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數 |
科研單位 |
作者 |
刊物名稱 |
期數 |
文章標題 |
9 |
武漢大學法學院 (及國際法研究所) |
占善剛 |
中國法學 |
3 |
證明妨害論 |
占善剛 |
法學研究 |
2 |
主張的具體化研究 |
||
占善剛 |
法律科學 |
1 |
證據法定與法定證據 |
||
劉學在 |
法學評論 |
2 |
團體訴訟之當事人適格的類型化分析 |
||
占善剛 |
法學評論 |
3 |
論民事訴訟中自由心證主義的例外 |
||
劉學在;韓曉琪 |
環球法律評論 |
4 |
巴西集合訴訟制度介評 |
||
李傲 |
環球法律評論 |
4 |
法官引領下的印度公益訴訟制度 |
||
徐晨 |
環球法律評論 |
4 |
韓國公益訴訟述評 |
||
喬雄兵 |
法學評論 |
4 |
也論美國的審前證據開示制度 |
||
7 |
西南政法大學 |
汪祖興 |
法學研究 |
1 |
仲裁機構民間化的境遇及改革要略 |
陳飏 |
現代法學 |
1 |
親子關系訴訟中的血緣鑒定之強制性 |
||
廖中洪 |
現代法學 |
2 |
民事間接強制執行適用原則研究 |
||
汪祖興;歐明生 |
現代法學 |
3 |
試論訴訟證明標準的客觀真實與一元制 |
||
段文波 |
環球法律評論 |
4 |
日本民事訴訟法上部分請求學說與判例評說 |
||
段文波 |
現代法學 |
5 |
請求權競合論:以訴之選擇性合并為歸宿 |
||
趙澤君 |
現代法學 |
5 |
關于匿名訴訟的立法思考 |
||
5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湯維建 |
法學家 |
3 |
挑戰與應對:民行檢察監督制度的新發展 |
肖建國 |
政法論壇 |
3 |
執行標的實體權屬的判斷標準 |
||
肖建國 |
法學家 |
4 |
人大民事訴訟法學的特點與貢獻 |
||
張自合 |
法律科學 |
4 |
論私文書證明力的推定規則 |
||
陳桂明;趙蕾 |
法學家 |
6 |
中國特別程序論綱 |
||
4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潘劍鋒 |
比較法研究 |
4 |
論法院調解與糾紛解決之關系 |
趙秀舉 |
中外法學 |
4 |
論現代社會的民事執行危機 |
||
傅郁林 |
中外法學 |
5 |
證明責任的特別規則及其正當性 |
||
高薇 |
法學家 |
6 |
論訴訟與仲裁關系中的既判力問題 |
||
4 |
河南大學法學院 |
吳澤勇 |
中國法學 |
1 |
一個群體性法律保護的完美方案 |
吳澤勇 |
清華法學 |
4 |
論德國法上的團體不作為之訴 |
||
吳澤勇 |
法學家 |
5 |
群體性糾紛解決機制的建構原理 |
||
吳澤勇 |
法學 |
7 |
瑞典的群體性糾紛解決機制分析 |
||
3 |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
李浩 |
法學研究 |
3 |
民事訴訟當事人的自我責任 |
李浩 |
法學家 |
3 |
論民事訴訟當事人的申請調查取證權 |
||
李浩 |
中外法學 |
6 |
寧可慢些,但要好些 |
||
3 |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 |
甄貞;溫軍 |
法學家 |
3 |
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中的職權配置研究 |
郭興蓮;曹琳 |
法學家 |
3 |
民事執行檢察監督的范圍、方式及相關的程序設計 |
||
王志坤;黃筆鏡 |
法學家 |
3 |
民事檢察的面相 |
||
2 |
清華大學法學院 |
百曉鋒 |
清華法學 |
3 |
論案外人異議之訴的程序構造 |
王亞新 |
法學家 |
4 |
司法成本與司法效率 |
||
2 |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
熊躍敏 |
中國法學 |
5 |
民事訴訟中法院釋明的實證分析 |
郭翔 |
清華法學 |
2 |
民事地域管轄與立案審查制度的沖突與協調 |
||
2 |
南京大學法學院 |
嚴仁群 |
中國法學 |
2 |
部分請求之本土路徑 |
嚴仁群 |
法律科學 |
3 |
實體法:請慎入程序法之域 |
||
2 |
華東政法大學 |
陳剛;程麗莊 |
法律科學 |
6 |
我國民事訴訟的法律效力制度再認識 |
洪冬英 |
法學 |
10 |
民事訴訟中推定的運用與規制 |
||
2 |
湘潭大學法學院 |
廖永安 |
中國法學 |
4 |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對我國民事送達制度的再思考 |
李喜蓮 |
法律科學 |
2 |
法院調解優先的冷思考 |
||
2 |
山東經濟學院法學院 |
趙信會 |
現代法學 |
6 |
民事證人評價制度的技術建構 |
趙信會 |
法律科學 |
2 |
英美證據評價制度的定位 |
||
1 |
中國政法大學 |
