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20日,第十八屆“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辯論賽在北京舉行。
華東政法大學(簡稱華政)代表隊由該校國際法學院牽頭組織,該院教師于南擔任指導教練,國際法學院本科生張澤婧、律師學院本科生陳逸群分別作為實體組和程序組領隊,國際法學院本科生林小涵、李帛汐和律師學院本科生何熙宇作為上場隊員,國際法學院本科生沈林涵、胡子吟、郭瀟晗,研究生肖清弦、沈劼、顧張怡,國金學院本科生葉林潤,研究生何演以及知產學院本科生黃陳涵作為Research組隊參賽。
華政代表隊奪得冠軍,上場隊員林小涵獲得半決賽最佳辯手,何熙宇獲得循環賽最佳辯手,陳逸群獲得團隊突出貢獻獎。這是華政近十年來第三次捧起貿仲杯的冠軍杯,十年間還曾獲兩屆亞軍、一屆季軍。至此,華政代表隊獲得主辦方貿仲贊助,參加于2021年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下屆Vis Moot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
本屆“貿仲杯”吸引了來自全國著名高等院校的69支代表隊近700余名選手參賽,共進行145場對決,受到全國各地高校和學生團體的廣泛關注,參賽隊數和隊員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比賽邀請了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230余名仲裁員、教授、律師和專家擔任評委。華政代表隊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四場循環賽累計積分,在69支參賽隊伍中以總分第七的成績順利晉級八強,這也是華政校參加“貿仲杯”近十年參賽史中第八年挺進全國八強。11月19日上午進行的四分之一和半決賽中,我校代表隊隊員以專業的辯論技巧、扎實的法律功底、嚴謹的邏輯思維和出眾的語言能力贏得仲裁員青睞,一路穩站穩打最終挺進決賽。
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國際法學院持之以恒進行模擬課程項目建設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得益于國際法學院黨政領導班子的重視和對于“國際模擬法庭育人機制”長期探索和不懈堅持。國際法學院薪火相傳,賽隊研究除了得到國際法學院專業教師的悉心指導,往屆優秀隊員許青騰、樊怡雯、楊寶宜、符淇媛、羅梓鵬、潘雨晏等也在暑期培訓和模擬實訓階段給與新隊員強有力的支持。
參賽師生合影
“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是1994年于維也納創辦的Willem C. Vis Moot這一賽事在大陸地區官方注冊的Pre-Moot,是立足于中國大陸地區,面向全國法學院校學生的年度競賽。“貿仲杯”創辦于2000年,目前已經舉辦了十八屆。大賽現已成為國內仲裁賽事的第一品牌。其目標是加深對國際商事法律和仲裁制度的研究,推動國際商事具體實務問題解決,促進未來可替代性爭端解決機制人才培養。比賽以英文為官方語言,采用模擬商事仲裁中提交書狀和開庭審理的形式。通過參與“貿仲杯”的訓練和模擬,學生的法律功底、語言能力、法律實踐水平和實戰能力能夠獲得很大提高。我校國際法學院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指導和組織參加該項賽事,很多賽隊成員已經成長為我國國際仲裁事業的新生力量,正投身于中國提高仲裁國際競爭力的浪潮中。