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 計 說 明
為了讓廣大法學界同仁了解我國各法學科研單位在不同學科的研究狀況對比,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決定:根據學科分類的不同,對2009年度重要法學期刊所發表的論文進行統計并予以發布。以后我部將繼續發布年中、年度相關統計數據。
由于該項工作任務繁重,因此我們僅選取了《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法商研究》、《政法論壇》、《中外法學》、《法律科學》、《現代法學》、《法學》、《法學評論》、《法制與社會發展》、《環球法律評論》、《法學家》、《比較法研究》、《清華法學》等共15種刊物。有鑒于此,我們所發布信息未必能全面、準確地反映某科研單位在具體學科上的研究實力。
該項工作涵蓋法理學、法律史學、憲法學、行政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國際公法學、國際私法學和國際經濟法學等13門學科。我們本著對各科研單位客觀、負責的態度進行認真統計,然其結果難免存在瑕疵,望讀者不吝指正。
現發布2009年度各科研單位發表行政法學論文數的統計表格,我們將于近期先后發布其他學科的統計結果,敬請關注。
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
2010年5月2日
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 行政法學 論文數統計(86篇) |
|||||
篇數 |
單位 |
作者 |
刊物名稱 |
期數 |
文章標題 |
8 |
中國政法大學 |
劉飛 |
中國法學 |
2 |
試論民營化對中國行政法制之挑戰 |
劉善春 |
政法論壇 |
4 |
論行政程序舉證責任 |
||
張莉 |
中外法學 |
2 |
行政機關與公務員侵權賠償責任分擔 |
||
王天華 |
清華法學 |
3 |
行政裁量與判斷過程審查方式 |
||
鄒愛華 |
政法論壇 |
3 |
被征地農民的補償權與社會保障權 |
||
王青斌 |
法律科學 |
3 |
論行政規劃中的私益保護 |
||
林鴻潮 |
法學家 |
2 |
論應急預案的性質和效力 |
||
應星 徐胤 |
政法論壇 |
6 |
“立案政治學”與行政訴訟率的徘徊 |
||
6 |
清華大學法學院 |
何海波 |
中國法學 |
4 |
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要件 |
何海波 |
法學研究 |
1 |
司法判決中的正當程序原則 |
||
何海波 |
中外法學 |
3 |
何以合法? 對“二奶繼承案”的追問 |
||
何海波 |
政法論壇 |
5 |
正當程序原則的正當性 |
||
余凌云 |
法商研究 |
2 |
對不確定的法律概念予以確定化之途徑 |
||
余凌云 |
清華法學 |
1 |
行政訴訟法是行政法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嗎? |
||
6 |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
胡建淼 吳恩玉 |
中國法學 |
1 |
行政主體責令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屬性 |
章劍生 |
法學研究 |
2 |
對違反法定程序的司法審查 |
||
章劍生 |
法商研究 |
1 |
行政許可審查標準:形式抑或實質 |
||
李訓民 |
法學 |
2 |
給付行政之理論與實務 |
||
魏瓊 |
法學 |
9 |
反行政性壟斷執法模式的現實與理想 |
||
杜儀方 |
現代法學 |
3 |
從“三鹿事件”看我國行政不作為賠償的法律空間 |
||
5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袁曙宏 韓春暉 |
法學研究 |
6 |
公法傳統的歷史進化與時代傳承 |
沈巋 |
法商研究 |
3 |
食品免檢制之反思 |
||
王錫鋅 |
法商研究 |
1 |
當代行政的“民主赤字”及其克服 |
||
王錫鋅 |
清華法學 |
2 |
行政正當性需求的回歸 |
||
李國興 |
中外法學 |
6 |
超越“生存照顧”的給付行政 |
||
4 |
最高人民法院 |
江必新 |
法學研究 |
5 |
行政行為效力判決之基準與規則 |
江必新 |
法學 |
6 |
論行政案件的受理標準 |
||
江必新 |
法學 |
12 |
行政法治理念的反思與重構 |
||
江必新 |
現代法學 |
1 |
行政法學研究應如何回應服務型政府的實踐 |
||
4 |
蘇州大學法學院 |
黃學賢 |
中國法學 |
5 |
形式作為而實質不作為行政行為探討 |
章志遠 |
中國法學 |
2 |
民營化、規制改革與新行政法的興起 |
||
黃學賢 |
法學 |
8 |
行民交叉案件處理之探究 |
||
楊海坤 |
法學 |
3 |
經濟危機的公法應對 |
||
4 |
上海政法學院 |
關保英 |
法律科學 |
4 |
行政公益訴訟的范疇研究 |
關保英 |
比較法研究 |
1 |
行政法學體系全球趨同之解析 |
||
關保英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5 |
行政強制征收的程序控制探討 |
||
關保英 |
現代法學 |
3 |
論行政主體義務的法律意義 |
||
3 |
西南政法大學 |
譚宗澤 |
現代法學 |
2 |
國家教育考試機構法律地位研究 |
王學輝 |
法商研究 |
6 |
超越程序控權:交往理性下的行政裁量程序 |
||
張向東 |
現代法學 |
5 |
城市房屋拆遷法律性質之定位 |
||
3 |
華東政法大學 |
沈福俊 |
法學 |
9 |
建立與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相適應的保密制度 |
尹曉紅 |
法學 |
2 |
地方政府救樓市的法律評析 |
||
程金華 |
中國社會科學 |
6 |
中國行政糾紛解決的制度選擇 |
||
3 |
吉林大學法學院 |
崔卓蘭,劉福元 |
法律科學 |
6 |
行政自制的可能性分析 |
于立深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2 |
論政府的信息形成權及當事人義務 |
||
于立深 |
法學家 |
3 |
概念法學和政府管制背景下的新行政法 |
||
3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
葉必豐 |
中國法學 |
5 |
具體行政行為框架下的政府信息公開 |
何淵 |
環球法律評論 |
6 |
美國的區域法制協調 |
||
徐健 |
現代法學 |
3 |
行政任務的多元化與行政法的結構性變革 |
||
3 |
南開大學法學院 |
趙正群 宮 雁 |
法學評論 |
1 |
美國的信息公開訴訟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
