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數 | 科研單位 | 作者 | 刊物名稱 | 期數 | 文章標題 |
7 | 華東政法大學 | 羅培新 | 法學評論 | 2 | 美國新自由主義金融監管路徑失敗的背后 |
聶飛舟 | 法學 | 3 | 信用評級機構法律監管困境及金融危機后的改革出路 | ||
陳少英 | 法學 | 3 | 論財產稅法收入分配調節功能之強化 | ||
李文莉 | 法學 | 5 | 《亞洲濫用關聯交易監管實用指南》評述及啟示 | ||
董保華 | 法學 | 6 | 一則普通的勞動爭議案件是如何煉成名案的 | ||
季奎明 | 法學 | 6 | 論虛擬經濟的私法制度環境 | ||
吳弘 | 法學 | 4 | 房地產限貸措施性質的金融法分析 | ||
5 | 中國政法大學 | 高祥 | 比較法研究 | 1 | 澳大利亞農村金融法律與服務研究 |
崔威 | 比較法研究 | 2 | 境外稅務透明主體的處理 | ||
李海明 | 現代法學 | 2 | 工傷救濟現行給付與代位球場制度探微 | ||
李海明 | 清華法學 | 2 | 論勞動法上的勞動者 | ||
劉繼峰 | 法商研究 | 3 | 俄羅斯反壟斷法“協同行為”認定標準的創新及借鑒 | ||
5 | 清華大學法學院 | 王顯勇 | 現代法學 | 1 | 社會保障國家:法治國家的新藍圖 |
王社坤 | 法學評論 | 1 | 環境法學研究影響性因素實證分析 | ||
劉衛先 | 現代法學 | 2 | 對魏伊絲代際公平說的全面反思 | ||
鄧海峰 | 清華法學 | 2 | 排污權轉讓法律問題研究 | ||
田思源 | 清華法學 | 3 | 日本低碳社會的核電依賴與法政策 | ||
4 | 吉林大學法學院 | 陳兵 | 法學 | 1 | 我國《反壟斷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條款適用問題辨識 |
馮彥君 | 法商研究 | 2 | 同工同酬原則的困惑與反思 | ||
王小鋼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2 | 以環境公共利益為保護目標的環境權利理論 | ||
于瑩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2 | 證券虛假陳述侵權責任中信賴推定之證成 | ||
4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 許多奇 | 法學家 | 1 | 信息監管: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監管之最優選擇 |
黃韜 | 法學家 | 1 | 中國法院受理金融爭議案件的篩選機制評析 | ||
李劍 | 法學家 | 3 | 植入式廣告的法律規制研究 | ||
李劍 | 法學 | 5 | 奢侈品轉售價格維持的反壟斷豁免 | ||
4 | 重慶大學法學院 | 王福波 | 現代法學 | 1 |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法學思考 |
崔聰聰 | 政法論壇 | 1 | 債權讓與融資的法律障礙及其克服 | ||
陽東辰 | 現代法學 | 2 | 公共性控制 | ||
王江 | 法律科學 | 3 | 我國生態環境恢復立法析要 | ||
3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鄧峰 | 中國法學 | 1 | 傳導、杠桿與中國反壟斷法的定位 |
裴敬偉 | 法學評論 | 1 | 日本化學物質環境管理法律的變革 | ||
張春麗 | 法學 | 6 | 證券交易中的個人投資者保護 | ||
3 |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 | 錢葉芳 | 法律科學 | 1 | 個人解雇保護立法實踐的國際比較:回應與建設 |
錢葉芳 | 法學 | 3 | 非標準就業的經濟分析與法律調整 | ||
錢葉芳 | 現代法學 | 3 | 《勞動合同法》地方指導意見評述 | ||
3 |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 劉迎霜 | 法學評論 | 1 | 論信托的本質 |
劉迎霜 | 現代法學 | 3 | 我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路徑探析 | ||
陳歷幸 | 法學 | 4 | 我國金融業統一征信平臺建設中的問題及其法律應對 | ||
2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 劉翠霄 | 法學研究 | 3 | 社會保障制度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法治基礎 |
韓偉 | 現代法學 | 3 | 美國《橫向合并指南》的最新修訂及啟示 | ||
2 | 西南政法大學 | 李昌麒 | 現代法學 | 1 | 正確處理收入分配改革中的十大關系 |
胡川寧 | 現代法學 | 2 | 德國家政服務法律制度研究 | ||
3 | 武漢大學法學院 | 孫晉 | 法學評論 | 1 | 國際金融危機之應對與歐盟競爭政策 |
伊媛媛 | 法學評論 | 3 | 跨流域調水生態補償的利益平衡分析 | ||
秦前紅 | 法學 | 3 | 房地產市場行政規制與政府權力的邊界 | ||
