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廣大法學界同仁了解我國各法學科研單位在不同學科的研究狀況對比,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決定:根據學科分類的不同,對2009年度重要法學期刊所發表的論文進行統計并予以發布。以后我部將繼續發布年中、年度相關統計數據。
由于該項工作任務繁重,因此我們僅選取了《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法商研究》、《政法論壇》、《中外法學》、《法律科學》、《現代法學》、《法學》、《法學評論》、《法制與社會發展》、《環球法律評論》、《法學家》、《比較法研究》、《清華法學》等共15種刊物。有鑒于此,我們所發布信息未必能全面、準確地反映某科研單位在具體學科上的研究實力。
該項工作涵蓋法理學、法律史學、憲法學、行政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國際公法學、國際私法學和國際經濟法學等13門學科。我們本著對各科研單位客觀、負責的態度進行認真統計,然其結果難免存在瑕疵,望讀者不吝指正。
現發布2009年度各科研單位發表法制史學論文數的統計表格,我們將于近期先后發布其他學科的統計結果,敬請關注。
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
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 法制史學 論文數統計(84篇) |
|||||
篇數 |
單位 |
作者 |
刊物名稱 |
期數 |
文章標題 |
12 |
中國政法大學 |
張晉藩 |
中國法學 |
5 |
論中華法制文明的幾個問題 |
曾爾恕 |
比較法研究 |
3 |
面向21世紀的日本司法制度改革 |
||
張晉藩 |
政法論壇 |
5 |
總結過去 開拓未來 |
||
張中秋 |
政法論壇 |
2 |
法律文化交流的一般原理及其作用 |
||
崔永東 |
政法論壇 |
1 |
漢唐律中反映的和諧理念 |
||
張生 |
比較法研究 |
3 |
王寵惠與中國法律近代化 |
||
金眉 |
政法論壇 |
4 |
論中國古代婚姻家庭繼承法律的精神與意義 |
||
曹義孫 |
比較法研究 |
5 |
孔子律例與群書案情 |
||
李青 |
政法論壇 |
4 |
中國法律近代化的開端 |
||
卞修全 |
比較法研究 |
4 |
南京國民政府的行政法律意識研究 |
||
劉馨 林樂鳴 |
比較法研究 |
2 |
我國監獄期刊的肇端 |
||
郭相宏 |
現代法學 |
6 |
沈鈞儒地方自治思想探析 |
||
4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曾憲義 |
中國法學 |
4 |
關于中國傳統調解制度的若干問題研究 |
馬小紅 |
政法論壇 |
1 |
“確定性”與中國古代法 |
||
閔冬芳 |
法學 |
2 |
中國古代“謀殺”概念的形成與演變 |
||
謝冬慧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4 |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民事審判監督機制研究 |
||
4 |
清華大學法學院 |
陳新宇 |
清華法學 |
4 |
規則與情理 |
陳新宇 |
政法論壇 |
4 |
近代清華法政教育研究(1909-1937) |
||
聶鑫 |
清華法學 |
5 |
中西之間的民國監察院 |
||
聶鑫 |
政法論壇 |
1 |
從三法司到司法院 |
||
4 |
西南政法大學 |
俞榮根 |
現代法學 |
3 |
親屬權利的法律之痛 |
曾代偉 |
現代法學 |
6 |
“漢土疆界碑”銘文解讀 |
||
邵方 |
法學評論 |
4 |
西夏的訴訟審判制度初探 |
||
胡仁智 |
現代法學 |
2 |
漢律中的縣道官“斷獄”權探析 |
||
4 |
西北政法大學 |
閆曉君 |
現代法學 |
4 |
唐律“格殺勿論”淵流考 |
閆曉君 |
法律科學 |
1 |
張家山漢簡《亡律》考論 |
||
馮卓慧 |
法律科學 |
4 |
從傳世的和新出土的陜西金文及先秦文獻看西周的民事訴訟制度 |
||
李娟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4 |
革命傳統與西方現代司法理念的交鋒及其深遠影響 |
||
4 |
吉林大學法學院 |
霍存福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6 |
漢語歇后語的法律文化概觀 |
呂 麗 游津波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6 |
禮儀犯罪再論 |
||
呂麗 張姍姍 劉曉林 馮學偉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1 |
中國法律史學發展30年理論創新回顧 |
||
潘宇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2 |
清代州縣審判中對訟師的禁制及原因分析 |
||
4 |
四川大學法學院 |
里贊 |
法學研究 |
5 |
司法或政務:清代州縣訴訟中的審判問題 |
里贊 |
現代法學 |
5 |
清代州縣審斷的靈活性 |
||
里贊 |
法學 |
3 |
中國法律史研究中的方法、材料和細節 |
||
喻中 |
比較法研究 |
6 |
韓非天下第一 |
||
3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
徐爽 |
政法論壇 |
5 |
《欽定憲法大綱》與清王朝的命運 |
張群 |
法商研究 |
1 |
住房制度改革30年:從法律史角度的考察 |
||
王沛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5 |
“獄刺”背景下的西周族產析分 |
||
3 |
武漢大學法學院 |
陳曉楓 解國臣 |
法學評論 |
6 |
秩序統一中的惟良折獄 |
付春揚 |
法學評論 |
4 |
從宗祧制度的廢除看法律變遷之諸因素 |
||
柳正權 |
法學評論 |
5 |
中國法律文化研究范式之審視 |
||
3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李啟成 |
中外法學 |
4 |
從衙門到法庭 |
鄧峰 |
中外法學 |
2 |
清末變法的法律經濟學解釋 為什么中國學習了大陸法? |
||
于明 |
環球法律評論 |
2 |
愛德華·柯克爵士與英國法學近代化 |
||
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 |
羅昶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2 |
中國古代司法的觀念和制度略論 |
羅昶 |
比較法研究 |
6 |
中國古代曲法伸情若干問題研究 |