趙正群 董 妍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6 |
中國大陸首批信息公開訴訟案件論析(2002—2008) |
||
宋華琳 |
清華法學 |
3 |
基層行政執法裁量權研究 |
||
2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王貴松 |
法學家 |
2 |
行政裁量的內在構造 |
王貴松 |
法學評論 |
3 |
行政裁量權收縮之要件分析 |
||
2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戚建剛 |
法學研究 |
5 |
風險認知模式及其行政法制之意蘊 |
戚建剛 |
法商研究 |
5 |
風險規制過程合法性之證成 |
||
2 |
南京大學法學院 |
王太高 |
法商研究 |
5 |
論我國行政許可延續立法之完善 |
胡敏潔 |
法學家 |
6 |
專業領域中行政解釋的司法審查 |
||
2 |
重慶大學法學院 |
胡光志 靳文輝 |
法學評論 |
6 |
國家干預經濟中“政府失靈”的人性解讀及控制 |
袁文全 |
法學評論 |
5 |
論公共政策對契約自由原則的矯正 |
||
2 |
國家行政學院 |
宋功德 |
清華法學 |
3 |
行政裁量控制的模式選擇 |
楊小軍 |
法商研究 |
4 |
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之反思 |
||
2 |
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 |
張淑芳 |
中國法學 |
6 |
論社會行政法的范疇及規制模式研究 |
劉素英 |
現代法學 |
5 |
行政許可的性質與功能分析 |
||
2 |
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
崔卓蘭 劉福元 |
中國法學 |
4 |
論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內部控制 |
崔卓蘭 劉福元 |
法商研究 |
3 |
行政自制理念的實踐機制:行政內部分權 |
||
2 |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 |
羅文燕 |
法商研究 |
2 |
服務型政府與行政法轉型 |
鄭春燕 |
法學研究 |
3 |
服務理念下的程序裁量及其規制 |
||
1 |
武漢大學法學院 |
徐繼超 |
法學評論 |
1 |
論我國依法行政與憲法教育之關系 |
1 |
山東大學法學院 |
肖金明 |
現代法學 |
3 |
政府系統副職職能轉型、規模控制與組織法治 |
1 |
廈門大學法學院 |
孫麗巖 |
比較法研究 |
3 |
行政行為中的意思表示 |
1 |
西北政法大學 |
嚴琦華 |
法律科學 |
1 |
公共危機處置:從戰略決策的切入到戰術模式的運轉 |
1 |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
張紅 |
政法論壇 |
2 |
行政賠償責任與民事賠償責任之關系及其處理 |
1 |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 |
高秦偉 |
法商研究 |
1 |
美國行政法中正當程序的“民營化”及其啟示 |
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 |
高國柱 |
清華法學 |
1 |
全球化背景下政府管制的沖突與協調 |
1 |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
楊登峰 |
法學研究 |
6 |
程序違法行政行為的補正 |
1 |
山西大學法學院 |
趙銀翠 |
法學家 |
3 |
行政過程中的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研究 |
1 |
湖南大學法學院 |
屈茂輝 周志芳 |
法學研究 |
3 |
中國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研究 |
1 |
遼寧大學法學院 |
劉大偉 唐要家 |
法商研究 |
4 |
社會公共組織參與管制優勢的法經濟學分析 |
1 |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
張德峰 |
政法論壇 |
2 |
宏觀調控主體法律責任的性質 |
1 |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 |
肖明 |
法學 |
10 |
“先行先試”應符合法治原則 |
1 |
南昌大學立法研究中心 |
肖 萍 裴春光 |
法學評論 |
1 |
行政裁判執行制度研究 |
1 |
曲阜師范大學法學院 |
孫秀君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3 |
行政法發展的理論反思 |
1 |
華僑大學法學院 |
陳斯彬 |
環球法律評論 |
6 |
作為行為和制度的行政指導 |
1 |
江蘇淮陰工學院 |
鄧剛宏 |
中國法學 |
5 |
論我國行政訴訟功能模式及其理論價值 |
1 |
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 |
楊君佐 |
法學家 |
4 |
發達國家網絡信息內容治理模式 |
相關鏈接:
2009年度法學各學科論文發表情況統計與分析(/html/xjdt/2600.html)
民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589.html)
民事訴訟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01.html)
刑法學·2009年度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07.html)
刑事訴訟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10.html)
行政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11.html)
法制史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14.html)
商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19.html)
國際公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31.html)
國際私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32.html)
國際經濟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33.html)
法理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