我國保證債務訴訟時效問題研究 |
1 |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 |
張鐵薇 |
中國法學 |
2 |
侵權責任法與社會法關系研究 |
1 |
湖南大學法學院 |
許中緣 |
法商研究 |
1 |
論違反公法規定對法律行為效力的影響 |
1 |
湘潭大學法學院 |
王太平 |
法學研究 |
3 |
知識產權制度的未來 |
1 |
復旦大學法學院 |
劉言浩 |
法學 |
5 |
荷蘭不當得利制度在近代的形成與展開 |
1 |
寧波大學法學院 |
劉滿達 |
法學 |
2 |
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認定 |
1 |
山東大學法學院 |
李霞 |
法學 |
4 |
意定監護制度論綱 |
1 |
揚州大學法學院 |
胡呂銀 |
法學 |
5 |
上海市政府車輛牌照拍賣依據的法理評析 |
1 |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 |
張虹 |
法商研究 |
2 |
締約磋商中保密義務的法律適用研究 |
1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
楊力 |
法學 |
1 |
民事疑案裁判的利益衡量 |
1 |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 |
陳武 |
中外法學 |
2 |
權利不確定性與知識產權停止侵害請求權之限制 |
1 |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 |
趙秀梅 |
政法論壇 |
2 |
土地空間權利用的形態及其分析 |
1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 |
盧海君 |
現代法學 |
3 |
論思想的財產權地位 |
1 |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 |
叢立先 |
法學 |
2 |
違禁作品著作權問題辨 |
1 |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 |
翟云嶺 |
法學 |
2 |
求證留置權的本質效力 |
1 |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
尹偉琴 |
法學 |
2 |
論宗祧繼承和財產繼承的分離 |
1 |
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 |
劉春霖 |
法律科學 |
1 |
無主知識產權范疇的理論構造 |
1 |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法學院 |
胡雪梅 |
現代法學 |
1 |
英美侵權法行為“自身可訴”侵權制度及其合理借鑒 |
1 |
廣東金融學院 |
安雪梅 |
法商研究 |
3 |
一般侵權行為抑或特殊侵權行為 |
1 |
甘肅政法學院 |
馮樂坤 |
法商研究 |
2 |
共同繼承遺產的定性反思與制度重構 |
1 |
韶關學院 |
鄭景元 |
法商研究 |
3 |
論我國農村信用社社員權之有效行使 |
1 |
國際關系學院 |
李丹 |
比較法研究 |
3 |
試論普通法下公開權制度的發展及成因 |
1 |
國家法官學院 |
吳光榮 |
法學研究 |
3 |
征收制度在我國的異化與回歸 |
1 |
最高人民法院 |
李國光 |
法學 |
5 |
網絡維權中消費者基本權利之完善 |
1 |
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 |
萬柯 |
環球法律評論 |
1 |
網絡等領域壟斷看門人的替代責任 |
1 |
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 |
趙淵 |
政法論壇 |
3 |
企業集團中核心企業的連帶責任 |
1 |
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 |
李娜 |
環球法律評論 |
3 |
“夫妻財產增加額均衡”制度研究 |
1 |
德國科隆大學 |
莊加園 |
清華法學 |
3 |
論動產占有的權利推定效力 |
1 |
法國巴黎第二大學 |
秦立崴 |
環球法律評論 |
2 |
《法國民法典》合同制度改革之爭 |
(以上數據由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搜集整理,轉載務必標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