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青年論壇
第3期
“走進凱原法學院”
第4號公告
|
第3期論壇議程
中國法學青年論壇組委會經研究決定,第3期中國法學青年論壇議程如下:
主 題:“社會風險與法制發展”
主 辦:中國法學會
協 辦:法制日報社
上海市法學會
承 辦: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
時 間:
地 點: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法學樓模擬法庭
議程一:開幕式(08:30——09:30)
議程二:論壇發言(9:30——12:00)(13:30——17:45)
議程三:閉幕式暨壇標交接儀式(17:45——18:15)
議程一:開幕式
(08:30——09:30)
主 持 人:鄭成良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教授
(一)領導和嘉賓致辭:
1.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 杰教授致歡迎辭
2.上海市法學會會長吳光裕同志致辭
3.青年教師代表、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林 彥發言
4.中共上海市委領導講話
5.中國法學會領導講話
(二)頒發論壇報告人榮譽證書
(報告人與頒獎領導和嘉賓合影)
議程二:論壇發言
(9:30——12:00)(13:30——17:45)
主旨發言
(09:30——10:00)
主 持 人: 沈國明(上海市社聯書記、上海市法學會副會長、教授)
主旨發言人: 徐顯明(全國人大常委、山東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季衛東(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第一單元:社會風險與部門法的應對
(10:00——12:00)
主持人:周漢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人每人15分鐘,評論人每人8分鐘,主持人總評論15分鐘,自由討論10分鐘)
1.風險社會與現代侵權責任法
報告人:朱 巖(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評論人:傅鼎生(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合規行為的賠償機制——基于風險社會的視角
報告人:傅蔚岡(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副院長,法學博士)
評論人:段 匡(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3.風險概念的兩種模式及對行政法制之意蘊
報告人:戚建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
評論人:朱 芒(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4.公共政策與風險社會的刑法
報告人:勞東燕(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評論人:李曉明(蘇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持人總評論
第二單元:風險防范與政府治理模式的創新
(13:30——15:30)
主持人:孫笑俠(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人每人15分鐘,評論人每人8分鐘,主持人總評論15分鐘,自由討論10分鐘)
1.契約治理、風險規避與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問題研究——以建筑工程分包市場為例
報告人:董淳鍔(清華大學法學院博士后研究人員)
評論人:王先林(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風險規制中的專家咨詢——以藥品審評為例證
報告人:宋華琳(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評論人:葉必豐(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3.食品安全風險公告的界限與責任
報告人:王貴松(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講師,法學博士)
評論人:鄭春燕(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
4.風險、認知與規制:一項基于網絡輿情的研究
報告人:胡 凌(香港大學法學院博士候選人)
評論人:楊 寅(上海政法學院教授 )
主持人總評論
(茶歇:15:30——15:45)
第三單元:市場風險與社會正義
(15:45——17:45)
主持人:周仲飛(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人每人15分鐘,評論人每人8分鐘,主持人總評論15分鐘,自由討論10分鐘)
1.次貸危機法律根源探究——美國金融監管制度及思想先進性質疑及啟示
報告人:許多奇(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評論人:羅培新(華東政法大學金融法研究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為什么法院不那么重要?——基于中國證券市場國家管理行為的分析
報告人:黃 韜(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評論人:解 亙(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3.雙邊市場中的反壟斷法相關市場界定——“唐山人人訴北京百度案”的經濟學與法學視角
報告人:李 劍(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評論人:黃 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4.預防生態損害:環境立法的進路
報告人:梅 宏(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法律系講師、法學博士)
評論人:張梓太(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持人總評論
議程三:閉幕式暨壇標交接儀式
(17:45——18:15)
主持人:葉必豐(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論壇總結(10分鐘)
總結人:胡建淼(浙江工商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二)中國法學青年論壇壇標交接儀式
(三)第4期承辦單位代表、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中國法學青年論壇組委會
關于中國法學青年論壇簡介、規則及各期論壇情況,請登陸中國法學創新網。
網址:/Defaul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