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德國家庭暴力現狀及防范經驗
發布日期:2021-03-29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2020年9月26日第03版  作者:石家慧

  在德國,家庭暴力包括發生在私人關系中各種形式的身體、性和精神暴力。這種私人關系不限于婚姻關系,還包括未婚同居、單純的性關系、即將破裂和已經破裂的關系(例如前夫施暴)。暴力發生地點,包括街道和辦公場所等居所外。

  家庭暴力是各國都面臨的一個社會問題,其存在于各個年齡段、各個種族,婦女兒童是其中主要的受害者。有的受害者遭受來自近親的肉體和精神的暴力,甚至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根據2004年德國民政部門的一份調查,三分之二的婦女受害者受傷(包括性侵)程度達到嚴重或非常嚴重。對女童而言,如果孩童時期目睹過家暴,那么其長大后遭受家暴的概率是其他婦女的兩倍;如果在孩童時期是家暴的直接受害者,那么其長大后遭受家暴的概率是其他婦女的三倍。

  根據上述調查,在德國所有女性受害者中,81%的婦女受到的暴力傷害來自伴侶,其中約半數受害者與施暴者同住。2018年,共140755人被記錄為因伴侶關系受到家暴,其中114393為女性,占比81.3%。遭受家暴的形式包括故意傷害(80600例),威脅、尾隨或強迫(28700例),拘禁(1612例)和殺害(324例)。被伴侶強迫發生性行為(包括猥褻等)的受害者中女性占98.4%。

  但這些數據僅僅是冰山一角。根據歐盟的一項調查,三分之二的女性受害者并不會報警或尋求幫助。有抽樣調查,德國三分之一的女性從16歲起至少遭受過一次身體和/或性暴力。婦女遭受家暴保持沉默的原因,可能是出于羞恥或是對家暴者的恐懼,有的是因為缺乏對政府機構的信任。

  家暴的原因是多樣化的,從宏觀角度考量,這與社會長期以來男女地位不平等相關,從微觀角度看,受害者不和諧的私人社會關系直接導致家暴的發生。如何預防家暴發生?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發布的《世界暴力與健康報告》將家暴的預防措施分為三級:第一級是爭取在暴力發生前干預;第二級是在暴力發生后社會迅速做出反應,及時制止暴力行為并對受害者提供緊急救助;第三級是對遭受暴力的受害人提供長期支持幫助,助其早日擺脫家暴陰影回歸正常生活。但如果想有效預防和打擊家暴,則需要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通力合作,構建完善的防家暴聯動機制,為受害者提供幫助。

  就德國經驗而言,受害者可以在警方網站找到各種不同的求助方案。政府首先鼓勵受害者及時報警。法律要求警察在以任何方式(如鄰居報案)獲知家庭暴力的情況下必須出警進行調查。如果受害人因為各種原因對報警有顧慮,那么可以考慮向信任之人求助。此外,鼓勵受害者找社會組織進行咨詢。自2013年3月起,德國啟用了全國家暴統一救助24小時熱線。受害者可隨時匿名撥打該熱線獲得全方位咨詢。該熱線會結合求助者具體情況為其提供個性化救助方案,或幫忙轉接警察局以及當地其他救助組織。警方介入后,通常會建議受害者記錄下受到家暴的具體時間地點和受害過程;建議受害人爭取立刻就醫,并向醫生說明情況,醫生應該將受害者的傷情記錄在案。同時,受害者可以對傷處拍照留證。

  此外,《德國反家暴法》第2條明確規定了將施暴者強制帶離居所的規定,樹立了“誰施暴誰離開”的原則。即,如果受害者與施暴者同住,即使房子所有權或是使用權歸于施暴者,受害者也可以要求施暴者離開,獨自使用該居所。經過受害人申請,法院可以頒布人身保護令,在一定期限內,禁止施暴人進入受害人居所,禁止施暴人在受害人居所特定范圍內逗留,禁止在受害者經常逗留的場所出現,禁止與受害者聯系(包括電話)以及禁止與受害者進行不必要見面。施暴者違反禁令可以受到行政處罰。施暴者被強制帶離受害者居所并禁止其返回的規定能夠給受害者一個喘息之機,令其可以在此期間進一步尋求有效的幫助。

  在家暴防范體制中,德國非政府組織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些非政府組織包括但不限于“家暴受害者干預中心”“家事婚事咨詢處”、各個法律咨詢中心、受害者幫助組織和受害者保護中心以及由宗教機構管理的心理咨詢熱線等,F今在德國針對家暴受害者的專業咨詢點約有800多個。除提供咨詢外,非政府組織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婦女避難所。在德國有大約400個婦女避難所。例如在德國科隆市就有由非政府組織“科隆婦女互助組織”自主管理運營的兩家婦女避難所。在其網站上可以找到24小時聯系電話,但出于保護受害者和安全的考慮,避難所地址是保密的。該避難所不分年齡種族、國籍為家暴受害婦女和兒童提供住宿,保護和幫助。通常情況下,婦女避難所接到受害者的求助電話后,志愿者會與其約定見面地點,雙方見面后,再由志愿者將受害者帶到避難所。到避難所后,若有空余床位,受害者可以隨時入住。一般情況下,婦女避難所還預留有緊急床位,給那些從家暴現場出逃的受害者,避免其一時流落街頭。之后,避難所再幫助受害者慢慢尋找合適的住所。受害者除可以在避難所臨時居留之外,還可以從避難所員工那里獲得其他幫助以盡早擺脫家暴困境,重回正常生活。對于有經濟困難的婦女,避難所通常提供免費服務。

  德國的這些做法,可以為我國預防家暴問題提供諸多借鑒。比如2016年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18條規定,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可以單獨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機構設立臨時庇護場所,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臨時生活幫助。因此,有的地方沒有對被家暴婦女提供單獨避難場所,一些受害者也不愿前往。有的避難所只接受本社區婦女或只接受婦聯轉介的婦女等,導致受害者無法獲得緊急救助。建議立法機關和相關政府部門進一步細化相關規定,加大財政投入,改進避難所制度,為受害者提供住宿地點,同時鼓勵社會資金和組織建立專門針對家暴婦女的避難所。爭取構建警察/婦聯/社區—避難所—心理咨詢機構/法援機構—再教育機構—勞務市場等多方力量參與的聯動網絡,幫助受害者早日擺脫家暴陰影,回歸正常生活。

 。ㄗ髡呦档聡坡〈髮W法學院外國刑法和國際刑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