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第三人在支付文件上簽注“代付”內容構成債務加入
——蚌埠中院判決陳某某訴四川路橋公司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發布日期:2021-05-31  來源:《人民法院報》2021年5月27日第05版

裁判要旨 

在民法典施行前,第三人同意代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付款義務的,應當認定為債務加入,可以適用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判決其承擔連帶責任。

【案情】

2014年11月,四川路橋公司承接“G206南段上洪村三岔路口—淮南界”公路一標段建設工程后,分別與萱澤公司、坤宇公司簽訂合同,約定由萱澤公司提供原材料,坤宇公司提供勞務。該兩公司均委托郭某為工程負責人。2016年下半年,郭某將部分路段交由陳某某施工。2017年春節前,陳某某完成施工。施工期間,通過郭某申請,四川路橋公司直接向陳某某支付了部分施工費用。2018年3月15日,陳某某向郭某及四川路橋公司G206項目部提供《委托支付明細》一份,載有“經核算勞務總費用180萬元,現委托貴項目部代為支付”等內容。當日,郭某簽字并注有“該款項為最終結算支付”等內容。同年3月25日,四川路橋公司工作人員陳某在《委托支付明細》上簽字并注有“同意由我四川路橋項目部代付陳某某工程款壹佰捌拾萬元整”等內容。后陳某某多次索要該款項未果,遂訴至法院。

【裁判】

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在《委托支付明細》中簽署的內容表明同意加入到坤宇公司對陳某某的債務中來,遂判決四川路橋公司、坤宇公司支付陳某某180萬元及利息。

宣判后,四川路橋公司不服,提起上訴。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四川路橋公司加入債務的意思表示明確。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時間效力規定》)第三條等規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涉及債務加入的認定及民法典債務加入規則的適用問題。

1.債務加入的本質特征。債務加入,又稱并存的債務轉移或并存的債務承擔,民法典“合同的變更和轉讓”章中增設了債務加入規則(第五百五十二條)。由此債務轉移存在免責的債務轉移與并存的債務轉移之分,在并存的債務轉移中,第三人加入債務后,債務人并不擺脫債務,二者承擔連帶債務。

“加入”一詞體現了債務加入的本質特征,即債務人數量的增加,但該詞并非實踐中表示債務承擔的習慣用語。是否構成債務加入,應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進行解釋。“代付”即代而付之,代替他人付款之意,“付”是中心語,“代”是修飾語。根據四川路橋公司所使用的詞句,其直接向陳某某支付180萬元工程款的意愿是明確的。在存在層層轉包、分包的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總承包單位經轉包單位確認后直接向實際施工人支付工程款系較為普遍的行業習慣。本案中,四川路橋公司存在通過郭某申請,直接向陳某某付款的行為,這只是減少了支付環節,一般并不會加重其法律上的付款義務。而且,在究竟是債務轉移還是債務加入意思不清晰時,基于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價值,可以推定為債務加入。陳某某并未作出免除坤宇公司付款義務的意思表示,坤宇公司對其承擔責任亦無異議。故本案符合債務加入的本質特征。

2.債務加入的約束力。債務加入中的第三人實際上履行了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但其與原合同法第六十五條(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三條)規定的代為履行存在本質區別。在代為履行規則中,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系基于債務人與債權人的約定,而該第三人并未作出代為履行的意思表示,代為履行約定僅對債權人和債務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由債務人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而在債務加入中,第三人加入債務的意思表示是核心要件。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條的規定,第三人與債務人約定加入債務并通知債權人,或者當事人向債權人表示愿意加入債務,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明確拒絕的,構成債務加入。債務加入對于債權人有利無害,在該兩種情形下,應當視為第三人與債權人之間成立了債務加入合同,該合同對第三人具有約束力,債權人對其享有履行請求權。本案中,四川路橋公司在《委托支付明細》中作出“代付”的意思表示后,即產生了合同義務,其應受此約束,既不能基于代為履行規則而免責,亦不能以其與坤宇公司之間已結清工程款為由向陳某某行使抗辯權。

3.債務加入規則的溯及力。《時間效力規定》第三條規定,對于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沒有規定而民法典有規定的,可以適用民法典的規定,但是明顯減損當事人合法權益、增加當事人法定義務或者背離當事人合理預期的除外。關于債務加入新增規定的溯及適用可以為司法裁判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有利于填補法律漏洞,便于法官裁判,同時可以規范自由裁量權的行使,維護裁判尺度統一。

債務加入成立時,債權人對債權的實現會產生合理的預期,可能據此作出相應的安排,如第三人不承擔責任,則有違權利保障的宗旨,亦不利于誠信社會的構建。通常情況下,作為一般理性的第三人,系基于其與債務人之間的基礎法律關系而加入債務,即使其承擔了債務,在法律上其權益并不會無辜減損。如前所述,本案符合債務加入的本質特征,因成立債務加入法律關系時尚無相關規定,故可適用民法典關于債務加入的新增規定。

本案案號:(2020)皖0304民初2316號,(2021)皖03民終318號

案例編寫人: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  羅正環

責任編輯: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