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訴訟服務與公共法律服務的融合之道
發布日期:2021-03-30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2020年10月1日第06版  作者:楊凱

  2019年1月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化改革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盡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2020年5月29日,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強調,要推進政法領域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各級法院將司法審判移步至網絡空間,積極推行在線訴訟模式,提供網上立案、在線庭審、在線調解等多項服務,將在線訴訟從專門的網絡法院推廣至普通法院,逐漸推動在線訴訟普及化。新形勢下,政法公共服務制度如何形成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機制體制,值得探討。實踐中,有的地方訴訟服務與公共法律服務已開始融合。


  融合基礎及實踐

  杭州市互聯網法院成立后,北京、廣州等地互聯網法院相繼成立。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智慧法院在疫情防控期間“大顯身手”,全國法院網上立案136萬件、開庭25萬次、調解59萬次,電子送達446萬次。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實施辦法》明確提出,要探索推行電子訴訟和在線審理機制,推進電子訴訟的基本原則、適用條件和主要規則。疫情防控期間,最高法又發布《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使得在線訴訟快速發展。但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由于有的法院在線上核實當事人身份后又在線下現場核對身份,加大了當事人負擔,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傳統線下送達方式相比,電子送達更快捷、便利,但無法保證當事人是否已閱讀送達內容等。但在公共法律服務領域,我國已經建成了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體系,并實現了網絡、實體、熱線三大平臺融合。這為訴訟服務與公共法律服務融合、對接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具體司法實踐中,廣州、上海、浙江等地已開始探索訴訟服務與公共法律服務的融合,比如2018年1月,廣州市中院與廣州市司法局簽署《關于開展公證參與人民法院司法輔助事務試點工作合作框架協議》,推進人民法院司法輔助事務與公證機構工作有效對接,公證機構參與調解、取證、送達、保全、執行協助,以幫助法院緩解“案多人少”壓力。同時,公證機構可以向法院查詢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案件、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監護權案件等的生效裁判文書;建立遺囑類、繼承類公證案卷和相應裁判案卷查閱快速通道;建立與繼承事務相關業務風險信息通報機制等。2020年2月,上海高院、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律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廣網上訴訟服務的通知》,其內容所涉及的主體既包括法院和法官,也包括律所和律師;程序貫穿網上調解、網上立案、網上閱卷、網上庭審、網上保全、電子送達、網上繳費等。這說明開展訴訟服務與公共法律服務的功能對接,既能補足法院在電子訴訟中的短板,又能切實提升公共法律服務的質量和效益。


  融合創新路徑

  要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與訴訟服務中心的“雙中心”功能,既要做好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與訴訟服務中心在訴調對接中的融通,又要做好訴訟活動中公共法律服務與訴訟服務的融合。

  一是訴調對接中“雙中心”的融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村(居)法律顧問室可以為人民調解工作室提供場地,通過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與訴訟服務的數據對接,保障訴前調解的電子案卷材料信息、調解人員的資質信息直接向訴訟服務中心流轉。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人民調解員的“以獎代補”經費提供支持。

  二是電子訴訟中“雙中心”的融合。在電子訴訟中,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與訴訟服務中心的功能融合可以貫穿到立案、宣判、送達等全過程。立案階段,通過與律所信息對接直接查驗律師身份,普通群眾可以到所在轄區村(居)法律顧問室由村(居)法律顧問、基層法律工作者對其查驗身份,并通過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對身份信息予以確認。送達階段,為彌補電子送達的不足,既可以由訴訟服務中心委托村(居)法律顧問室代為送達,又可以委托村(居)法律顧問室代為搜集當事人地址信息自行送達。庭審活動,可以在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設立獨立的遠程庭審室,配置符合遠程訴訟條件的設備,以便于當事人或證人就近能找到符合在線訴訟條件的場所,保障庭審活動的嚴肅性。此外,訴訟服務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立普法案例庫對接機制,將轄區內高發性矛盾糾紛典型進行匯聚、甄別、篩選,通過法治宣傳教育的精準投放,將社會矛盾糾紛扼制在萌芽狀態,從而有效實現基層社會矛盾糾紛源頭治理。

  (作者為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