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制度是國家政治架構的組成部分,天然地具有政治性?v觀古今中外,不存在超階級、超意識形態、超政治制度的審判制度。具體到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人民法院是人民民主專政機關,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從摸索創立到探索前進,再到日臻完善,離不開黨對法治工作的全面領導和絕對領導,離不開黨中央對法治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這就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的首要特征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保持人民法院正確政治方向。
一、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的最本質特征和最根本保證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具體講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是全面的、系統的、深入的、無所不包的。概括而言,主要體現在定方向、穩立場、解難題、管隊伍、優環境等五個方面。
。ㄒ唬┒ǚ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向要正確,政治保證要堅強!
在黨的領導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具有明確的政治方向和工作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新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對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對人民法院提出的努力目標和明確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錚錚誓言,也是衡量司法工作成敗的關鍵標尺。黨的領導確保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道路,始終堅持嚴格公正司法,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ǘ┓立場
黨的領導確保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的意識形態安全。黨領導人民法院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別是,黨要求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決防范和抵制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干擾滲透,切實維護司法領域意識形態安全。黨的領導確保了人民法院能夠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是人民法院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的最根本體現;只有依靠黨的領導,人民法院才能真正實現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支持司法機關依照憲法法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
。ㄈ┙怆y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的獨特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之一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廣泛動員各個地方、各個部門、各個方面,積極參與、相互配合、協調一致,集中力量辦大事、解難題。特別是司法體制改革、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破解執行難、司法救助、處置涉法涉訴信訪等涉及多部門聯動配合的工作,都有賴于黨組織領導各部門各方面,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統籌協調見成效;仡欀袊厣鐣髁x審判制度的發展歷程,我們最大的體會就是:黨的領導只能強化不能弱化,更不能缺位。
(四)管隊伍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睂徟兄贫饶懿荒軋猿趾、發展好、完善好,有沒有一支過硬的隊伍是關鍵。黨組織根據黨管干部原則,按照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要求,加強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根本要求,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增強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強化對審判人員的業務培訓,確保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入腦入心,確保審判水平能夠適應人民群眾新需求新期待;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培養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審判隊伍。
。ㄎ澹﹥灜h境
黨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敬畏法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特別是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堅決破除人治思想和長官意識,營造尊重憲法法律權威、帶頭依法辦事的法治環境。201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中央政法委制定了《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為領導干部干預審判劃出“紅線”,建立了防止干預司法的“防火墻”和“隔離帶”。2016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規定》,明確法官依法辦理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法定職責或者法定程序、有礙司法公正的要求,并依法保障法官的各項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要求,黨的事業推進到哪里,審判服務就要跟進到哪里。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必須要準確把握人民法院在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職能定位,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自覺聚焦大局、服務大局,找準審判工作和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著力點,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貫徹落實。
。ㄒ唬┓⻊照伟踩
人民法院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機關。多年來,人民法院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始終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依法懲治各類犯罪,積極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依法嚴懲貪污賄賂犯罪,為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嚴懲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極端等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嚴懲貪污賄賂犯罪、嚴重暴力犯罪、涉眾型經濟犯罪、網絡犯罪,推進平安中國建設。
。ǘ┓⻊沾缶址定
我國當前社會治安形勢總體是好的,嚴重刑事犯罪案件有所減少,人民群眾安全感不斷上升,但依法懲罰犯罪的任務依然繁重,特別是近年來,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犯罪顯現出一些新特點,例如,非法集資、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多發,牽涉人員眾多,社會影響惡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嚴重破壞社會誠信;暴力傷醫、拐賣婦女兒童、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污染環境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犯罪頻發,嚴重侵犯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針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人民法院認真落實黨中央要求,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依法審結“e租寶”非法集資、徐玉玉被詐騙等案件,堅決遏制影響群眾安全感犯罪的蔓延勢頭,堅決打掉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三)服務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40年是經濟社會急劇變革的40年,也是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需求期待不斷更新的40年。40年來,各級人民法院緊緊圍繞改革開放、發展穩定的大局,審理了數以億計的各類案件,制定了數以千計的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配合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及時化解了各種突發事件,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當前,新時代改革開放已經開啟新征程,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奮斗目標,形成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發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強音。人民法院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改革開放的決策部署,準確把握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與時俱進更新司法理念,自覺把法院工作放到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統籌把握,做到常觀大勢、常思大局,科學預見審判工作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做到未雨綢繆、心中有數、妥善應對,為改革開放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ㄋ模┓⻊罩卮髴鹇
近年來,人民法院立足司法審判實際,完善司法政策和工作機制,妥善審理涉金融、扶貧、環保等案件,完善工作機制,服務保障打好“三大攻堅戰”;準確把握“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時代內涵與歷史機遇,依法審理涉及公司、合同、投資以及市場競爭等案件,積極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要求,積極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司法職能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鏈提升,維護市場秩序;加強破產審判工作,依法處置“僵尸企業”,促進落后產能市場出清;加大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西部大開發等重大發展戰略,認真研究落實司法服務舉措,切實提高司法能力水平,服務保障重大戰略實施;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健全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
總之,人民法院在審判工作中認識大局、把握大局、服務大局是由其性質和職能所決定的。人民法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民主專政機關,歸根結底服務的是人民利益。這就決定了人民法院服務大局的方向十分明確,立場十分堅定,推進十分有力,成效十分明顯,充分發揮了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
。ㄗ髡邌挝唬鹤罡呷嗣穹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