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總體評價
依據(jù)我部發(fā)布的“憲法學·2010年度各科研單位發(fā)表論文數(shù)統(tǒng)計”(/html/fxpd/4368.shtml),憲法學在15種主要期刊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76篇,占總數(shù)1431篇中的5.31%,在所列的13門學科中,所發(fā)論文總數(shù)居于第8位,排在民法學、法理學、刑法學、經(jīng)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法制史、行政法學等學科之后,僅高于民訴法學、商法學和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jīng)濟法。其中,發(fā)表在三大權威刊物上的論文7篇,占總數(shù)180篇的3.89%。與2009年度相關指標比較看,數(shù)量減少了36篇,占總數(shù)的比例下降了2.65個百分點,在各學科排名中由第4位下滑到第8位。
從憲法學所發(fā)表的論文看,研究主題比較分散,也許是整體下滑的原因之一。除近年來形成的注重憲法學說史和憲法發(fā)展史的研究、憲法學方法論的研究和合憲性解釋的研究成為階段性熱點外,憲法學研究尚沒有產(chǎn)生主題相對集中、有分量的成果。這一方面與憲法學所特有的與社會具體生活結合不夠緊密、憲法學本身發(fā)展不夠成熟、憲法學者還沒有形成共同的問題意識等有關外;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與憲法學者缺乏緊抓熱點深入挖掘的實證研究傳統(tǒng)有關,因為在2010年,憲法性法律《選舉法》、《代表法》等相繼修改,除少數(shù)學者參與修改或進行研究外,進入統(tǒng)計的論文幾乎都沒有涉及該類主題。
二、研究隊伍總體評價
以科研機構為單位統(tǒng)計,76篇論文的作者共來自36家法學科研機構。其中,發(fā)表4篇以上的單位僅6家,發(fā)表2篇以上的單位13家。而2009年的111篇論文作者共來自48家科研機構,發(fā)表2篇以上的單位也有24家之多。在今年發(fā)表論文的36家法學科研機構中,有16家新的科研單位。同時也可以看出,去年的48家科研機構中,有20家科研單位今年沒有發(fā)表論文。一般來說,單位發(fā)表論文的持續(xù)性依賴于學術隊伍數(shù)量的保障,很多單位僅靠一位學者組成一個學科,學科建設的力度亟需加強。
從作者構成看,在今年的71名作者中,有55名新作者。有17名作者連續(xù)兩年都有論文發(fā)表,而去年的99名作者中,有83名作者今年沒有發(fā)表論文。這一方面說明憲法學研究隊伍已具一定規(guī)模,且形成了較穩(wěn)定的學者群。同時,單個作者持續(xù)發(fā)表論文的能力有待提升。今年發(fā)表2篇以上的作者有7人,分別是
從近兩年作者發(fā)表論文的總數(shù)量看(見附表),著名學者
三、法學院排名分析
由于今年論文發(fā)表總數(shù)有所減少,發(fā)表3篇以上的單位共有10家,且可躋身前7名。發(fā)表3篇論文的名次、單位、作者等情況請見下表:
名次 |
單位名稱 |
文章數(shù) |
三大 期刊 |
作 者 |
1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8 |
2 |
韓大元(3)、胡錦光(1)、王旭(2)、王貴松(1)、 張龑(1) |
2 |
中國政法大學 |
7 |
1 |
王人博(1)、蔡定劍(1)、薛小建(2)、謝立斌(1)、趙宏(1)、吳淞豫(1)、 祝捷(第2作者) |
3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5 |
0 |
張千帆(2)、陳端洪(1)、田飛龍(1) |
3 |
武漢大學法學院 |
5 |
0 |
周葉中(1)、秦前紅(1)、江國華(2)、劉茂林(1)、徐亦鵬(第2作者)、祝捷(第2作者) |
3 |
華東政法大學 |
5 |
|
童之偉(1)、劉松山(1)、姚麗霞(1)、刁振嬌(1)、姚岳絨(1) |
6 |
廈門大學法學院 |
4 |
|
朱福惠(1)、李琦(1)、 郭春鎮(zhèn)(1)、周剛志(1) |
7 |
西南政法大學 |
3 |
|
陳建平(1)、徐泉(1)、 雷勇(1) |
7 |
東南大學法學院 |
3 |
|
汪進元(1)、龔向和(1)、陳道英(1) |
7 |
山東大學法學院 |
3 |
0 |
姜峰(2)、夏澤祥(1) |
7 |
湘潭大學法學院 |
3 |
|
歐愛民(1)、涂四益(1)、賀鑒(1) |
上述10家單位發(fā)表了46篇論文,占了全部論文的60%。從上表可見:
1.整體表現(xiàn)不容樂觀。
名列第一的有8篇,發(fā)表5篇以上有5家,發(fā)表2篇以上的單位僅13家,說明各校憲法學科中,除領先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等傳統(tǒng)優(yōu)勢學科表現(xiàn)穩(wěn)定外,其他單位表現(xiàn)均不夠持續(xù)。憲法學在2010年整體實力有所下降,名次滑落到刑事訴訟法學、法制史、行政法學等之后。
2.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等傳統(tǒng)優(yōu)勢學科實力雄厚,穩(wěn)居前三甲。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
3.中國政法大學、山東大學法學院、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等進步明顯。