||
蔣燕玲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6 |
論華北人民政府時期婚姻法的價值取向 |
||
3 |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 |
李紅海 |
環球法律評論 |
2 |
普通法的歷史之維 |
俞江 |
法學 |
1 |
論清代九卿定議 |
||
俞江 |
政法論壇 |
5 |
“法律”:語詞一元化與概念無意義 |
||
2 |
華東政法大學 |
何勤華 |
中國法學 |
4 |
論新中國法和法學的起步 |
李婧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1 |
民國時期錢業習慣法與國家法的沖突 |
||
2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范忠信 |
中國法學 |
5 |
專職法司的起源與中國司法傳統的特征 |
張國安 |
法學評論 |
2 |
論中國古代監察制度及其現代借鑒 |
||
2 |
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 |
龔汝富 |
法商研究 |
5 |
民國時期監督慈善團體立法及其啟示 |
龔汝富 |
法律科學 |
2 |
淺議明清訟學對地方司法審判的雙重影響 |
||
2 |
南京大學法學院 |
張仁善 |
中國法學 |
3 |
尋求法律與社會的平衡 |
張仁善 |
政法論壇 |
2 |
半個世紀的“立法秀” |
||
2 |
南開大學法學院 |
侯欣一 |
法學 |
12 |
地方經驗與法官任職地域回避 |
岳純之 |
比較法研究 |
6 |
論唐代的女性犯罪及其法律懲治 |
||
2 |
重慶大學法學院 |
張曉蓓 |
法學研究 |
4 |
清代冕寧訴狀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糾紛解決機制 |
王志林 |
政法論壇 |
4 |
清代駁審制度考論 |
||
2 |
蘇州大學法學院 |
方瀟 |
環球法律評論 |
6 |
中國傳統禮法規制下的身體歸屬及其在近代的法律轉向 |
方瀟 |
中外法學 |
2 |
醫人醫國:醫學對唐代司法的影響 |
||
2 |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 |
鄧建鵬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3 |
清朝訴訟代理制度研究 |
宋玲 |
政法論壇 |
3 |
清末民初行政訴訟制度中的本土因素 |
||
2 |
云南大學法學院 |
汪雄濤 |
環球法律評論 |
5 |
明清判牘中的親屬爭訟 |
汪雄濤 |
法學評論 |
2 |
證據定讞:明清訴訟的事實之維 |
||
1 |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
宋大琦 |
政法論壇 |
5 |
不是天理,便是人欲 |
1 |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
胡銘 |
政法論壇 |
4 |
冤案背后的程序邏輯 |
1 |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 |
孫光妍 郭海霞 |
法學研究 |
2 |
哈爾濱解放區法制建設中的蘇聯法影響 |
1 |
河南大學法學院 |
程漢大 |
環球法律評論 |
2 |
亨利二世司法改革新論 |
1 |
湖南大學法學院 |
李棟 |
環球法律評論 |
2 |
英國普通法的"技藝理性" |
1 |
江蘇大學法學院 |
張先昌 |
法學研究 |
3 |
中國古代的皇權與法律 |
1 |
山西大學法學院 |
周子良 |
政法論壇 |
3 |
山西票號習慣法初探 |
1 |
鄭州大學法學院 |
梁鳳榮 |
法學研究 |
1 |
《呂刑》在中國法律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
1 |
南京工業大學法學院 |
李鳳鳴 |
政法論壇 |
6 |
詩情法意:唐宋詩中的法律世界 |
1 |
西華師范大學法學院 |
吳佩林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4 |
萬事胚胎于州縣乎:《南部檔案》所見清代縣丞、巡檢司法 |
1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 |
張建成 |
法學評論 |
5 |
唐代“擬判”考 |
1 |
陜西寶雞文理學院 |
田東奎 |
政法論壇 |
5 |
健訟與明清水權訴訟 |
1 |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
朱紅林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3 |
戰國時期國家法律的傳播 |
1 |
廣東商學院 |
柯 衛 馬作武 |
法學評論 |
3 |
楊朱思想的法學解讀 |
1 |
加利福利亞大學歷史系 |
楊柳 |
中外法學 |
3 |
市場、法律與地方習慣 清代臺灣的胎借 |
(以上信息由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編輯,轉載務必載明出處) |
相關鏈接:
2009年度法學各學科論文發表情況統計與分析(/html/xjdt/2600.html)
民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589.html)
民事訴訟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01.html)
刑法學·2009年度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07.html)
刑事訴訟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10.html)
行政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11.html)
法制史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14.html)
商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19.html)
國際公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31.html)
國際私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32.html)
國際經濟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33.html)
法理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