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等會議精神,切實豐富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專業知識和理論素養,抓緊抓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江西師范大學)擬于2020年12月舉辦年度學術論壇,現向全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干部老師征集論文,并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有關要求,視情況采取線上或線下形式舉辦專題論壇,屆時將邀請全國知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學者和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研究專家作專題報告,開展學術研討活動。
1 論壇主題
傳承紅色基因 堅持立德樹人 提升素質能力
2 研究范圍
課題研究范圍主要針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價值引領、高校黨支部建設等,與立德樹人有關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理論研究、實踐探索,可參考課題指南(詳見附件1)提供的研究主題,或在符合課題研究范圍的前提下,結合工作實際自選主題。
3 參考論題
1.以“戰疫思政”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研究;
2.后疫情時代下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研究;
3.學“四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4.新時代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研究;
5.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美育融合研究;
6.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體育融合研究;
7.關于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研究;
8.以紅色文化厚植愛國情懷研究;
9.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10.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對策研究;
11.其他與主題相關的研究。
4 課題類別
1.本次課題申報分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兩類。
2.重點課題每項資助經費2萬元,研究周期一般為2年;一般課題每項資助經費0.5萬元,研究周期一般為1年。申報重點課題未立項者,可參加一般課題評審。
5 論壇時間與形式
論壇時間擬于2020年12月中旬舉行,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采取線上或線下形式進行。如線下開展,定于江西南昌舉辦。
6 申報條件
1.課題負責人應為高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具備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與基礎,能夠實際從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擔和負責組織項目的實施。
2.每人以課題負責人身份只能申報一項課題,最多參與不超過2項。鼓勵跨學校、跨學科、跨序列聯合申報。課題組成員一般不少于3人,所列課題組成員必須征得本人同意并簽字。
3.課題研究已正式立項者,不得以同一主題申報。
7 經費開支
1.重點課題:資助經費分三次撥款。課題立項后,撥付首批資助經費的50%;中期檢查合格或提交中期研究成果后,撥付30%;課題通過結項驗收后,撥付剩余的20%。
2.一般課題:資助經費分二次撥款。課題立項后,即撥付資助經費的50%;課題通過結項驗收后,撥付剩余的50%。
8 論文征集要求及申報要求
論文征集要求
1.論壇實行“以文參會”模式,不收取會務費、評審費。請圍繞參考論題撰寫論文,自擬題目,字數在6000字左右。論文格式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含作者簡介)、作者單位(含郵編和郵寄地址)、中文摘要(200字內)、關鍵詞、正文、腳注、參考文獻。引用文獻采用頁下腳注的方式,注釋序號用①②③等標示。論文使用Word編輯,正文統一為5號宋體。文后附作者聯系方式。
2.將本次征集的論文公開出版論文集(2021年2月出版);對征集論文邀請專家進行評選,評出各等次獎;遴選其中優秀論文向《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推薦發表。
申報要求
1.材料要求:課題申請人按要求填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江西師范大學)2020-2021年度課題申報立項申請書》一式5份,經所在單位有關部門審查合格、簽署意見后,將電子版報中心工作人員郵箱。課題評審采取匿名方式,為保證評審的公平公正,《論證活頁》表中不得出現申請者姓名、所在學校等有關信息,否則按作廢處理。申請人應如實填報材料,確保無知識產權爭議。
2.截止時間:2020年12月31日
9 結題要求
1.研究成果須符合學術規范,體現創新,有所建樹。重點課題要求為發1篇北大核心論文,或相當于C類的報刊理論文章1篇;一般課題要求發2篇學術論文。擬發表證明不作為申請結題依據。
2.研究成果出版或發表時,須在醒目位置標明“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江西師范大學)2020-2021年度課題(課題編號:××××)成果”字樣,課題名稱和類別應與申請獲批時相一致。未注明者不予承認。
10 參會須知
1.如采取線下舉辦形式,參會人員往返交通費、住宿費由所在單位核報,其他費用由主辦單位承擔。
2.請參會人員在2020年11月31日前將論文電子稿發至會務組郵箱:1595728554@qq.com ,以便安排會務事宜,回執單請見附件。
聯 系 人:周強
聯系電話:0791-88120143
電子信箱:jxsdjyk@163.com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社會科學處
2020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