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公訴人的素能境界
發布日期:2021-03-31  來源:《檢察日報》2021年3月31日第03版  作者:陳立毅

  在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浪潮洶涌來襲的當下,公訴人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素能是值得深思的命題。從公訴人的自我定位到庭審訊問技巧,從舉證、質證到法庭辯論,訴訟理念和出庭技巧始終貫穿于公訴人履職過程中。“規范、技巧、策略和藝術”既是公訴工作的階梯要求,也是公訴人素能境界的層次體現。打個比方,技巧若是公訴人手中的武器,理念便是公訴人心中的靈魂。從熟練的公訴技巧到先進的公訴理念,公訴人一項都不能少。

  堅守公訴的職責。“刑事訴訟中,公訴人的任務是什么?”這是我們公訴人每一天都面臨的問題?但是我們多半沒有深入思考,總以為刑事訴訟法里有規定,我們對訴訟過程也已輕車熟路,可是我們是否真的掌握“任務”?實則不然!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關乎我們公訴人如何定位、需要掌握什么素養、以什么立場參與訴訟。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農中校曾指出:“‘證明犯罪’是公訴人出庭的最重要任務。”這一觀點直接點出了公訴工作的核心要領,筆者甚為贊同。證明犯罪是指控犯罪的中心內容,是公訴成功的保障,是揭露犯罪、實施法律監督和開展法治宣傳的前提和手段。這就要求公訴人圍繞著“證明犯罪”這一中心任務,認真對待每一次提訊、每一份報告、每一篇庭審預案,養成良好辦案習慣,注重平時積累,由點到面,由表及里。

  熟記出庭的技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庭公訴能否取得成功,公訴人構建證據體系的策略與技巧至關重要。具體言之,訊問要有目的性、策略性,要進行預測和設計,要有攻防意識;舉證要有架構性,質證務必達到有效性,避免“舉而不證”“質而無果”;辯論要把證據采納、采信的邏輯性講透,要為法官認證服務。出庭的技巧是一名公訴人最基本的素能,只有掌握好扎實的公訴技能這一“常規武器”,才能為做好工作打牢基礎。如果訊問時照本宣科,舉證時錯漏百出,答辯軟弱無力,在面對爭議時底氣不足,勢必會影響到公訴任務的完成。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平時注重對理論的學習、技能的提高和心理素質的鍛煉,出庭前做到吃透案情,做好預案,充分準備。這樣,出庭才能夠胸有成竹、鎮定自若。

  掌控庭審的“氣場”。氣場看似無形,但是有力。公訴人在出庭中要掌握好“攻防意識”,注重對庭審場面的掌控,包括訊問節奏緊湊、言語簡練,舉證完整并呈體系化,質證有效。辯論要有針對性、流暢性,整個公訴環節從容不迫、游刃有余。或許有人問:庭審大局是審判長指揮的,我們如何掌控?其實,庭審程序我們不能左右,但庭審的進程和走向我們能預測,庭審的焦點我們能把握,訊問的條理、證據的組合、辯論的邏輯和攻防轉換我們能主導,這就是掌控庭審的“氣場”,這就是當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張軍檢察長大力倡導的“檢察官在訴訟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和責任”。公訴人心理素質、心理狀態和整體形象不僅影響到證明犯罪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檢察機關的公信力。因此,庭審中公訴人要在充分做好各項出庭準備的基礎上,樹立正義、自信、冷靜、無畏、主動、平和的形象,才能掌控庭審的“氣場”。

  掌握訴訟的藝術。俗話說:思維決定行為,方法決定效果,理念決定高度。知名刑訴法專家熊秋紅曾指出:“一個懶散的人把公訴工作比作‘端飯’,把辦案當作流水線作業。敬業者則把公訴工作當作是‘織衣服’,一針一線認真縫,不留破綻。”不同的公訴理念及其蘊含的公訴責任感的差異,決定了公訴人能否優秀、卓越和公訴工作能否成功。如果不問定性是否準確,不管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鑿,更不管訴訟效果如何,案件出手即可,即使案件判得下來也不能證明案件辦成功了。如果僅將公訴工作定位為不出問題,即使案件辦得更多,也不能證明是優秀公訴人。如果將公訴工作定位到準確證明犯罪,維護公平正義,展示檢察風采,我們的自我要求勢必更加嚴格,勢必會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會認真組織證據、精心準備預案、全力證明犯罪,直到法院完全認可,辯護人心悅誠服,被告人認罪認罰服法,聽眾認可,效果勢必更好。控辯式庭審模式、庭審實質化和檢察官發揮主導責任,決定了出庭公訴是一門綜合藝術。這就要求公訴人不僅要開拓眼界、優化知識結構,汲取各方有益養料,更要培養胸懷大局、獨立思考、準確判斷的執法理念,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用法律人的邏輯思維去辨析判斷,把客觀公正的價值理念融入到辦案過程中,不能局限于片面追求辦案數量和效率,而忽視檢察官應當恪守的職業準則、社會責任和法律信仰。

  一言蔽之,公訴工作不僅是“器之計”,更是“美之術”“氣之藝”。公訴人不能只做“法律的工匠”,更需掌握訴訟的藝術。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


責任編輯: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