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廣大法學界同仁了解我國各法學科研單位在不同學科的研究狀況對比,我們曾對2009年度重要法學期刊所發表的論文進行統計并在本網站發布。此次,我們又對2010年上半年的相關數據進行了認真統計,然該項工作頗為繁重,統計結果恐存瑕疵,望讀者不吝指正。
現發布2010年度上半年各科研單位發表憲法學論文數的統計表格,我們將于近期先后發布其他學科的統計結果,敬請關注。
篇數 |
單位 |
作者 |
刊物名稱 |
期數 |
文章標題 |
4 |
廈門大學法學院 |
郭春鎮 |
環球法律評論 |
2 |
從“限制權力”到“未列舉權利” |
朱福惠 |
現代法學 |
1 |
我國人民法院裁判文書援引《憲法》研究 |
||
李琦 |
現代法學 |
3 |
尋找學術自由之奧義 |
||
周剛志 |
法學評論 |
3 |
部門憲法釋義學芻議 |
||
3 |
武漢大學法學院 |
江國華 |
法商研究 |
2 |
我國公民非典型參與及其文化隱喻 |
江國華 |
法律科學 |
2 |
論憲法能力 |
||
秦前紅;徐亦鵬 |
法學評論 |
3 |
配額與平等——評我國的高校招生制度 |
||
3 |
湘潭大學法學院 |
賀鑒 |
法律科學 |
2 |
論中國憲法與國際人權法對三代人權的保護 |
歐愛民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2 |
論基本權利保障的技術方案 |
||
涂四益 |
法學評論 |
3 |
從拆遷到征收 |
||
2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王旭 |
中國法學 |
3 |
勞動、政治承認與國家倫理 |
王旭 |
政法論壇 |
1 |
權利、理性與對話的憲法 |
||
2 |
中國政法大學 |
王人博 |
法學研究 |
3 |
水:中國法思想的本喻 |
蔡定劍 |
法學 |
2 |
論彭真對民主法制建設的十大貢獻 |
||
2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陳端洪 |
中外法學 |
1 |
人民既不出場也不缺席 |
張千帆 |
環球法律評論 |
2 |
從二元到合作——從聯邦分權模式的發展趨勢 |
||
2 |
華東政法大學 |
姚麗霞 |
法學 |
1 |
公民結社權在虛擬環境中的運用 |
童之偉 |
法學評論 |
2 |
變革時代中國法學圈中的悲情英雄 |
||
2 |
西南政法大學 |
陳建平 |
現代法學 |
3 |
歷史上中國中央與地方實質性分權的實驗 |
徐泉 |
現代法學 |
3 |
美國行政協定的合憲性分析 |
||
1 |
中國法學會 |
郭道暉 |
法學 |
6 |
當今中國憲政運動思潮述評 |
1 |
清華大學法學院 |
翟志勇 |
政法論壇 |
2 |
中華民族與中國認同 |
1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
呂芳 |
環球法律評論 |
3 |
“巴克利訴瓦奧案”與競選開支限制 |
1 |
西北政法大學 |
常安 |
法律科學 |
2 |
“摸著石頭過河”與“可改可不改的不改” |
1 |
山東大學法學院 |
姜峰 |
政法論壇 |
1 |
違憲審查:一根救命的稻草? |
1 |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
周永坤 |
法商研究 |
1 |
跌宕起伏的中國憲政研究六十年 |
1 |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 |
蔣勁松 |
法學 |
2 |
被選舉權、競選正當性與競選權 |
1 |
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 |
豆星星 |
法商研究 |
3 |
論修憲程序中的公眾參與 |
1 |
復旦大學法學院 |
劉志剛 |
法學評論 |
1 |
基本權利與私法權利的界限 |
1 |
重慶大學法學院 |
高平 |
政法論壇 |
3 |
政治正確與憲法重述 |
1 |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 |
王妍 |
比較法研究 |
3 |
作為憲法權利的自由經商權及其本質探究 |
1 |
中南大學法學院 |
鄧聯繁 |
法學評論 |
1 |
我國現行憲法中“節”的設置研究 |
1 |
廣西大學法學院 |
龍晟 |
環球法律評論 |
3 |
社會國的憲法意義 |
1 |
西南林學院 |
馬平 |
環球法律評論 |
1 |
尊嚴與自由:憲法的價值靈魂 |
1 |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
王書成 |
法學研究 |
2 |
合憲性推定的正當性 |
1 |
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 |
董立坤;張淑鈿 |
法學研究 |
3 |
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的違反基本法審查權 |
1 |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
殷嘯虎 |
法學 |
1 |
論憲法在特別行政區的適用 |
1 |
萬盛國際律師事務所 |
王紹喜 |
環球法律評論 |
1 |
論憲法裁決中的實體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