去年的學科盤點中,中國政法大學、浙江大學僅發(fā)表2篇論文,山東大學法學院沒有論文發(fā)表,被重點提醒。以上三個單位今年均有明顯改進,尤其是中國政法大學表現(xiàn)搶眼,共發(fā)表7篇論文,躍居年度排名第2位,兩年的總數(shù)達到9篇,躋身第二陣營。山東大學法學院也發(fā)表3篇論文,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發(fā)表2篇論文,且均是年輕作者發(fā)表,較去年有很大改善,發(fā)展前景較好。
4.廈門大學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穩(wěn)步發(fā)展。
華東政法大學去年有
5.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四川大學法學院有滑坡嫌疑,鄭州大學法學院、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依然鮮有改善。
四川大學法學院去年表現(xiàn)不俗,今年沒有發(fā)表論文。清華大學法學院去年發(fā)表論文較多,今年有所下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今年僅發(fā)表2篇論文。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去年發(fā)表3篇,在去年排名靠后,今年和鄭州大學法學院都沒有發(fā)表論文(
6.東南大學法學院、湘潭大學法學院表現(xiàn)值得關注。
湘潭大學法學院發(fā)表3篇論文,由三名作者貢獻。東南大學法學院發(fā)表2篇論文,加上去年的1篇,總數(shù)達到4篇,從發(fā)表論文的作者看,該校憲法學
附:2009、2010年發(fā)表論文總數(shù)統(tǒng)計表
|
名次 |
單位名稱 |
文章數(shù) |
三大 期刊 |
2009年 作者 |
2010年 作者 |
第 1 陣 營 |
1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17 |
3 |
許崇德(1)、韓大元(3)、胡錦光(1)、曲相霏(2)、鄭磊(1)、王書成(1) |
韓大元(3)、胡錦光(1)、王旭(2)、王貴松(1)、張龑(1) |
2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12 |
1 |
張千帆(3)、強世功(1)、翟小波(1)、李忠夏(1)、楊世建(1) |
張千帆(2)、陳端洪(1)、田飛龍(1) |
|
3 |
武漢大學法學院 |
11 |
0 |
周葉中(2)、秦前紅(2)、程關松(1)、莊漢(1) |
周葉中(1)、秦前紅(1)、江國華(2)、劉茂林(1)、徐亦鵬(第2作者)、祝捷(第2作者) |
|
第 2 陣 營 |
4 |
中國政法大學 |
9 |
|
董璠輿(1)、 汪慶華(1) |
王人博(1)、蔡定劍(1)、薛小建(2)、謝立斌(1)、趙宏(1)、吳淞豫(1)、祝捷(第2作者) |
4 |
華東政法大學 |
9 |
2 |
童之偉(2)、劉松山(2) |
童之偉(1)、劉松山(1)、姚麗霞(1)、刁振嬌(1)、姚岳絨(1) |
|
4 |
廈門大學法學院 |
9 |
|
朱福惠(1)、劉連泰(2)、宋方青(1)、鐘付和(1) |
朱福惠(1)、李琦(1)、郭春鎮(zhèn)(1)、周剛志(1) |
|
7 |
西南政法大學 |
8 |
|
王恒(1)、溫澤彬(1)、張 力(1)、唐忠民(1)、徐以祥(1) |
陳建平、徐泉、雷勇 |
|
第 3 陣 營 |
8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
7 |
2 |
莫紀宏(1)、陳欣新(1)、劉小妹(1)、翟國強(1)、趙建文(1) |
呂芳(1)、黃金榮(1) |
9 |
清華大學法學院 |
6 |
1 |
王振民(1)、程潔(2)、何海波(1)、聶鑫(1) |
翟志勇(1) |
|
10 |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
5 |
|
陳儀(1)、海亮(1)、李炳爍(1) |
周永坤(2) |
|
10 |
四川大學法學院 |
5 |
|
周偉(1)、謝維雁(3)、喻中(1) |
|
|
12 |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
4 |
|
林來梵(1)、 褚宸舸(第2作者)、孫凌(1) |
陳林林(1)、吳恩玉(1) |
|
12 |
西北政法大學 |
4 |
0 |
董和平(2)、虞平 |
常安(1) |
|
12 |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
4 |
|
賀日開(1) 季金華(1) 孫文愷(1) |
季金華(1) |
|
12 |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
4 |
1 |
劉茂林(1)、戚建剛(1)、張紅(1) |
劉茂林(1) |
|
|
12 |
東南大學法學院 |
4 |
|
龔向和(1) |
汪進元(1)、龔向和(1)、陳道英(1) |
第 4 陣 營 |
17 |
山東大學法學院 |
3 |
|
|
姜峰(2)、夏澤祥(1) |
17 |
湘潭大學法學院 |
3 |
|
|
歐愛民(1)、涂四益(1)、賀鑒(1) |
|
17 |
深圳大學法學院 |
3 |
1 |
鄒平學(1)、李薇薇(1) |
董立坤(1)、張淑鈿(第2作者) |
|
17 |
重慶大學法學院 |
3 |
|
陳伯禮(2)、王本存(1)、余俊(第2作者) |
|
|
17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
3 |
|
馬嶺(2)、柳建龍(1) |
|
相關鏈接:
憲法學2009年度核心論文排行分析/html/xjdt/27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