紀格非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6 |
邊沁證據法學思想的當代解讀 |
1 |
吉林大學法學院 |
霍海紅 |
法學研究 |
1 |
證明責任配置裁量權之反思 |
1 |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
宋小海 |
中外法學 |
4 |
論民事抗訴制度的程序法定位 |
1 |
中山大學法學院 |
蔡彥敏 |
法學評論 |
4 |
“齊二藥”假藥案民事審判之反思 |
1 |
廈門大學法學院 |
盧正敏 |
現代法學 |
1 |
論錯誤拍賣第三人財產的法律效力 |
1 |
山東大學法學院 |
于海防 |
法律科學 |
5 |
涉網絡案件民事訴訟地域管轄問題的一般性研究 |
1 |
復旦大學法學院 |
章武生 |
法學家 |
5 |
案外人異議之訴研究 |
1 |
四川大學法學院 |
郭松 |
清華法學 |
3 |
人民調解解紛數量為何下降? |
1 |
南昌大學法學院 |
胡學軍 |
清華法學 |
4 |
法官分配證明責任 |
1 |
鄭州大學法學院 |
張嘉軍 |
法學家 |
2 |
論訴訟契約的效力 |
1 |
煙臺大學法學院 |
史長青 |
法學評論 |
1 |
我國臺灣地區鄉鎮市調解走勢之研究 |
1 |
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 |
陳杭平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2 |
社會轉型、法制化與法院調解 |
1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
王福華 |
法學家 |
6 |
費用推動程序 |
1 |
浙江工商大學訴訟法研究中心 |
舒瑤芝 |
政法論壇 |
6 |
民事證據契約效力探析 |
1 |
華僑大學法學院 |
陳慰星 |
現代法學 |
4 |
民事訴訟當事人行為選擇下的訴訟構造及其活化 |
1 |
天津師范大學法學院 |
郭小冬 |
法學家 |
2 |
論保全訴訟中被申請人利益的保障 |
1 |
南京審計學院法學院 |
任凡 |
法律科學 |
6 |
論美國法院對聽審請求權的保障 |
1 |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 |
葉榅平 |
法商研究 |
6 |
論我國合議庭制度的完善 |
1 |
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 |
劉秀明 |
現代法學 |
5 |
對兩大法系“缺席判決主義”本質之思考 |
1 |
廣東外語外貿法學院 |
常廷彬 |
法學家 |
2 |
民事判決既判力主觀范圍研究 |
1 |
湖北經濟學院法學系 |
陳嫻靈 |
法學評論 |
6 |
許可執行之訴:強制執行程序中當事人適格之救濟 |
1 |
華北電力大學人文學院 |
王學棉 |
清華法學 |
5 |
訴訟證明的基礎理論研究 |
1 |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 |
張友好 |
法律科學 |
5 |
論證明妨礙法律效果之擇定 |
1 |
山東科技大學文法學院 |
王次寶 |
清華法學 |
1 |
反思“協動主義” |
1 |
鄭州輕工業學院法政系 |
鄭世保 |
法律科學 |
3 |
事實推定與證明責任 |
1 |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
雷運龍 |
政法論壇 |
6 |
民事執行和解制度的理論基礎 |
1 |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 |
潘度文 |
法學家 |
3 |
民事檢察在民事訴訟中的空間及路徑探討 |
(以上數據由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搜集整理,轉載務必標明出處)
相關鏈接:
憲法學·2010年科研單位論文數統計/html/fxpd/4368.shtml
刑法學·2010年科研單位論文數統計/html/fxpd/4390.shtml
民法學·2010年科研單位論文數統計/html/fxpd/4391.shtml
行政法學·2010年科研單位論文數統計/html/fxpd/4371.shtml
刑訴法學·2010年科研單位論文數統計/html/fxpd/4389.shtml
商法學·2010年科研單位論文數統計/html/fxpd/4394.shtml
經濟法學·2010年科研單位論文數統計/html/fxpd/4395.shtml
法制史學·2010年科研單位論文數統計/html/fxpd/4363.shtml
國際公法學·2010年科研單位論文數統計/html/fxpd/4431.shtml
國際私法學·2010年科研單位論文數統計/html/fxpd/4432.shtml
國際經濟法學·2010年科研單位論文數統計/html/fxpd/44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