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黨領導人民全面有效實施憲法的戰略安排
——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發布日期:2020-02-08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  作者:蔣清華

蔣清華 中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突出堅持和鞏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為發展和完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作出系統部署,是黨領導人民全面有效實施憲法的一項重大戰略安排。

 

憲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總依據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我國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成果,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為歷史新時期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則、重大方針、重要政策在國家法制上的最高體現。”現行憲法就是為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而制定并修正完善的。憲法將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完整地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下來,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依據,是“中國之治”的根本法治保障。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闡述的必須“堅持和完善”的十三大方面制度都能在憲法中找到依據。例如,憲法序言第7自然段和正文第1條規定了黨的領導制度;序言第10自然段規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和愛國統一戰線;第4條以及第3章第6節規定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第111條規定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第6條、第15條規定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序言第7自然段和正文第24條規定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第14條規定了社會保障制度;序言第9自然段和正文第31條規定了國家統一、特別行政區制度;序言第12自然段規定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憲法第3、27、91、109、134、140條及第3章第7節均涉及黨和國家監督制度等。由此可見,堅持和鞏固這些制度,就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完善和發展這些制度,就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憲法自信是“四個自信”的集中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憲法是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好憲法,是充分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充分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好憲法,是推動國家發展進步、保證人民創造幸福生活、保障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好憲法”。我國現行憲法頒行以來,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實踐的不斷前進,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大先后5次對憲法的部分內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吸納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成功經驗,使得憲法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適應新形勢、確認新成果、作出新規范,同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發展完善保持同頻共振,具有持久生命力。特別是2018年第五次修憲后,憲法已全面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重大發展成果,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堅定“四個自信”的共同法制基礎,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法律依據和法治保障。

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優越性進行了全面分析,總結提煉出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并強調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最新系統概括。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是由憲法確立的,因此,13個顯著優勢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優越性的最新系統概括。“一個國家,一部憲法,一種命運。”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言,憲法使全國人民感到有一條清楚的明確的和正確的道路可走,這就可以提高全國人民的積極性。可以說,制度的優勢就是憲法的優勢,制度的力量就是憲法的力量,制度的生命力就是憲法的生命力,制度創造的奇跡就是憲法創造的奇跡。我們堅定“四個自信”,就要堅定憲法自信;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要堅決維護、長期堅持、全面貫徹現行憲法,更加自覺地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更加自覺地恪守憲法原則、弘揚憲法精神、履行憲法使命。

 

通過憲法實施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憲法實施,強調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在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十九大以及十九屆三中全會上都對維護憲法權威、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作了重要部署。在黨的領導下,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成立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推進合憲性審查等工作有力推動了憲法實施。

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黨領導人民實施憲法,黨自身在憲法范圍內活動。憲法實施首先需要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的主導推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在回答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堅持和鞏固什么”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完善和發展什么”,對推進制度建設、深化重大體制機制改革所必需的重點任務和舉措作出部署,堪稱全面系統推動憲法深入實施的集大成之作。國家立法機關、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根據黨的政策意見,按照法定程序將其轉化為國家意志和國家行為,實施國家和社會治理,從而將憲法規定從文本變成現實。

 

推動憲法全面有效實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我們不僅需要通過科學民主的立法來使憲法規定具體化,以推動憲法實施,也需要通過憲法解釋、憲法監督來解決憲法爭議,以維護憲法權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將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作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的首要任務予以部署,提出了落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等具體的重點任務。為此,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解釋憲法和監督憲法實施的制度,明確憲法解釋與合憲性審查的啟動事由、條件、方式,以及審議、通過、公布、效力等具體問題,提高憲法實施和監督的規范化和可操作性。同時,還應當進一步明確黨在憲法解釋和合憲性審查工作中的領導職責與核心作用,在憲法實施和監督領域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確保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憲法實施的社會主義方向,保證黨和國家的事業始終沿著正確道路前進。

憲法實施本身并不是目的,根本目的在于將憲法確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優勢充分釋放出來,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從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人民謀幸福、為國家圖富強。通過全面有效實施憲法,弘揚法治精神、凝聚社會力量,構建制度體系、完善體制機制,將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具體制度、程序辦法等協調銜接起來,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戰勝前進過程中各種風險挑戰,確保各項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憲法是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集中體現。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從制度層面對我們的事業和工作進行概括和總結,是對憲法全面有效實施的集中部署和系統推動。憲法與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只要我們切實尊重和全面有效實施憲法,人民當家作主就有保證,黨和國家事業就能順利發展,“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

(本文為201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黨中央文件的釋憲效用與釋憲領導權法治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責任編輯:薛應軍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