2 | 上海政法學院 | 丁茂中 | 法學 | 1 | “360與QQ事件”凸顯我國競爭文化的缺失 |
楊華 | 法商研究 | 3 | 海域使用權變更為土地使用權 | ||
2 |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 | 邢會強 | 法律科學 | 2 | 財政政策與財政法 |
邢會強 | 法商研究 | 3 | 金融法的二元結構 | ||
2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 | 馮輝 | 政法論壇 | 1 | 弱勢群體保護的反社會契約解釋 |
伏軍 | 中外法學 | 1 | 論銀行“太大不能倒”原則 | ||
2 | 揚州大學法學院 | 陳承堂 | 法學 | 4 | 臨時性調控政策的合法性檢討 |
陳承堂 | 法商研究 | 1 | 中美兩國反壟斷起訴資格比較研究 | ||
1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姚海放 | 法學家 | 3 | 宏觀調控抑或稅收法治 |
1 | 西北政法大學 | 張炳淳 | 法學評論 | 2 | 我國當代水法治的歷史變遷和發展趨勢 |
1 | 遼寧大學法學院 | 任 際 | 法學 | 4 | 財政法的正義價值判斷與選擇 |
1 | 上海大學法學院 | 李本 | 法學 | 1 | 出口信用保險制度立法的技術性考量 |
1 | 南開大學法學院 | 李建人 | 法學 | 6 | 稅收制度在抗災重建中的功能之強化 |
1 | 湖南大學法學院 | 彭飛榮 | 法商研究 | 2 | 中國經濟法學知識結構之分析 |
1 | 蘇州大學法學院 | 沈同仙 | 法學 | 5 | 工作時間認定標準探析 |
1 | 海南大學法學院 | 彭真明 | 法律科學 | 1 | 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的法律規制 |
1 |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 | 蔡祖國 | 法律科學 | 2 | 不正當競爭規制與商業言論自由 |
1 |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 | 張富強 | 法學家 | 2 | 論稅權二元結構及其價值邏輯 |
1 | 華中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 胡偉 | 現代法學 | 1 | 財政權之法理探究 |
1 | 山東師范大學法學院 | 曲冬梅 | 法學 | 6 | 國際板上市標準的定位 |
1 | 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 | 楊朝霞 | 法學評論 | 2 | 論環保機關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正當性 |
1 | 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 | 蘇潔澈 | 法學家 | 1 | 論銀行監管機構的侵權責任 |
1 |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 張俊巖 | 法學家 | 2 | 風險社會與侵權損害救濟途徑多元化 |
1 | 云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陶倫康 | 現代法學 | 3 | 公民個人環境行為監管法律制度創新研究 |
1 |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 | 宋曉燕 | 法學 | 3 | 美國抵押貸款證券化中的消費者保護問題 |
1 | 江西財經法學法學院 | 蔣悟真 | 法學研究 | 2 | 我國預算法修訂的規范分析 |
1 | 貴州財經學院法學院 | 胡甲慶 | 中外法學 | 3 | 美國專家證據可采性標準在反壟斷司法中的適用及其啟示 |
1 | 湖北經濟學院 | 呂忠梅 | 法學 | 4 | 中國環境司法現狀調查 |
1 | 長安大學環境工程學院 | 李永寧 | 法律科學 | 2 | 論生態補償的法學涵義及其法律制度完善 |
1 |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 | 王中美 | 現代法學 | 2 | 經濟理性與法學邏輯的融會貫通 |
1 |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 王立君 | 法學 | 6 | 后危機時代的中國產業政策法律化思考 |
1 | 重慶市西部環境資源法制建設研究中心 | 黃錫生 | 法學評論 | 3 | 論資源社會性理念及其立法實現 |
1 |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 彭德 | 清華法學 | 1 | 公司治理結構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協調與平衡 |
1 | 日本神戶大學法學院 | 梁爽 | 法學 | 1 | 日本證券虛假陳述責任法律適用對我國的啟示 |
(以上數據由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搜集整理,轉載務必標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